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云 安瀾
摘要:在設計教學互聯網+的多元化時代背景下,旅游特產包裝設計已不再局限于容納和保護產品的范圍。它已經超越了結構的可視性與商品載體的物理層面,進而成為彰顯區域特色文化內涵、時代語義和綠色材料的綜合性設計范疇。尤其在旅游特產包裝設計的教學領域,更應深入探索地域性旅游文化特色與實踐,塑造鮮明的旅游特產品牌形象,有效進行地域文化和品牌價值的傳播;推進創新型設計實踐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探索一條具有特色的包裝設計教學實踐之路,進而推進教學改革的進程。
關鍵詞: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教學模式;改革構想;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TB482;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400 (2021) 12-0051-03
The Reform Concep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ourism Specialty Packaging Design
WANG Cai-yun, AN La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19, China)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versified era of design teaching Internet +, the packaging design of tourism specialties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scope of accommodating and protecting products. It has surpassed the visibility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physical aspect of the commodity carrier, and has become a comprehensive design category that highlight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semantics of the times, and green materials.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field of tourism special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tourism culture, create a distinctive tourism special product brand image, effectively spread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brand value;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design practice talent training mode, explore a unique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road, and the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tourism specialty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 mode; reform concept; practice
從包裝設計教學領域的實踐價值證明,旅游特產包裝設計不僅能影響企業文化的呈現檔次,包裝設計還關乎到一個企業的品牌形象,甚至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而對藝術高校的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教學而言,設計實踐又是一個極其關鍵的環節。藝術高校的設計專業作為包裝設計人才的孵化培養基地,為了綜合性設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必須從旅游特產包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模式改革入手,構建旅游特產包裝教學實踐的新模式;解決包裝設計教學中的痛點問題,從而促進設計教學質量的提升。
1 藝術高校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教學現狀與改革的必要性
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是一個區域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在產品包裝上的延展與體現。當一個旅游特產包裝融入地域文化和特色元素時,不僅具有獨特的品牌魅力與審美特色,同時也提升了旅游特產品牌的知名度,它將是當下包裝設計專業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1]。目前,因諸多因素所致,部分高校的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教學存在諸多瓶頸而無法突破。第一,在教學中產學研實踐環節缺失,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時代需求,教學實踐與企業無縫銜接已成為當務之急;其次,部分教學大綱人才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脫節,使教學改革流于形式,難以適應市場對包裝設計人才的需求;再者,設計教學環節中市場調研與地域文化實踐考察不足,無法針對性的將改革落實到實踐之中;再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還有待完善,部分師資資質難以與專業行業發展相匹配。針對以上存在的現狀,建議加快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進程,使專業教學與一流學科建設同向同行,助力設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2 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教學模式改革的構想與實踐方法
2.1 加強包裝課程的實踐性,增強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的落地實施
與其它學科相比,包裝設計學科具有更強的專業性與實踐性,藝術高校課程設置應將實踐教學放在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一,在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教學中,應精準對接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的實踐模式。可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學模式,帶領學生進企業實習實踐,與企業設計師零距離接觸,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承接項目能力,使之更好的適應職場需求,通過實踐提升設計素養;第二,也可邀請企業名師至學校課堂交流分享,調動學生的專業積極性;第三,可以引進加拿大滑鐵盧大學Co-OP教育模式,這部分實踐包含豐富多彩的校企共同培育社會人才的內容;引進該模式,可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學生求學就業的社會難題,值得借鑒與深入反思,在藝術高校的設計教學改革中發揚光大。
2.2 強化地域特產包裝設計教學中產、學、研實踐的融合
產學研的合作模式是特色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各高校應在培養計劃中發揮學科優勢,打破校域、課堂之壁壘,不斷探索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結合的培養模式;構建產學研聯合和指導聯動培養模式,一是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二是學術導師與企業兼職導師聯動指導;學校結合行業需求積極與企業合作,構建起與專業對口的產學研窗口;利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形成教師與企業對接的形式,設立創新創業藝術沙龍、設計競賽等實踐教學模塊,以滿足階段式實踐教學之需。通過校企合作不斷歷練學生實踐能力[2]。再有,也可通過參觀印刷廠,多維度拓展學生實踐空間;體現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延展性,從而滿足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認證心理[3],以拓展學科建設的影響力。
2.3 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教學改革應從實際出發,將市場調研與地域文化緊密銜接
旅游特產包裝設計,應凸顯出地域特色和精神內涵,符合旅游受眾的心理和審美需求。這種設計的前瞻性應在當下包裝教學中側重體現。教師應帶領學生深入市場做好調研。了解產品所在區域的文化,將市場調研工作的重心,放在旅游特產品牌塑造和地域文化的凝練上,應用旅游當地的地域性元素,呈現出具有獨特文化印象的包裝形態。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環保設計理念,在包裝設計中引入無污染或環保包裝材料,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彰顯包裝設計的綠色觀念和可持續設計理念,實現包裝設計的環保價值與文化價值相融合[4]。
2.4 加強雙師型專業隊伍建設,以實現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
在包裝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構建一支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和職業素養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無疑意義重大,即校內教師和企業設計師共同參與設計教學。應建立起師資隊伍的建設獎勵機制,注重優化師資隊伍的學科結構與職稱結構。鼓勵現有教師提高實踐能力而且參評行業職稱;推薦授課專業教師進入企業“掛職鍛煉”;選派骨干教師參與國內外學習考察學術交流等活動,從而使“雙師型”師資隊伍業務能力不斷加強。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激發改革意識,提升教師的研究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更高效地實現設計人才培養目標。
3 結語
旅游特產包裝設計的教學未來,將是一種新興的與商業市場經濟緊密結合的完整教育體系;同時,也將是一種“實踐制勝式”包裝設計模式的開啟。相信,未來的設計教學將更加專業化和系統化,具有先導性與實效性特征。旅游特產包裝的設計教學,將直面于教學中存在的癥結進而不斷探索新的改革思路,以超越的觀念與高瞻遠矚的改革力度,解決教學中的痛點及難題。從而構建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教學改革模式,無限擴展設計教育的空間和包裝教學的新天地[5]。
參考文獻:
[1] 單秋月.關于地域特色在旅游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社會經緯,2021(6):241.
[2] 張珊,楊成立.以職業技能為導向的應用型工科高校包裝設計課程體系改革——以南京工程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J].湖南包裝,2018,v.33;No.183(06):119-123.
[3] 高艷清.對包裝設計實踐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的探索[J].大眾文藝,2021(1):243
[4] 張奕琦.包裝設計教學改革的地域特色化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6):237-238.
[5] 烏日勒.包裝設計中的地域文化元素滲透探析[J].包裝工程,2021(12):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