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臣,周 超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浙江 紹興 312088)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indl.)為薔薇科蘋果亞科枇杷屬植物,原產地在中國,在日本、土耳其、巴西、西班牙、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意大利等30個國家都有商業種植。目前,在我國琵琶有約17萬hm2種植面積,約100萬t年產量[1-2],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生產國,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世界的2/3以上。
枇杷花,又名土冬花,為枇杷的干燥花蕾及花序。中醫認為,枇杷花味淡、性平,歸肺經,有通鼻竅、疏風止咳的功效,主治虛勞久咳、感冒咳嗽、痰中帶血、鼻塞流涕[3]。食用枇杷花在我國有廣泛的應用基礎,如浙江、上海、廣東、福建等地的百姓常以燉菜、煲湯、泡飲、熬粥等多種方式食用枇杷花[4]。究其原因是枇杷花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綠原酸、類黃酮、胡蘿卜素、熊果酸、齊墩果酸等生物活性成分豐富,營養價值極高[5-6]。2019年,枇杷花被國家衛健委列入新食品原料名錄,其推薦食用量為干品≤8 g·d-1。
枇杷花期長,花量多,每個花絮上的花多的可超過200朵,而最后發育結果的花朵數只占總花朵數的5%~10%[7],因此,在枇杷栽培管理中,為提高果實質量,常采取疏花措施,疏去的枇杷花往往被當做廢物丟棄,浪費了寶貴的資源。所以,合理開發和利用枇杷花資源、提高枇杷的綜合利用率,具有很好的經濟與社會價值。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對枇杷花的生物活性及在食品領域的應用研究,為合理開發和利用枇杷花提供參考。
枇杷花醇提物和水提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花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枇杷葉。吳媛琳等選用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FRAP法(鐵離子還原法)對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進行抗氧化活性評價,結果發現,花蕾的抗氧化活性最強,其次是花[8]。AHUMADA對智利枇杷(Golden Nugget)的葉和花甲醇提取物進行了分析,根據DPPH和ABTS自由基抑制試驗測量,枇杷花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高,高于老葉和新葉[6]。
枇杷花抗氧化活性與花期有很大關系。蘆艷等發現,枇杷花的總還原力和總抗氧化性最強的時期是露白期,此時它對DPPH和羥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都顯著高于其他3個花期[9]。班新偉等研究發現,枇杷開花后,隨著生長時間的變化,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試驗體系下測定的抗氧化活性在11月末12月初達到峰值[10]。不同溶劑和不同濃度提取的枇杷花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也有差異。閆永芳等測定枇杷花酚類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結果表明,DPPH、ABTS、F-C法所測抗氧化活性順序一致,即為水提物>甲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11]。而盧慶錚的研究結果卻表明,高濃度下,無水乙醇提取液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最強;低濃度下,70%乙醇提取液清除能力最強,水提物均最弱[12]。另有學者做了枇杷花茶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分析的工作,實驗證明,貴妃枇杷花茶總抗氧化能力是茉莉花總抗氧化能力的2.18倍,清除羥自由基的能力與綠茶相當[13]。
研究表明,高劑量的枇杷花醇提物和高劑量的枇杷花水提物一樣都有較好的止咳、祛痰和抗炎效果。陳曉芳發現,枇杷花醇提物可以顯著延長豚鼠和小鼠的咳嗽潛伏期,使咳嗽次數減少,鎮咳、祛痰、平喘、抗炎效果明顯。其作用機制可能通過降低C-纖維釋放P物質達到止咳作用[14]。
王靜波研究發現,95%枇杷花乙醇提取物和混合提取物對小鼠氨水引咳和枸櫞酸豚鼠引咳拮抗作用明顯,5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具有一定止咳效果,而75%乙醇提取物止咳效果不明顯。從炎癥抑制效果來看,混合提取物>75%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50%乙醇提取物[15]。王翰華等通過實驗證明,正丁醇部位是寧海白枇杷花提取物中真正具有止咳、抗炎和化痰作用的部分,小鼠和豚鼠的咳嗽潛伏期明顯延長了,咳嗽次數也減少了;小鼠呼吸道黏膜酚紅排泌量顯著增加,較好地抑制了二甲苯致急性炎癥反應[16]。林國清等研究表明,枇杷花茶的水提物也具有鎮咳、抗炎效果,水提物的濃度越高,效果越好[17]。姜帆等發現,貴妃枇杷花茶水提取物具有顯著的干預急性炎癥的作用[18]。
不同提取溶劑制取的枇杷花提取物有不同的抑菌效果。何蓮等發現,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最強的是正丁醇、丙酮提取的枇杷花提取物,對大腸桿菌的抑制能力最強的是石油醚提取的枇杷花提取物,對白色念珠菌的抑制能力最強的是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的枇杷花提取物[19]。李琪從枇杷花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離純化的七種化合物有不同的抑菌活性,抑制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較弱,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較強[20]。
有學者發現,枇杷花水提物及其黃酮類物質降低了急性酒精性肝損傷小鼠體內的甘油三酯、谷丙轉氨酶、丙二醛、天冬氨酸轉氨酶的水平,促進甘油三酯脂酶和血紅素加氧酶-1(HO-1)mRNA的表達上調,減輕肝細胞脂肪變性程度,對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21]。徐偉等研究表明,枇杷花槲皮素對酒精分解過程中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過氧化氫酶的活力均有一定的提高,說明枇杷花槲皮素對酒精分解過程中關鍵酶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加速乙醇和乙醛的分解,起到解酒護肝作用[22]。
李琪等對枇杷花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離純化后得到的7種化合物進行了體外K562細胞活性篩選,其中3種化合物對白血病細胞K562有抑制效果,化合物3(鑒定為熊果酸)的效果最好,抑制率為91.96%,并推測枇杷花的主要抗腫瘤活性成分為烏蘇烷型、齊墩果烷型三萜類物質[20]。
枇杷花還具有抗高血糖、通便、降脂等作用。AHUMADA等發現智利枇杷(Golden Nugget)中花提取物具有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推斷其具有潛在的抗高血糖活性[6]。姜帆等研究表明,貴妃枇杷茶水提取物能明顯促進模型小鼠小腸運動能力,具有明顯的改善通便作用[18]。黃桂麗等發現,枇杷花多酚能很好的抑制脂肪酶活性,其半抑制率(IC50)為(66.10±6.36)μg·mL-1,枇杷花多酚可阻礙膳食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減少脂肪的攝取[23]。
枇杷花作為新食品原料,具有污染少和生物量大的優勢,是難得的資源。近年來,枇杷花的食品開發利用研究逐漸升溫,相關發明專利和上市產品也不斷涌現。如枇杷花茶、枇杷花飲、枇杷花酒、枇杷花醋等,已上市銷售的產品主要是枇杷花茶。
因枇杷花花香馥郁持久,所以可加工成沖泡飲用的枇杷花茶。目前,在浙江、福建、四川等地都有了枇杷花茶產業。對枇杷花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作工藝和品質評價方面。
枇杷花茶主要有直接制茶、拼制花茶兩種形式。直接制茶過程中殺青工藝和干燥工藝是研究熱點。目前比較認可的是微波殺青和蒸汽殺青,制得的枇杷花茶功能成分和活性相對較高,且品質較好[24-25]。在幾種干燥工藝中,冷凍干燥的枇杷花感官品質最好,微波干燥次之,真空干燥和熱風干燥的感官品質差別不大[26]。由于枇杷花的花香濃郁,若直接飲用,部分消費者不易接受,因此拼制花茶也是其花茶產品開發的一個方向。豐珂玨等將枇杷花茶與大宗綠茶進行拼配,制得的枇杷花袋泡茶既有典型優質綠茶的茶香,又有特殊的枇杷花花香[27]。
枇杷花飲料也主要有2種。①直接用枇杷花輔以調味料制成。這一類相對較少,如林永金用新鮮枇杷花穗加水、冰糖或白砂糖高溫煎制而成的塘棲枇杷花露[28]。②枇杷花與其他原料拼制再輔以調味。如枇杷葉花飲品、清肺養肺型植物飲料、枇杷花薄荷飲料、浙貝母花-寧海白枇杷花保健飲料和明日葉枇杷花飲料,另有枇杷花大豆飲料和枇杷花奶茶飲料等。枇杷花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的配比工藝優化上,也有對原料的提取工藝和飲料成品功效進行研究的,但相對比較少。
周湘池等[29-30]開發出了枇杷花酒和枇杷花醋產品。兩款產品都含有枇杷花的有效成分,包括苦杏仁甙,苦杏仁甙具有化痰、止咳和抗衰老的功效。張太順以枇杷花蕾、野生靈芝為原料,將混合發酵后含有效成分的混合提取液加入到酒中,配制得到枇杷花酒[31]。
李業清等開發了潤喉清肺枇杷花潤喉糖,成品能夠有效緩解咽喉腫痛、咽喉干澀、痛癢干咳、聲音嘶啞等癥狀,還可以預防齲齒、清新口氣[32]。姜帆等研制出了枇杷花凝膠軟糖[33],另有止咳枇杷花膏、枇杷花清心益腎湯料、枇杷花酵素凍干粉等產品申請了專利。
枇杷花作為近年來被國家衛健委列入的新食品原料,具有抗氧化、止咳、抗炎、抑菌、保肝護肝、抗腫瘤、抗高血糖、通便和降脂等多種活性。目前,國內外對枇杷花的活性功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作用機理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其活性也還需要有大量臨床應用數據的支撐。在枇杷花食品利用開發方面,目前的產品主要還是中低檔的,其不僅產業化程度低,而且附加值也不高,所以還需要對枇杷花食品加工工藝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創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枇杷生產國,枇杷花資源十分豐富。充分利用該新食品資源,加大對枇杷花的研究開發力度,不僅能產生非常大的經濟價值,也能滿足人們對天然食品、保健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