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開玉
[摘? ? 要] 近年來,上市公司頻繁開展并購重組活動,主要以產業并購和橫向并購為主。并購成功的關鍵在于并購后是否獲得協同效應。本文從管理、經營、財務等三方面探討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后是否實現了協同效應,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建議。結論是: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后,實現了部分協同效應。本文建議賽騰股份在并購后,應加強成本控制、關注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謹慎進行市場開拓等。
[關鍵詞] 企業并購;協同效應;案例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1. 01. 003
[中圖分類號] F275?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1)01- 0008- 02
0? ? ? 引? ? 言
企業并購的協同效應主要是指企業在并購后,其在管理、經營、財務等方面是否達到了更高的水平,實現了整體經營效益大于單獨經營的效益。
國內企業并購始于改革開放后,經過40年的發展,國內并購日趨理性和多元化,企業布局更加合理,從購買資源逐步向購買品牌、知識產權為主。金融危機以來,國內企業并購數量呈現爆發性增長。黨的“十八大”以來企業積極布局具有規模優勢產業和新經濟產業。進入高科技行業,往往會存在較高的行業壁壘,要突破這些壁壘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和沉淀,自我發展往往需要較長的周期。正因如此,賽騰股份上市以來便展開一系列產業內橫向并購。
1? ? ? 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案例介紹
1.1? ?案例公司簡介
2002年成立的蘇州賽騰精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簡稱賽騰股份,主要從事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2004年成立的蘇州菱歐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正式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并公開轉讓,簡稱菱歐科技,經營范圍為數控自動化工業設備、數控低壓配電系統及控制系統、機電設備的設計、生產、加工、銷售、技術咨詢和售后服務等。
1.2? ?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
為了豐富自動化設備的產品線、擴展產業布局,賽騰股份決定進行產業并購,并購雙方于2019年 5 月 27 日完成過戶手續。賽騰股份的支付方式比較創新,采用可轉換債券、股份及現金支付對價,以21 000萬元的總對價購買菱歐科技100%的股權。其中,發行可轉換債券的支付比例是60%,共12 600萬元,賽騰股份發行了1 260 000張面值為100元人民幣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股份 1 105 843 股,發行價格為 18.99 元/股,支付共2 100萬元,占總對價的10%;現金支付了6 300萬元,占總對價的30%。為了這次并購,賽騰股份以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的方式募集了配套資金人民幣 139 999 937.00 元,募集配套發行 7 272 724 股,發行價格為 19.25 元/股,主要用于支付并購的現金對價和重組費用,剩下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或者償還銀行貸款。
2? ? ? 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協同效應分析
2.1? ?管理協同效應分析
并購重組后,賽騰股份加強了市場擴展,整合銷售渠道,市場規模明顯擴大。2019年賽騰股份的營業收入較2018年增長了 33.30%,但是營業成本的增長率更高,同比增長 40.73%,這說明企業產品的成本控制需要進一步加強。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的期間費用,在企業擴大市場,銷售規模明顯增加的情況下,企業的銷售費用僅增加0.85%,這表明在銷售渠道方面的資源整合較好;由于賽騰股份當年股份支付費用增加,收購子公司等因素,管理費用出現了大幅度增長,較上期增長 59.23%;2019年財報顯示,賽騰股份的外銷收入比去年增加42.78% ,而2019年美金匯率上漲,公司外銷業務結算形成的匯兌收益增加,財務費用不升反降,比上期減少 26.71%。2019年賽騰股份持續增加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增長27.53%,這將為后續的企業創新與進步奠定基礎。2019年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較上年同期減少 30.84%,主要原因為本年度購買理財產品較同期減少,并購后企業處于擴張期,主要將資金應用于經營活動。由于非公開發行股份取得募集資金,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增加 64.45%,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資本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
2017-2018年,企業的營業周期由180.83天上升到246.61天,2019年營業周期254.68天,企業的營業周期變長,說明賽騰股份上市以來,資金周轉速度正在減慢。營業周期取決于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進一步分析發現,2018-2019年,存貨周轉天數由158.3天下降到143.89天,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88.31天增加至110.79天,說明存貨周轉速度是在加快的,營業周期變長主要是由于應收賬款回款速度放緩。
2.2? ?經營協同效應分析
賽騰股份與菱歐科技屬于同一行業,那么在采購渠道、技術開發、客戶資源等方面都可能產生協同效應,通過資源整合,可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溢價能力,技術水平,開發更多的客戶群等,從而實現共贏。
2018年,企業的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3.41%、47.78%、17.72%,在2019年,這三項指標分別為10.72%、44.87%、14.36%,并購后盈利能力指標都呈逐步下降趨勢,這表明并購后賽騰股份的盈利能力略有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目前賽騰股份處于成長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采購渠道、技術開發、客戶資源等各方面的整合,導致成本的增長高于收入的增長,進而盈利能力指標呈現出盈利能力下降的趨勢。盈利能力逐漸下降很可能只是暫時的,待賽騰股份各方面資源整合較成熟后,盈利能力很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
2.3? ?財務協同效應分析
2018年,賽騰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6.52%、-2.11%、32.38%。2019年則分別為1.14%、26.66%、33.3%。從并購后的技術儲備,采購與銷售渠道的整合來預測,凈利潤的增長存在很大的增長空間。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大幅提高,這表明,在并購前非經營性損益占凈利潤的比例比并購后大,并購后企業的主營業務得到強化。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率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是每年的同比增長率都在30%以上,說明企業的成長能力有所下降,但是目前賽騰股份的成長能力仍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2018年,賽騰股份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產權比率、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1.53、0.98、0.84、45.28%,2019年則分別為1.33、0.92、1.05、50.67%。流動比率與速動比例持續下降,這表明由于賽騰股份的擴張,舉債增加,使得短期償債能力減弱。產權比例和資產負債率逐漸提高,說明長期償債能力被削弱。2019年負債大幅增加,導致償債能力下降,但企業的貸款償還率和利息償付率仍是100%。這表明雖然償債能力指標有所下降,但是企業的償債能力尚可。
3? ? ? 研究結論與建議
3.1? ?研究結論
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后,開始進入以智能裝備為核心,面向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應用行業的戰略布局和產品圖譜初級階段,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智能裝備行業的先發優勢,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價值,加強了公司的技術儲備。從財務指標來看,賽騰股份在2019年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運營能力、成長能力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
短期來看,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雖然產生了部分協同效應,但是目前協同效應的效果不明顯,這可能是由于并購時間過短,并購雙方還處于磨合期,并未發揮出資源整合的優勢。對于高科技行業,并購后的協同效應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某些協同效應并不會在并購后就立刻取得,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與磨合。
3.2? ?建議
賽騰股份與菱歐科技在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技術研發、銷售渠道及客戶資源等方面的融合,確保菱歐科技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發揮資產及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還處于初級階段。為發揮資產及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提高公司競爭力,建議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后采取以下措施:
3.2.1? ?加強成本控制,提高經營效率
2019年賽騰股份營業收入的增長大于營業成本的增長,應收賬款周轉率放緩,這表明企業目前的經營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企業資金被占用較往年嚴重。 賽騰股份應加強內部管理整合資源,消化成本增長。與此同時,應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與監控,爭取及時回款,避免壞賬,從而加快資金的周轉速度。
3.2.2? ?關注匯率變動的風險
2019年,賽騰股份并購菱歐科技后,國外市場逐步打開,其境外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到58.77%,境外的銷售活動通常以美元結算,這樣的局面會使賽騰股份面臨較大的匯率變動風險,為應對匯率變動風險,賽騰股份要發揮能動性運用各種外匯避險工具和手段,增強自身適應匯率浮動和應對匯率變動的能力。
3.2.3? ?謹慎進行市場開拓,規避戰略風險
目前賽騰股份處于擴張階段,在這個階段,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技術、人力資源搶占市場。從財務指標角度,企業的各方面能力正在減弱,雖然財務指標難以衡量一些非財務數據帶來的優勢或進步,比如產品質量、品牌影響力、人力資源等,但是各方面的能力呈現下降趨勢是一種不良信號,值得引起注意。企業應謹慎進行市場開拓,應在自身原有業務有保障的前提下進入新領域,主動避免因發展戰略過于激進,使得企業的擴張行為脫離企業的實際能力,或者所延展的副業過于偏離主業,從而可能導致企業過度擴張,甚至有可能經營失敗。
主要參考文獻
[1]黃速建,令狐諳.并購后整合:企業并購成敗的關鍵因素[J].經濟管理,2003(15):6-13.
[2]曾瑞蘭.企業并購協同效應分析[J].時代經貿,2018(11):61-63.
[3]陳愛貞.企業并購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國情國力,2019(5):23-25.
[4]王玉喜.企業并購的財務績效分析方法評價[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42(z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