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爽
婦科臨床中,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發生率比較高,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較大。由于該病可引起胰島素抵抗,所以患者中多數會并發高雄性激素血癥,是排卵少或不排卵發生的主要原因,最終可引發不孕癥[1]。由于多囊卵巢綜合征對患者正常生活影響較大,所以需盡早給予患者有效治療。藥物治療是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治療的主要方法,且治療藥物比較多,不同藥物治療效果、用藥安全性等方面也均存在差異[2]。所以,為了提高治療效果,對臨床用藥合理選擇,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是治療效果提升的關鍵。有研究顯示,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治療時,在媽富隆用藥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對患者機體胰島素、激素水平均可有效改善,使患者卵巢形態、功能恢復正常[3]。基于此,本次對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14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進行研究,觀察媽富隆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14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根據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7例。對照組中,年齡最小25歲,最大43歲,平均年齡(30.3±2.6)歲;病程最短9個月,最長8年,平均病程(3.6±1.7)年。觀察組中,年齡最小24歲,最大44歲,平均年齡(30.8±2.7)歲;病程最短10個月,最長8年,平均病程(3.8±1.6)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經婦科檢查、B超檢查等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滿足用藥指征,無藥物禁忌或過敏史;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同意參與;排除合并其他內外科嚴重疾病者、合并嚴重盆腔粘連者、合并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合并子宮畸形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孕癥者及嚴重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1片媽富隆(N.V.Organon,批準文號X20000268)口服治療,用藥時間為月經出血停止后開始用藥,于晚間服藥,1次/d,1個療程為3周,連續治療3個療程。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聯合500 mg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371)口服治療,3次/d,1個療程為3周,連續治療3個療程。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停止其他藥物使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月經正常,經B超檢查顯示患者卵巢形態無異常;有效:治療后患者月經逐漸恢復,B超顯示卵巢形態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月經及卵巢形態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胰島素指標及激素指標,胰島素指標包括空腹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抵抗指數;激素指標包括促黃體激素、血清睪酮。對兩組左、右卵巢體積及左、右卵泡數量等卵巢情況及排卵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胰島素指標及激素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促黃體激素及血清睪酮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促黃體激素及血清睪酮較治療前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卵巢情況對比 觀察組左卵巢體積、右卵巢體積小于對照組,左卵泡數量、右卵泡數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胰島素指標及激素指標對比()

表2 兩組胰島素指標及激素指標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表3 兩組卵巢情況對比()

表3 兩組卵巢情況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4 兩組排卵率對比 對照組中26例順利排卵,排卵率為45.61%(26/57);觀察組中45例順利排卵,排卵率為78.95%(45/57)。觀察組排卵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380,P<0.05)。
多囊卵巢綜合征屬于臨床婦科常見疾病,患者癥狀以月經稀少為主要表現,可合并有多毛、肥胖等癥狀,少數患者會出現閉經情況,屬于長期不排卵或排卵少的癥狀,可引起患者卵巢多囊性增大,是不孕癥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對患者身心健康均帶來嚴重影響[4]。同時,該病還可引起糖代謝異常,影響女性生活質量。有研究顯示,在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生與發展過程中,胰島素抵抗均發揮作用,原因在于胰島素升高后導致性激素結合球蛋白能力下降,引起高雄性激素血癥,又加重了胰島素抵抗,二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5]。因此,對胰島素抵抗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
臨床中對胰島素抵抗患者治療時,一方面對雄性激素水平進行控制,另一方面還需降低患者胰島素抵抗,從而實現治療疾病的目的。媽富隆是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中的常用藥物,該藥物為新型甾體類避孕藥物,具有較強的孕激素受體親和力,對機體黃體生成素分泌可產生顯著抑制效果,抑制卵巢源性雄激素的分泌,同時媽富隆成分中含有雌激素,對游離睪丸酮含量有減少作用,使雄性激素分泌量進一步減少,對內分泌系統進一步糾正,對患者卵巢功能進行了解,使受孕幾率提高[6]。同時也有報道顯示[7],媽富隆還可使血中高雄激素水平降低,打破胰島素抵抗與高雄性激素血癥之間的惡性循環,是患者內分泌循環改善的關鍵。但由于媽富隆單獨使用治療效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臨床中經常聯合二甲雙胍治療[8]。二甲雙胍屬于降糖藥物,可使外周組織攝取量增加,對胰島素自身敏感性有增強作用,可使外周葡萄糖被充分利用,對患者糖代謝功能改善明顯。此外,二甲雙胍屬于胰島素增敏劑,具有降低雄激素合成、增加激素結合球蛋白合成的作用,因此對高雄性激素血癥也有明顯改善效果,使患者卵巢功能改善、排卵能力增強。同時,有研究顯示,非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雙胍后,對其機體血糖水平不會引起明顯波動,所以用藥安全性較高[9]。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49%,高于對照組的82.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采用媽富隆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對患者月經水平及卵巢形態均有明顯改善作用;治療后,兩組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促黃體激素及血清睪酮較治療前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治療中,單獨使用媽富隆或與二甲雙胍聯合應用對患者機體胰島素水平、激素水平均有改善效果,且媽富隆聯合二甲雙胍在改善患者機體胰島素水平、激素水平方面效果更顯著。觀察組左卵巢體積、右卵巢體積小于對照組,左卵泡數量、右卵泡數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了媽富隆聯合二甲雙胍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卵巢形態及功能均有較高的改善作用。觀察組排卵率78.95%高于對照組的45.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380,P<0.05),表明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采用媽富隆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增加排卵水平。
綜上所述,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采用媽富隆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對患者卵巢功能、機體胰島素水平、激素水平均有明顯改善作用,可使患者排卵率提高,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