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西縣第三中學 董玉龍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并在自身構建起更加全面的知識構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掌握學習方法與學習途徑,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首先,在課堂教學中,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育,而且要從學生的思想層面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學”,而將教學方式的重點放在“教”,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以及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不斷汲取自身所需的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起著引導與點撥的作用,當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專項教學,這樣便能將45分鐘的課堂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教師要想明確提高課堂有效性就需要學生具備學習動機,并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通過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不斷提升。

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舍棄傳統教學的弊端是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師需要突破傳統教學觀念,在教學模式以及手段上結合更新的思想進行調整與改進,將單調死板、枯燥無味的課堂向積極活躍、充滿生機的課堂方向發展。采用更加吸引學生的課堂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分析,并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在其中巧妙設立問題,避免浪費課堂時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能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的想象能力,利用埋設伏筆以及創造懸念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針對歷史中的某一特點或轉折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在課堂上進行充分討論將問題不斷深化理解,利用問題進行拓展,從而讓學生掌握課堂的全部內容,這樣就將課堂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其教學內容需要學生從發生時間、社會背景、導火索等多方面進行掌握學習,其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也正因如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一些歷史內容導致學生難以記憶與理解,那么教師就需要針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特性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情境教學方式在大多數文科類科目中的應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歷史教學的特性來設立情境,幫助學生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理解。結合教學內容,所設立的情境能夠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象化展現給學生,并通過情境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多感受歷史發展的過程,將自身完全投入到生動形象的場景當中,從而在感情上與當時的社會環境進行契合,還原出當時的實際歷史情境,使課堂氛圍更加真實。例如在講解“文藝復興時代”的相關歷史時,由于學生處于和平年代,對當時的社會情景以及背景難以理解,那么教師便可以借用歷史背景下的一些戲劇作品如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之一《威尼斯商人》其中的橋段來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戲劇來理解當時社會的主要沖突,從而對文藝復興時代有更好的理解。創立情境的方式不僅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更有益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能夠結合情境快速將知識內化,從而達到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勇于挑戰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構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傳授學生學習技巧,而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述。在課堂教學中要能夠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讓學生一味被動接受知識。要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及歷史知識水平采用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首先,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針對歷史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根據課本的內容進行理解后發表對該段歷史事件的觀點,利用問題的正反兩面將學生分為正反兩方,通過課堂辯論賽的形式,讓學生展開小組辯論。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并且在辯論當中為了維護本方觀點學生會不斷進行思維開發以及知識拓展,為能反駁對方的觀點,學生會不斷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尋找答案。無論辯論賽結果如何,學生都能夠在其中對所講述的知識有更好的掌握及理解,并且不斷加深自身對世界歷史的印象,從而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歷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對歷史人物的出生年月,歷史事件發生過程的知識點進行記憶,還要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了解歷史后形成自身的觀點,將歷史發展中出現的分歧以及后續影響讓學生明確其中的道理。從而使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以史為鏡”來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利用歷史的思維去生活。對學生的歷史教學能就是要讓學生在未來為我國社會發展作出建設性的意見與判斷,是人才培養策略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而并非讓學生對歷史僅有片面的認知。教師應該開展更深層次的教學,使學生對歷史發展當中的每一道故事線都有自身獨特的看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能夠將歷史內涵應用到生活中。“以前人之鑒”端正自身的思想道德觀念,培養學生的感悟與思維能力。從而為學生在未來發展中奠定思想基礎,這樣不僅能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抓住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以育人為主。
綜上所述,要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在新課標背景下,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更加符合學生發展特點以及學習興趣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明確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采用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真實歷史事件,傳授學生學習技巧,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核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學生歷史思維,使其在學習中更具主觀性。教師要明確歷史教學的目標,讓學生將歷史知識及其內涵運用到自身的成長生活中,為我國未來發展奠定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