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麗
摘要:在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實施合作探究教學,對于學生們語文知識的有效學習、知識體系的完整構建,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整體優化教學效果,變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精彩紛呈,各項育人計劃的貫徹落實,可以變得異常順利。本文特意從幾個方面出發,探討分析了小學高段語文課堂合作探究教學的有效實施,希望以下內容的總結概括,能夠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培育出大批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合作探究;有效實施
引言:在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中,構建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幫助小學生學好基礎的知識,逐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熟練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實現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整體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獨具特色,教學實踐工作走向了更大的成功,更多學生發現語文課程的魅力所在,學以致用所學知識的信心十足,才能發揮主體優勢,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1、小學高段語文課堂合作探究教學的作用
以前,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為主導,忽視了小學生內在潛能的深入挖掘,沒有為學生們提供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導致整體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育人計劃的貫徹落實面臨著很大的阻力。此外,部分教師選擇應用的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不夠創新,致使學生們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升過于困難,無法體會到語文知識的學習樂趣,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小學生語文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十分有限,與高段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化、表面化有著直接的關系,進行弊端現狀的有效改善,顯得非常必要且關鍵,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1]。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快,語文教師必須關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構建,深入研究該模式的應用意義,了解到該模式對于高年級小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全面發展起到的作用,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優質完成教學指導任務后,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培育出大批高素質人才。
2、小學高段語文課堂合作探究教學的有效實施
2.1組建有效的學習小組
合作探究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的學習活動。學習小組的組成,往往會決定學習小組及學生個體的質量。筆者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依據班里學生的基礎、性格、愛好、特長等,分成八個小組,每組六人,讓他們把課桌拼在一起圍坐,以方便他們相互交流討論。這個學習小組相對固定,每組確定組長、記錄員和中心發言人。為了讓每個組員都能夠得到鍛煉,他們的角色每三周必須進行輪換。合作學習的價值在于共享互補,學生因為具有共同的學習目標而產生合作意識,同時也因彼此的需要,而強化合作意識。所以學習小組內的組員角色定位十分重要。組長是學習小組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要根據學習任務,制定分工,組織組員開展閱讀、討論、控制時間、節奏等;記錄員的主要職責是記錄和整理組員的意見;中心發言人是代表小組進行學習匯報。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習效率的高低,是由全體組員決定的,所以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每一個組員的主觀能動性。首先,每個成員要對小組學習有一定的認識,要具有集體意識。小組學習中,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全體成員同舟共濟,休戚相關。給予個人幫助即給整體助力,損害他人利益即損害團體利益。在學習過程中,每個組員要有大局意識,不要存在私利思想,要敞開心扉,主動積極參與學習。其次,每個組員要有責任意識。人人盡責意味著每個組員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并掌握組內分配的任務,每個人的優點能充分發揮。小組的思想源于多個個人的思想,通過他人的反饋,共同的商討得出。第三,組內每一個組員要積極互動合作。積極主動的學習才是良性。在一個小組內,每一個人都要發揮自己才干,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意見表達出來,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火花。同時,也要學會善于傾聽,在傾聽中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第四,每個小組要加強自我管理。團隊強大來源于自律。當小組的角色分工已定,組內的每一個成員要各司其職,聽從組內的指揮,行動上要保持一致,克服個人主義和自由散漫思想,強化紀律。當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不同意見時,要采取商量討論的方式去處理,確實無法達成統一意見時,可向老師求助,讓老師給予點撥。
2.2創建輕松的課堂氛圍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好一門學科最好的老師。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實現合作探究教學,就應該為學生創建輕松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提升學生參與合作探究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一課內容時,教師先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接著,讓他們進行分角色朗讀,有感情地進入角色,從而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還能夠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最后,可以設置一個“有獎問答”游戲,由教師提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找同學來回答,回答正確的給予相應的獎勵,以此來創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合作探究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夠增強“生與生”以及“師與生”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3組織多元化實踐活動
必須組織多元化的實踐活動,激勵高年級小學生展開合作探究學習[2]。比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時,教師要關注小組的發展,“課文中提到的都有哪些文化習俗?有 哪些飲食習慣?你們的春節是什么樣子的?”這樣讓學生在課文閱讀的過程中找相同,針對閱讀內容選擇答案,既培養了學生基于課文閱 讀的合作意識,又讓學生從生活角度出發,對自身的生活環境進行了 歸納總結。學生發現自己的“年”與課文中的“年”既相關又不同,由此就形成了個體之間的競爭。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要在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構建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促進更多學生的認知發展,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其成為高素質人才,擁有越來越多的發展機會,最終為了社會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古海霞.小學語文合作探究教學實踐與思考[J].好日子,2021(05):156.
[2]胡偉榮.小學高段語文課堂合作探究教學的有效實施[J].新作文:中小學教學研究,2020(0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