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靖
(山西青年職業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2020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正式發布2個重磅文件:《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院美育工作的意見》,該文件在短時間內引起廣大體育工作者的轉發,黨中央的決策一直為學校體育工作指明方向,此次也不例外,文件對新時代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大中小學體育和美育將迎來重大變革,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現代化學校體育與美育體系,健美操課程作為一項審美性極強的運動,是美育教育的上佳載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落實課程美育有利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利于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由于生源的差異性,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上的投入較本科生來說有所欠缺,明顯表現為學習自覺性不高,積極性不強,缺乏約束與自我管理。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以應用型專業為主,實踐性較強,與理論知識相比,學生更傾向于實踐操作類。
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思想是否成熟息息相關,高職院校學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政治理論學習欠缺,導致價值觀偏差,無法體會個人價值觀與國家的密切聯系。集體主義觀念較差,表現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對班集體決策以及集體活動不感興趣,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職業規劃,甚至對就業前景不關心,就業政策不理解。
健美操的動作表現以大肌肉群發力為主,重點在于操化動作的力度感,選材時要求苗條而不干癟,豐滿而不臃腫,四肢勻稱,身高適中。女子展示肌肉線條美,男子突出肌肉力量感,
大眾健美操動作節奏明快、歡快有活力,以基本步伐為基礎,進行完整的8拍操化動作組合,以肩和髖為身體主要參與部位,是發展人體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韌、協調的審美性運動,也是該運動的獨特價值。評價的重點在于力度與幅度表現,對稱性強,給人直觀的視覺沖擊。
音樂是健美操的靈魂,一套優秀的作品除了精心編排的造型、動作連接、動作配合外,與音樂的吻合度直接影響表現效果,曲目節奏的強弱和動作的強度呈正相關性,在隊形的方向、位置、路線、隊形的不斷變化中展示練習者矯健的身姿。
(1)動作設計。
成套大眾健美操的動作是科學合理的將頭、肩、胸、腰、髖以及上下肢的運動進行編排,一般包括頭頸的屈伸、肩部的提沉、胸部的含展、腰部的轉傾、髖部的擺動繞環、上下肢的屈、伸、擺、舉、繞、踢等動作。設計動作時保持人體左右兩側的對稱性、尊重人體的關節活動規律,力求勻稱、和諧,增強大肌肉群小肌肉群的肌力。健美操的節奏和空間變化是影響成套動作的關鍵因素,直接影響練習者的練習效果,因此創編時應當考慮空間、路線、速度;空間設計上應當基本滿足上下、左右、前后、斜向等變化,路線設計上應當有長有短、曲直搭配,動作的幅度、速度、力量方向有大小、快慢、強弱的對比。動作設計也當符合學生的學段特征,初學者編排應當單一動作、左右對稱、節奏較慢;通過1-2學期的積累,后期編排可以通過復合性動作提高運動能力與水平。
(2)音樂選配。
音樂是健美操的靈魂,對成套的操化動作的風格、節奏起有很大影響,音樂匹配度高的創編更容易激發練習者的激情,所以,音樂的主題思想一定要和成套動作的風格相統一,多取材于迪斯科、爵士、搖滾等現代樂曲,近些年還多用鮮明強勁的民族樂曲,音樂旋律清晰、活潑輕快、情緒激奮,使人在練習的過程中,內心產生愉悅感。
(3)訓練手段。
大眾健美操是一項實踐教學科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教師完整示范法、講解法、分解教學法、金字塔法、口令練習法、遞進法、領做法;學生采用模仿練習,學習技術技能、學習表情管理,小組練習一致性、準確性、流暢性。
(1)編排原則。
①有氧原則
健美操是一項全身主要肌肉參與的、運動持續時間較長的韻律運動,能夠有效鍛煉練習者的心肺功能,增強心血管系統的供氧能力,所以,在創編時應充分考慮運動強度,根據人體的生理學規律,運動強度的大小可以依據心率參數,日本神戶女子大學外園一仁教授在《關于長壽與健身,增強體質新理論》一文中把心率作為衡量運動負荷的一種方法,當練習者實際心率達到最高心率的60%時,運動強度小,以一般活動為主;當練習者實際心率達到最高心率60%-80%時,運動強度中等,以健身活動為主;當練習者實際心率達到最高心率80%以上時,運動強度大,以強化訓練為主。健美操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練習全身協調性提升、關節靈活度增加、運動時供氧增強,所以,運動強度的控制應該使練習者保持正常的攝氧,60%-80%的最高心率是比較合理的。
②全面性原則
動作的設計應遵循人體運動規律,充分調動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關節、韌帶,盡可能的使全身都參與運動。
③合理搭配與連接原則
動作順序設計應符合科學性,動作幅度逐漸增大、動作強度由小到大再減小,根據練習者情況分配低沖擊力步伐與高沖擊力步伐的比例,單一動作與復合動作的比例,連接自然流暢。
(2)指導思想。
《健美操》創編尊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行為的特點,將課程內容與學生個性發展相結合,使學生通過學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自編自練,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相互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獲得成功感。
健美操的動作設計應符合健、力、美的特點,健身是第一目的,既能有張有弛的表現出動作力度,又要體現優美的舞姿和造型,成套動作的第二風格要統一,常見第二風格融入有街舞、有氧舞蹈等,《2017-2020年競技健美操評分規則》中明確鼓勵使用第二風格,不少于32八拍,這種多元素的融入激發了創編者的情感表達,但要注意舞蹈動作應與健美操的特點相結合,動作的特點應熱情奔放,清晰有力,富有特色,動作與動作的連接自然流暢、巧妙,切忌雜亂無章。
規則對大眾健美操成套動作隊形變化有明確要求不少于8個,編排時應充分考慮場地空間位置,常見的隊形變化人數有8人、12人、16人等,常用的隊形有直線、斜線、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十字形、梅花形以及各種大寫字母的應用,影響隊形變化的因素有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和動作節奏,運動技術水平較低的運動員2×8拍一變或4×8拍一變,運動技術水平較高的運動員每八拍一變化,隊形流暢度高。另外,編排時要充分考慮成套動作特點,常見的變隊形腳步有小步跑、恰恰跳、并步跳等。
健美操選擇音樂的標準是音樂節奏要適中,音樂風格要與動作風格相一致。音樂速度分慢、中、快三種:慢速每10s/16-20節拍,中速每10s/20-24節拍,快速每10s/24拍以上,通常情況下大眾健美操的音樂速度中速偏多,這也和練習者的技能水平相關。音樂風格分有氧、爵士、街舞、民族等,根據動作特點進行選擇,動作健身性強,剛勁有力,選擇節奏明快的音樂,動作靈動、優美則比較適合輕快柔美的音樂。
觀看案例第三套 《大眾健美操鍛煉標準》4級規定套路比賽視頻,學習創編過程。
(1)整體構思。
例:開始 發展 結束
造型—擴張 操化—表演 收縮—托舉—造型
(2)動作素材的選擇與確定。
例:前奏(造型) 主體動作(4段) 結束(造型)
(3)音樂的選擇與剪接。
例:前奏(2×8 拍)—組合 A(8×8 拍)組合 B(8×8 拍)組合 C(8×8 拍)組合 D(8×8 拍)—結束(2×8 拍)—動效音(0.5×8拍)。
創編者平時要多觀看各種文藝表演、體育賽事、攝影等藝術風格較強的展演,從中捕捉、吸收更多富有時代氣息的元素。素材積累從創編主題、音樂、動作設計、隊形變化等方面進行,著名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高職學生健美操創編能力培養要圍繞創編三元素,即節奏、力度、強度;在評價成套動作編排質量時從動作技術、隊形變化、藝術變現三方面進行:
(1)動作技術能體現所選擇主題的風格和特點,主題健康、活力、富有激情,表演風格和形式不限,具有藝術性以及時代感。動作設計與音樂節奏相吻合,表現出速度、方向及身體位置的控制能力。基本姿勢和技術正確,動作優美,整齊劃一;
(2)隊形設計新穎合理、清晰、多樣、連接自然流暢,主題突出。成套動作最大限度的使用比賽場地,有效利用空間變化,開始和結束動作表現出藝術性和表演性;
(3)動作要展示內心的激情,體現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表演時熱情洋溢,將運動、激情、表演融為一體,表現出健康自信與活力,彰顯團隊感染力。著裝統一,并與音樂主題相協調,體現青春、靚麗的大學生風采。
健美操創編能力培養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實踐操作能力、加強團隊協作能力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健美操課程美育要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全過程進行,助力學校美育工作,將文件精神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