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O2O教學模式;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施;信息技術
一、O2O教學模式的概念及應用優勢
教育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使教學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師生可以隨時進行資源的共享和學習。而O2O (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概念最初是指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電子商務模式。這一模式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成功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O2O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終端,將網絡自主學習和傳統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優化各自特點。因此,在互聯網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也不能再局限于課堂教學,需要以智慧課堂信息化平臺為基礎,來構建全新的O2O教學模式,以滿足素質教育改革要求,實現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最大化提升。
O2O教學模式的優勢非常顯著。首先,這一模式能夠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既能保持傳統面對面教學的即時性和互動性,又能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及移動終端,實現教學的自由性與靈活性。其次,O2O教學模式既有傳統的課堂討論,教師講授,又有平臺互動,線上自學,在線測試等各種教學形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第三,O2O教學模式有助于多樣化教學資源的呈現,包括網絡視頻音頻資源、在線開放課程、微課等,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教學活動,讓學習變得更為全面深入。
二、O2O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公共英語的設計策略
1.科學規劃課程內容
高職英語O2O 模式的教學設計應立足當前英語教學實際,到深入分析學情,對學生已知掌握情況做出科學判斷,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手段對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大綱要求,將教材內容進行重新規劃整理,將線上優質教學資源與線下實體資源進行編輯整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創建學生自主探究、協作交流的學習情境。
2.開發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
針對每一單元的教學主題與內容特點,教師要設計好各個教學環節,制作整合各類教學資源。教師要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教學課件、測試題、在線作業和拓展資源等上傳至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同時,借助超星學習通,WElearn等移動軟件或微信QQ等學習群,將網絡上的背景資料、視頻音頻、和其他網絡資源學習平臺,如相關微信公眾號文章等,分享給學生,利用移動終端,供學生在課下進行線上的拓展學習。同時,教師還要設計相關在線作業及測試,供學生在課后進行練習或課上測試,鞏固深化所學內容。
3. 轉變學習觀念,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是O2O混合式教學的主體和參與者。很多高職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薄弱,語言應用能力不高,學習興趣淡化,并且習慣了固有的背單詞學語法等被動學習的模式。因此,教師要努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轉變被動的學習觀念,樹立碎片化學習觀念,打破時間空間局限,學會有效利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和各種學習軟件與平臺,積極開展線上學習。
4. 科學優化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的教學評價顯然不適用于全新的教學模式,不可以最終的期末成績為評價唯一指標,而是應當結合在線自動評價、課堂教學評價和期末成績評價等方式來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進行科學評價。注重考核評價方式多元化,堅持過程與結果并重原則,努力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
三、O2O教學模式在高職公共英語中的具體實施
下面以《高職國際進階英語2》中Unit 5“Chinese Cuisine”這一單元中兩課時的教學任務為例進行闡述。此教學模塊的主要教學內容為中國美食文化學習及中餐相關英語詞匯學習。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在知識目標上,讓學生了解中國美食文化的主要特點,掌握相關知識點及其英語表達方式;掌握中餐中常見小吃、烹飪法、調料、食材等相關的英語詞匯。在素質目標上,要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合作精神,培養競爭意識;提升人文素養,培養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圍繞教學目標,對這一教學任務的具體實施如下:
(一)教學實施過程
1. 課前啟化
首先,教師在班級的微信群中分享題為“中國飲食知多少”的公眾號雙語文章,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文章。其次,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發送課前任務:1)觀看主題為中國美食的英語微課視頻。2)自學中餐文化相關的英語材料(兩篇閱讀材料,word 文檔形式)。3)拍攝或下載最喜歡的中式小吃照片,將其名稱翻譯成英文,上傳至學習通平臺。第三,要求學生預習課文,然后在手機上完成WElearn 軟件上的相關練習——Unit 5 After-reading exercises。通過課前環節的各項任務,學生預習了中國美食文化的相關背景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也能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為課上的進一步學習打好了基礎。
2. 課中內化
環節一:回顧課前任務及作業點評。教師點評學生作業,講解梳理常見或特色小吃的英語表達方式,引出課堂主題:Chinese Cuisine(中華美食)。
環節二: 通過中華美食文化的英語搶答賽的形式學習新知。教師介紹比賽與搶答規則。規則:1)分組搶答,按鈴最快的組贏得搶答機會。2)出題后可在課文,閱讀材料上查找答案。3) 回答正確得一分,錯誤不得分。4)分數最高的組獲勝。教師組織競賽,播放PPT課件展示題目。在比賽過程中,解釋題目背景,引導學生思考。梳理解釋正確答案,強化知識點,并給各小組計分。學生分組進行搶答比賽。在比賽壓力下,學生快速閱讀資料,查找答案,團隊合作,進行搶答,同時掌握要點,積累新知識。決出勝負后,教師點評學生表現,梳理要點。
環節三:中國美食文化的特點討論。教師播放《中華飲食文化》的剪輯視頻,并提出探討問題: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isine?(中華美食的特點是什么?)啟發學生思考,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教師組織學生回答,通過PPT課件,梳理總結中國美食文化的特點。
環節四:中餐詞匯學習,拓展提升。教師通過學習通發送中餐飲食相關詞匯的空白表格,分成常見ingredient(食材),cooking method(烹飪法),seasoning(調料),taste(口味)等幾類。學生展開小組討論,運用有道詞典等工具,進行頭腦風暴,完成表格填寫任務。教師在學習通平臺上分享學生上傳的表格,并對重點詞匯及相關表達方式進行講解梳理。
環節五:課堂總結。教師回顧總結本次課的重點與難點,評價學生課堂表現。
3. 課后固化
教師在學習通上發布課后任務:1. 整理復習課堂所學要點:中華美食的基本知識點和整體特征。完成學習通上的相關測試2. 梳理記憶中餐拓展詞匯,并利用所學相關詞匯,根據范例,寫一道家鄉美食(菜肴或小吃)的簡單的英語介紹,上傳至學習通討論平臺。3. 完成WE learn軟件上的練習(Unit 5 Working with words)
(二)、教學效果與反思
首先,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巧用知識競賽和頭腦風暴模式,將中國美食文化的學習與語言技能的提升融為一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習積極性。在中餐美食搶答與特點討論環節中,氣氛活躍,學生表現積極,團隊配合良好。學生在分組合作,積極搶答的過程中,拓展掌握了中餐文化知識,提升了快速閱讀理解能力,能用英語簡單表達中餐文化的特點,增強了民族自信與愛國情懷。
其次,利用學習通平臺等多種信息技術,與教學環節實現線上線下,課前課上的有機融合。O2O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論在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為學生創建了靈活便利的學習環境,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習變得更加全面深入,拓展了知識領域,教學活動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元,從而提升了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潘麗萍,侯松.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高職英語智慧課堂構建研究[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
[2] 李任俠.基于MOOC的高職英語O2O教學模式構建[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5).
[3] 陳佑.高職公共英語O2O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1(1).
[4] 張紅蕓.“互聯網+”思維下英語慕課建設和教學模式的探究[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19,28(1).
作者簡介:卓然(1980-),女,浙江普陀人,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