龍潔
摘 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互聯網絡和計算機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我們迎來了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獲取新聞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這也給傳統的電視新聞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電視臺新聞的改革也勢在必行。文章針對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存在不足和實行電臺新媒編輯多樣化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臺新聞;不足;編輯;多樣化
新興媒體的出現以及迅猛發展也掀起了新聞行業的新一輪浪潮,新媒體時代下新聞以其傳播速度快、時效性高,傳播范圍廣、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編輯形式多樣化、個性化等特點逐漸在新聞領域占據一定的地位,在這種環境下,電視臺新聞面領著重大的挑戰。
一、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新聞存在的不足
新媒體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以往我們獲取新聞的途徑大多來源于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因其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和播報的規范性要求比較高,所以具有相當高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但隨著新媒體的出現,電視臺新聞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現如今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數據等多種途徑更快的獲取新聞信息。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在內容編輯上也非常的多樣化,既包括時事熱點、政治新聞、和生活趣聞等給人們提供了更為便捷和多樣的服務。而電視臺新聞相比較之下播放時間固定不夠靈活、節目形式過于單一。為了更適應發展,電視臺新聞必須及時做出改變,這給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者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契機。
二、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多樣化的策略
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發展快速,人們對新聞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于新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其具有更高的公信性和權威性,對其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者對原有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其滿足大眾的需求,以促進電視新聞業的發展。
(一)豐富新聞編輯內容
傳統的電視臺新聞在內容編輯上過于保守,新聞內容不夠豐富,但現在隨著人們對新聞信息的需求量增大,不僅僅停留在對事實新聞和政治、軍事新聞需求的層面上,這就要求電視臺新聞編輯根據大眾的需求和喜好豐富新聞編輯的主題和內容。站在不同的視角挖掘新聞的價值。電視新聞內容可以擴大到社會新聞,生活趣聞和娛樂資訊等各個方面,并根據其不同的類別進行分類編輯并加入適當的元素使新聞編輯的主題和內容多樣化。例如:電視臺新聞可以為百姓提供一些時代感強的實用新聞類型。氣象播報就是一種對人們出行,穿衣和健康提供服務的實用性新聞。人們對于這種發生在自己身邊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越來越重視,實用性新聞類型對于受眾的吃、穿、住、行,消費、投資和休閑娛樂方面都提出了建設性的參考。能讓觀眾直接的感受到新聞的價值,滿足觀眾多方面的需求。在內容編輯的編輯上針對不同的側重點和受眾群體特征,以及多樣的作風格,形成不同的欄目風格。
(二)加強新聞編輯審美的多樣化
相比于新媒體新聞,電視臺新聞的風格更為嚴肅。新媒體新聞的編輯風格則更為多元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人文新聞和娛樂新聞等文化信息輸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重視新聞內容的同時也對視聽感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長接觸到的信息文化傳播方式擁有著廣大的受眾群體,但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在風格包裝上過于單調,色彩不夠鮮明,播報方式也一般都是由主持人坐在新聞桌前進行播報。無法滿足觀眾的視覺享受。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迎合觀眾的需求,在生活和娛樂新聞方面可以采取更加輕松的播報方式,畫面風格可以更加的鮮明。在色彩視覺因素方面和對鏡頭運用方面結合新聞類型和新聞內容進行轉變。在對比較重要的國家政策新聞的編輯時,最好選取大景作為背景,運用長鏡頭,緩慢切換,表現出沉穩的風格。也可以運用不同的聲音編輯組合營造出緊張,或是輕松的氛圍以適應不同的新聞類型。
(三)促進新聞編輯形式的多樣化
電視臺新聞編輯形式大多是以主持人的解說加以視頻畫面穿插播放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這已經成為了電視新聞編輯的固有模式,人們對這種模式已經開始麻木,觀眾對于此類電視新聞已經無法提起興趣。尤其是在新媒體新聞編輯形式多樣化的沖擊下,傳統電視新聞必須要進行改革。要求電視媒體人在新聞節目制作上對新聞編輯形式進行創新,改變傳統制作形式。例如在民生新聞的編輯上,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動性,既然是民生新聞,就要走到群眾中,多聽取一些來自人民的聲音,多增加些街頭采訪,使觀眾可以達到心靈和思想上的共鳴。既滿足觀眾對新聞真實性的需求,又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為了尋求生存機會并促進持續發展,創新與改革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也給電視新聞節目發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和沖擊,傳統電視臺新聞應該在堅守固有優勢的前提下,摒棄原有的不足,并借鑒新媒體的優勢,進行融合。推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多樣化的轉變,從而在鞏固電視新聞媒體地位的同時促進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