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李燕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3)
乒乓球運動一直都是備受學生們歡迎。目前是在乒乓球教學中,廣為使用且效果顯著的一種方法。多球訓練組織形式主要有:單人多球練習和多人多球練習。單人多球練習主要是通過發球機來進行練習;多人多球練習具體又有兩人、三人和多人練習:其中一人發球,另一人或兩人同時進行練習,多人練習可進行分組練習,這樣每一個學生都可參與進來,有利于調動學生訓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需有一定乒乓球技術基礎者不適合初學者練習。
多球訓練組織方式主要有:多球單練和多球多練兩種。多球單練是練習者實施技戰術練習,每一個回合后,再進行下一球練習;多球多練是供球者根據練習者實際情況給予供球,實現連續不斷地擊打,如此循環往復。
對各大高校乒乓球教學進行研究分析,以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中應用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各期刊網站等分別以關鍵詞進行查閱檢索;并在圖書館查找多球訓練法、乒乓球教學法等相關專著。
(2)實地考察與訪談法。
對各大高校體育學院相關教師、學生進行走訪,了解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3)邏輯分析法和歸納演繹法。
對搜集到相關文獻進行歸納整理,通過邏輯分析法和歸納演繹法,總結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中不足,探究其原因,最后針對現狀提出建議。
多球訓練法是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在學生掌握和應用乒乓球技術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相比單球訓練法,多球訓練法有如下優勢與不足。
(1)增強學生體能。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離不開一個強健身體。多球訓練強度與密度較單球訓練相比要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運動量、強化體能,提升身體素質;這樣通過多球訓練法有利于學生應對乒乓球教學以及其他體育訓練要求的體能壓力;
(2)磨練學生意志。由于多球訓練法持續性與連貫性,在挑戰學生體能時也不斷考驗著學生心理承受力與反應力,有利于使學生心理承受力與應變力得到提高,形成吃苦耐勞、頑強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單球訓練法時間會浪費在掉球撿球上,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消磨練習熱情。而多球訓練法連續性,學生在短時間內可提高鞏固某一項技能,因此,該訓練法極大激發學生練球興趣與積極性,使他們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4)提升步法移動能力。步法是影響乒乓球技術水平重要因素,而多球訓練法對提高步法十分有效。因多球無間斷性,使學生保持長時間連續跑動,從而多種移動步法都可得到練習,有效提升學生步法移動能力,靈活掌握并運用多種步法;
(5)形成正確動作定型。動作定型是任何一種技術訓練的基礎。多球訓練法之所以能加快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是因為在同一時間內,相比單球訓練法,多球在單位時間內練習次數增加;對學生刺激強度較大;學生不斷強化練習加上教師指導,能夠及時糾正錯誤或不標準動作,從而加快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為技術訓練奠定基礎。
沒有任何一種訓練方法是完美的,存在優勢的同時必然具備一定劣勢。
(1)多球訓練法不是對乒乓球每一項技術、每一個訓練階段過程都有效。一旦形成錯誤動作,多球訓練同樣也會加固錯誤動作定型,到后期更難糾正。并且,如學生乒乓球技術水平已達到一定境界,繼續使用該訓練法,效果很難得到更進一步提升;
(2)對學生體能要求較高。因每個學生體能、身體素質存在個體差異,而長時間連續訓練有可能會超出有些學生身體承受能力,導致運動過度疲勞或損傷,從而影響效果;
(3)對供球者水平有較高要求。不論是單球還是多球,如果供球沒有供好,教學效果將會大打折,比如,在實際訓練中,教師供球時間少,大部分是學生之間相互供球,由于學生供球水平一般,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并且,經長期訓練后,有學生逐漸掌握供球者供球規律,這會削弱學生對來球判斷力,也是降低訓練效果重要因素;
(4)多球訓練缺乏實戰性。無論在乒乓球教學中如何使用多球訓練法進行訓練,多球訓練法的供球方式、供球速度、供球質量等只能是近似于比賽,與實際對戰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這樣長期以往練習下去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固化接球者思維;多球訓練法不論是單人多球、多人多球還是多球單練與多球多練,供球的站位、動作以及球性都是相對穩定的,這樣就會削弱實際比賽中應有的實戰性;因為實戰中球的旋轉、速度、落點等是處于不斷變化中的,并且是有雙方回球共同決定的;所以,在教學中穿插使用多種訓練方法,變換不同訓練模式與形式,才能更好的應對實戰。
任何一種訓練方法掌握都是由難到易,由不熟悉到熟悉的過程,因此在乒乓球教學中要注意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尊重個性差異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在不同教學階段靈活使用多球訓練法。
(1)循序漸進原則。
該方法不能搞“一鍋煮”訓練。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由易到難,由慢到快,隨著訓練不斷推進,有階段有層次增加練習強度和難度;逐漸提高供球速度、改變落點范圍、變換旋轉力度;如果一味地急于求成,錯誤或不標準動作被固定下來,影響練習質量與效果。
(2)尊重個性差異原則。
訓練過程中,注意普遍性和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個性特點,身體素質、打法風格和技術水平不盡相同,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針對每個學生,對他們提出不同要求;科學合理安排訓練計劃,提高訓練效果。
(3)因材施教原則。
使用該方法,要注重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在訓練不同階段靈活采用不同教學方法。每個學生對多球訓練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那么理應根據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所呈現的不同特點進行相應的教學指導;有針對性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對初始階段學生應以單線定點多球為主,控制落點范圍,重在啟發和培養他們興趣愛好;而對提升和鞏固階段學生則應適當增加難度來提升他們競技水平。
(1)初始階段。
學生剛開始接觸新的訓練方法,會出現身體不適應,心理略微緊張,而導致動作變形僵硬控不住球、腳下不夠協調、動作不夠合理,失誤較多等特征,甚至會導致學生自信心嚴重不足,產生自我懷疑等狀態。
這階段,從學生心身實際情況出發,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生練習時,教師盡量多講解示范、鼓勵;并降低供球難度,減緩訓練難度、節奏與強度,給學生一定心理適應期;避免因緊張急躁,形成錯誤動作定型;在制定訓練計劃時,應以單線、定點為主;總之,這個時期主要是用來幫助學生熟悉多球訓練法,初步掌握多球訓練法基本技能。
(2)提升階段。
此時學生對多球訓練法已有一定認知了解,注意力開始逐漸集中,心態平和,并相對熟練運用多球訓練法基本技巧,隨著訓練次數和難度增加,這一時期學生動作基本定型,失誤減少,技巧掌握相對嫻熟。
針對這個時期,教師應當把訓練重點放在提高乒乓球技能上,可以適當循序漸進增加練習周期;有針對性增加落點變化、供球數量、組數與速度;提升訓練效率和質量,為下一步學習和掌握高難度技術動作,而進一步提高學生技術水平做準備。
(3)鞏固階段。
對于這一階段學生,失誤率越來越低,技能掌握逐漸出現自如流暢與省力合理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動作定型,并形成自己獨特打球風格,這時期需要在保證訓練質量同時,加強自動化與細節化的動作強化訓練。
對于這一階段教師需要繼續提高練習強度和難度,注重多種技術方法綜合使用,變換多種訓練組織形式、方式;供球的單線多線、定點與不定點、落點、范圍大小、速度快慢等交叉變換;使學生能夠靈活應對多種形式變化,在量的積累基礎上達到質的飛躍,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交叉、交換練習,打亂原有組合搭檔,不斷給予身心新的刺激和挑戰;時刻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學生根據對方發球性質、速度、方向來進行靈活應對并相互交流經驗等。同時,在這樣反復練習中,老師依舊需要注意觀察學生,及時糾正訓練中形成的一些不準確甚至錯誤動作,使技能水平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任何一種訓練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中能夠把學生的身體、心理以及乒乓球技術等多個方面結合起來,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激發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掌握高難度動作等,具有一定優勢所在。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對學生的體能和供球者的技能水平素質有較高要求,并缺乏實戰性,容易與比賽脫節。
因此,在進行訓練過程中要充分尊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負荷量來合理科學的安排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打球習慣;而多球訓練法有利于動作定型,不論是正確還是錯誤,動作一旦定型很難改變,所以在進行練習前、練習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甚至錯誤動作,保證多球訓練效果;最后,要注重多種技術方法訓練的綜合使用。因為這是拔高學生乒乓球技術水平的關鍵環節,多球訓練法可以使學生較好掌握單項技術,但是要想提高綜合素質和競技水平;應對賽場上各種的考驗與突發情況等;必須要加強多種技術方法的綜合訓練,靈活轉換穿插于不同的技術訓練方法,才能獲得最佳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