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瓊
摘 要: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低碳理念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與認同,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尤其在新城新區規劃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潮流和趨勢,推動了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和變革。隨著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只注重經濟效益的城市規劃理念已無法跟上社會和時代發展的步伐,也不能滿足新時期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基于此,低碳理念成為城市規劃學界的廣泛共識。故而,從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應用的必要性出發,分析我國新城新區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應遵循的原則,提出了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新區規劃策略。
關鍵詞:低碳理念;新時期;城市規劃;新城新區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1年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裝配式裝修在養老公寓設計中的運用及研究”(SKL-2021-2264)研究成果。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與運行的前提。目前,低碳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并且在城市規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新區規劃是時代所向,是新時期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不僅有利于營造城市健康、舒適空間環境,而且還能提高城市大眾的生活質量,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是時代所向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領域對能源和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交通壓力不斷提升,全球碳排放量持續增長。因此,低碳理念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且逐漸被應用到各個領域。其中,在現代城市建設和規劃中的應用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和城市工業化不斷加快,給城市帶來了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打造低碳城市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理念,而且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的應用順應了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在追求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二)是新時期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在城市工業化及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土地、森林資源被過度開發,溫室氣體逐漸增多,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同時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低碳城市已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的主要趨勢,低碳城市建設和發展勢在必行。因此,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的應用比較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新時期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我國新城新區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長遠考慮
現階段,我國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城市規劃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目前,新城新區建設成為城市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在城市周邊建設新城新區的趨勢越發明顯,城市功能也逐漸向新城新區轉移。然而,部分城市在新城新區規劃中,無論是在空間發展方面,還是在區域整體發展方面都缺乏長遠考慮,導致在新城新區建設的過程中易出現用地和功能混亂、空間布局不合理、新城新區規劃滯后于開發建設等問題,不利于促進新城新區的長期建設和良好發展。
(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隨著城市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和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城新區開發建設的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商業網點、居民住宅等的建設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促進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在新城新區建設的過程中存在土地資源被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和能源被過度消耗等問題,導致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給新城新區的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比如建筑施工產生的噪音污染、揚塵污染、光污染等環境污染給城市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同時城市交通擁堵、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不利于促進新城新區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三)低碳城市規劃不完善
目前,低碳城市成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目標,對新城新區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我國對低碳城市的規劃仍處于探索階段,在新城新區的建設和發展中,低碳城市規劃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新城新區的低碳發展,無法為促進新城新區的低碳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引。
三、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應遵循的原則
(一)因地制宜
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之處,在城市自然環境、城市文化、地理位置、民風民俗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異。在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自身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走特色化發展道路,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因此,新城新區的建設和發展也應注重發揮自身的獨特性,建設具有個性化、特色化的新城新區。同時,還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結合城市的區位、氣候、地形等特點以及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等的實際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統籌規劃,盡可能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為城市大眾營造健康、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
(二)協調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中顯得愈發重要。可持續發展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要與環境和諧統一,既要使城市的經濟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要為后代人留下足夠的資源。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的應用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相契合,是城市發展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的重要體現,所以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的應用也應遵循協調性原則,不僅要發展新城新區的經濟,而且還要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不斷推進新城新區的可持續發展。
(三)以人為本
現階段,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現代城市規劃和設計領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城市大眾對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日益嚴峻的城市生態環境問題,現代城市規劃應充分考慮城市大眾的多樣化需求,使城市大眾感受到人文關懷。低碳理念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致性,都是為了盡可能地滿足大眾的各種需求,所以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的應用也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城市居民對良好生活環境質量的需求出發,營造出優美、舒適的城市空間環境。
四、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新區規劃策略
(一)積極轉變規劃設計理念
如今,打造低碳城市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基礎,要不斷保持科學性、時代性和先進性,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引。因此,面對日益嚴重的城市環境污染、資源和能源的過度消耗、溫室效應等問題,城市規劃設計者要積極轉變規劃設計理念,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將低碳理念融入新城新區規劃中,并且切實地在新城新區建設和發展中貫徹實施,以實現節約資源與能源、減少碳排放等目標。此外,在建設和發展低碳新城新區的同時,還要做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二)合理規劃新城新區的空間結構布局
當前,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城新區的人口密度不斷增大,新城新區的空間結構布局與人口密度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因此,城市規劃設計者要合理規劃新城新區的空間結構布局,不斷開展調研、比較、分析和評估,制定科學合理的碳排放標準,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和選擇最佳的新城新區空間結構布局設計方案,以解決新城新區空間結構布局與人口密度之間的矛盾。此外,針對新城新區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用地和功能混亂、空間結構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城市規劃設計者可以結合其功能開展空間結構布局設計,如針對不同的功能分區可規劃為產業區、居民區、商業區等。同時,在優化新城新區空間結構布局的同時,還要引導和支持低碳產業的發展,從而減少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三)做好新城新區交通體系的規劃設計
雖然城市功能分區優化了城市的空間結構布局,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壓力,使低碳城市的建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因此,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新區規劃要做好交通體系的規劃設計。首先,城市規劃設計者要提高低碳環保意識,將低碳理念貫穿到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其次,要以低碳理念為指引、以充分調研為前提,結合新城新區的人口密度、空間結構布局、經濟發展情況等因素進行交通體系的規劃設計,并制定科學合理、綠色環保的交通規劃方案,逐步推進新能源汽車、電力軌道交通體系建設,使新城新區的交通朝著綠色、環保、低碳的方向不斷發展。
(四)加強節能型建筑設計規劃
城市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都是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內容,二者具有緊密的聯系。因此,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新區規劃應加強節能型建筑設計規劃,其對于減少碳排放量及推動低碳新城新區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現代建筑設計呈現出了低碳、環保、節能的發展趨勢,低碳建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世界各國都大力倡導低碳建筑的創新和發展,合理利用綠色環保的能源和材料,為城市大眾營造出舒適、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同時,加強節能型建筑設計應進一步深化低碳理念在建筑采光設計、建筑體形設計、建筑保溫設計、建筑配套設計等方面的應用,選擇綠色建筑材料,真正實現建筑設計的低碳環保,在保證建筑的安全性、美觀性、功能性的同時,使低碳建筑更能滿足城市大眾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五、結語
打造一個低碳、優美、舒適的新城新區需要系統性、科學性的規劃構思,并且還要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相契合。低碳理念在新城新區規劃中的融入和應用符合新時期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能夠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為新城新區的居民營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進而推動新城新區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克.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規劃策略討論[J].城市建筑,2014(29):26.
[2]李淼霖.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城規劃策略的幾點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9):2.
[3]王曦,張宏寶.低碳理念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具體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6(12):87.
[4]張澤然,李晨光.低碳理念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5(10):94-95.
作者單位: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