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玲
關鍵詞:新時代;社會治理格局;思想政治工作;作用
引言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社會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主要層面,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居住、社會的穩定以及國家的安全,增強與創新社會治理、提高社會治理能力與水平,作為目前新時期社會治理工作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倡要創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效用與意義。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渠道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達到黨的領導的主要渠道與重要保障
目前能夠將群眾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結合在一起,統一化思想、凝聚力量、緊密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促使群眾體驗到黨與政府的溫暖,加強社會群眾對黨與政府的認可與信任,使得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以及自我提升,促使廣大群眾團結在黨的范圍下,有效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和自然之間的聯系,為達到自我效益,創建和諧社會而奮斗。思想政治工作應該根據創建和諧社會這一任務與主題,弘揚和諧發展理念,推廣相關和諧知識,創造和諧環境,豐富和諧含義[1]。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實現黨的主要政治任務的主要保障
創建社會和諧社會這一重要戰略性任務的提出,就需要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給予相應的嶄新條件,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主題提出全新的規范。和諧社會的創建離不開重要價值目標的建立,但是此種目標是否能夠取得群眾的廣泛認可,在全社會構成一種相同堅定信念,并且形成群眾的行為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取決在思想政治工作效用發揮如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公正以及誠信友愛的社會。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基于此目標與主題,宣傳和諧觀念,推廣和諧知識,創造和諧環境,持續充沛群眾的和諧精神世界,加強人們的和諧精神力量,實現群眾和諧社會的精神需要,為社會治理給予強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社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一)防御和處理社會問題
第一,群眾的思想認識不單單是其自身實踐的產物,還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理念的影響。當負面的價值觀念步入到群眾的頭腦并且越來越占據重要位置時候,群眾也會在其引導下造成關于社會矛盾的誤解認識,進而引發社會矛盾。所以,重視對社會輿論的指導在對社會矛盾的處理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將群眾思想認識為對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夠通過把握主流傳播介質緊抓社會的整體輿論引向,促使群眾在正確價值觀念的指導下科學合理看待利益問題與社會矛盾[2]。同時,思想政治工作還可以經過指出不好思想觀念的漏洞協助群眾在認識的前提下將其從腦海中摒棄,丟掉錯誤思潮對人們認識形成的不良影響,進而有利于群眾以科學的觀念認識為指引方向來正確對待社會矛盾,最后處理社會沖突。第二,經過展開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廣大群眾當中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能夠使得群眾在正確觀念認識的領導下構成廣泛聯系、綜合發展的世界觀念,并且將其當作觀察與探索事物的基礎與前提,進而正確了解社會矛盾與沖突。而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傳播能夠利于人民樹立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促使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深入人心,進而利于群眾在正確了解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客觀冷靜的對待利益沖突,在正確處理個人效益和國家效益、當下利益與日后利益之間的關系中構成關于利益問題的科學合理看法,最后解決社會矛盾。
(二)維護公共安全
盡管目前在新時代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促使群眾對自然界的影響與把握與以往對比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在自然面前人民的力量仍然是薄弱的。特別是自然災害的破壞性,使得人們出現較大的恐懼感。在人民群眾觀念的認知水平囿于時,其還會把此種恐懼感無限擴大,成為一種消極負面的情緒,進而為積極進行防災工作帶來負面性的影響。所以,在防御災害的時候,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依賴于思想政治工作助于群眾從思想認識上感悟到防御的可能性與重要性。經過進行思想政治工作,黨與國家能夠將關于災害的正確認識傳播給群眾,這不但能夠在某種程度上緩解其內心的恐懼感,還可以助于人民群眾意識到人類在面對自然災害時并不是無能為力的,而是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災害進行防御,進而使災害的損失率降到最小。
(三)思想政治工作利于單位樹立憂患意識與問題意識
經過展開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于相關單位部門的負責人建立憂患意識與問題意識,及時察覺破壞社會安定的苗頭并且將其遏制在萌芽時期,進而達到維護社會治安的目的。高效地防御社會風險離不開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對于各種部門的負責人而言,唯有具有憂患意識與問題意識,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對社會上具有的多種潛藏問題加以注重,才能夠發現其中的不安定原因。所以,在防范社會風險過程中,需要經過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幫助有關單位部門的責任人構成憂患意識與問題意識。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用宣傳教育的模式,經過在有關單位部門的負責人中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使得他們從思想上體會到憂患意識與問題意識的養成對風險防御的必要性。
結語
綜上所述,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層面考核,著力于從思想政治教育參加社會治理探討思想教育和社會治理結合,在調查與研究當中能夠清楚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在其基礎上尋找到互相配合之處,能夠為一同促進我國社會治理充分發揮效用。
參考文獻:
[1]張貴群.社會治理共同體:理論內涵、時代價值與建設路徑[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1,35(03):124-132.
[2]李靜.社會治理視域下社區教育主體學習權益訴求研究——以廣東湛江海昌社區為例[J].天津電大學報,2020,24(03):42-48.
[3]周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研究——基于理論創新和研究體系的分析[J].延邊黨校學報,2019,35(04):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