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祥欣 馬 英 楊衛東 王維君
浙江醫藥高等??茖W校醫療器械學院,浙江寧波 315503
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2025”“健康中國2030”等國家戰略的實施,我國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進入了高速發展期。2017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5670 億元,過去6 年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1]。產業的高速發展必然帶來旺盛的人才需求,然而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當前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都存在嚴重不匹配的情況,高職(大專)及以下學歷的年均培養規模僅為需求的1/7,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等也都存在與實際需求脫節的情況[2-4]。學生作為人才培養的直接對象和中心,其專業認同、學習動機情況等,對人才培養的質量有重要影響。本研究以醫療器械類高職專業學生為對象,對其專業認同及學習動機的現狀進行了調查。
采用分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浙江醫藥高等??茖W校精密醫療器械技術、醫療器械維護與管理、醫療器械經營與管理3 個專業一至三年級約一半學生為樣本。本研究共選取研究對象379 名,一、二、三年級的學生人數分別為128、136、115 名,男女人數分別為179 名和200 名。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5-10],同時借鑒了黃希庭等[11]編制的學習動機問卷,自制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兩種題型。全部采用填寫紙質問卷的形式,輔以現場訪談。本調查共收到返回問卷389 份,其中有效問卷379 份,有效率為97.43%,被訪談學生21 名。
采用SPSS 19.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每類學習動機中各項學生選擇比例(%)取平均值,并根據該值進行比較。
從生源地來看,來自農村的人數為214 名(56.46%),而來自城市、小城鎮的人數分別為66 名(17.41%)、99 名(26.12%)。非獨生子女的人數為163 名(43.13%)。
從家庭背景來看,首先,學生父母的學歷層次偏低,父親和母親在“初中或以下”水平的人數分別為297 名(78.36%)和307 名(81.00%)。其次,學生父母從事的職業社會地位普遍不高,父親從事職業占比前3 位分別是“在商業和服務行業中從事非專業性的、非體力的和體力的工作人員”(94 名,24.80%)、“雇工在8 人及以上的私營企業的業主”(62 名,16.36%)以及“有農業戶口且仍主要從事農、林、牧、漁業生產的農民”(51 名,13.46%),母親情況相似。第三,家庭經濟情況尚可。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0 元以上的人數為195 名(51.46%)。
從家庭教育情況來看,學生認為家庭花在教育上的金錢要多于時間和精力。見表1。同時,雖然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家庭重視對自己的教育”,但仍有近1/3的學生“不確定”或“不同意”家庭會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與策略來進行教育。見表2。在中學階段,家長在面對子女成績不理想時的處理方式,排前兩位的分別是“生氣,給臉色看”(138 名,36.41%)、“報輔導班”(80 名,21.11%)。
表1 學生認為家庭花在自己教育上的金錢、時間和精力情況[例(%)]
表2 學生認為家庭教育的方式和重視程度情況[例(%)]
2.2.1 學生選擇高校及專業情況 從對學校的滿意度來看,學生滿意度從高到低的項目依次為招生環節的公平性、校園生活、專業課程的教學、目前學習狀況、專業設置、就業前景。見圖1。對于選擇就讀高校和專業的影響因素,學生認為最重要的是“就業前景”,其次才是“自己的喜好和專長”以及“學校/專業聲望”。見圖2。
圖1 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情況
圖2 學生選擇就讀高校和專業的影響因素情況
2.2.2 學生滿意度情況 分析3 個年級的情況后發現,對目前學習狀況的滿意程度和對專業課程教學的滿意程度均隨年級的上升而下降。見表3~4。對于就業前景,樂觀程度在大二時最低,在3 個年級中出現了“下降-回升”的情況。見表5。
表3 三個年級對目前學習狀況的滿意程度情況[例(%)]
表4 三個年級對專業課程教學的滿意程度情況[例(%)]
表5 三個年級對就業前景的樂觀滿意程度情況[例(%)]
2.2.3 學生專業認同情況 大一學生對專業了解程度最低,隨著在校學習的深入,對專業的了解程度逐漸加深,見表6。從學生對專業的喜愛程度來看,雖然大三學生中“不喜歡”的比例有了大幅降低,但“喜歡”的比例并未相應提高,而是轉為了“無所謂”,見表7。292 名(77.04%)對大學生活沒有規劃,316 名(83.38%)對畢業后的目標沒有計劃。158 名(41.69%)“有”或者“有過”轉專業的打算。
表6 三個年級對所學專業的了解程度情況[例(%)]
表7 三個年級對所學專業的喜愛程度情況[例(%)]
學習動機的調查共有6 個大項、28 個小項,分別測試學生的“小群體取向”等6 類學習動機。6 類學習動機的強度由強到弱的排序依次為:物質追求(84.30%)、求知進?。?4.58%)、害怕失敗(50.18%)、社會取向(46.88%)、小群體取向(37.34%)以及個人成就(35.80%)。見圖3。
對于考試的認識,146 名(38.52%)認為“全部科目60 分萬歲”,另有123 名(32.45%)認為要“全部科目努力拿高分”。備考時,265 名(69.92%)選擇“臨考前1~3 d 突擊復習”或“提前一、兩周復習”,僅有9 名(2.37%)選擇“完全靠積累,不刻意準備”或“平時積累與期末復習相結合”。對于考試作弊,184 名(48.55%)承認“偶爾有過”,236 名(62.27%)認為作弊行為“可以理解”。342 名(90.24%)認為進入高校學習后,對自己的認識更加清晰,但在知識體系的建立方面,344 名(90.77%)認為仍有一定差距。另外,303 名(79.95%)有進一步深造的意愿。
圖3 學生學習動機選擇情況
從調研的結果看,多數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環境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家庭在經濟上能夠給予子女較大的支持,但在教育方法與策略,時間、情感投入等方面存在欠缺,容易影響學生的學業發展。
專業認同方面,學生更多從就業的角度來選擇專業,而不是自己的喜好和專長,并存在一定盲目性,不易產生專業認同和自信。盡管學習期間對專業的了解逐漸加深,但學生對專業的喜愛程度并未同步加深,這與選擇專業時的功利傾向不無關系。對專業的“不喜歡”及“不了解”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專業課時產生厭學情緒,尤其面對大二開始的難度較高的專業課及實訓課、實習等教學環節時,在學習能力相對不強的前提下,更易加劇學生的學習困難問題,進一步削弱專業認同和自信,導致惡性循環。雖然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尤其看重“就業前景”,但對于自己不了解、不喜歡的專業,實際上很難全心投入學習。學習成效的調查反映出學生對考試和學習的態度相對消極。同時,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面臨新形勢——學生(包括家長)不滿足于高職學歷,希望能繼續深造。
學習動機方面,“物質追求”排名第一,提示經濟掛帥的影響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受到的影響較大,這也與選擇專業時的功利傾向相互印證。而“求知進取”排名第二,提示學生雖然受到商品經濟文化的沖擊,但仍能將發展擺在重要位置,能夠比較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以上兩種動機類型的排序與沈懋法等[12]針對高職學生的調查結果是一致的,但后四種動機類型的排序出現了變化。“害怕失敗”在沈懋法等[12]調查中是排在最后一位,而在本調查中排到了第3 位,高于“社會取向”等三類動機。提示醫療器械類專業的學生“被動受迫”學習的情況多于一般水平。其原因還是與專業認同感、專業自豪感不強有較大的關系,較難調動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2.1 雙管齊下,重視學生專業認同 新生入校后的始業教育、專業講座等傳統方式雖能夠取得一定提升專業認同感的效果,但很難根本扭轉學生從一開始就存在的“被動接受”狀態。
重視學生專業認同,不僅在“育”,更在于“選”。在招生時要優先選擇招收對醫療器械類專業感興趣的學生,更重要的是專業的宣傳與專業興趣的培養要向中學前移,讓更多的學生主動選擇醫療器械類專業。
以往高職院校專業與學生往往處于“雙被動”的狀態,學生迫于無奈被動選擇高職專業,學校被動接收對專業不感興趣的學生。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等觀念[13]的逐步深入人心,結合近年來浙江等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14-15],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從個人興趣與特長出發來選擇院校及專業,同時也讓學校能夠選擇已經具備一定專業認同感的學生進入相關專業學習,“雙主動”選擇能夠讓人才培養事半功倍。
醫療器械類專業的宣傳和專業興趣的培養也應前移,讓中小學生、家長乃至全社會逐步了解、認同醫療器械產業的現狀和趨勢以及人才需求——這不僅要求學校,更重要的是需要整個醫療器械行業(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政府部門)都重視并參與進來,通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影響,更多的有志青年所以投身到這個行業中來。
3.2.2 文化育人,樹立遠大學習目標“物質追求”放在首位的學習動機,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但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以及黃希庭等[11]研究,物質追求對應生理需要,屬于低一級的需要,通常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其特點是短期和暫時的。因此,要激勵學生長期地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需要引導學生追求更高級的需求,這才是內在和無止境的。要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與我國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健康中國2030”等國家戰略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系起來,產生由內而外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而醫療器械行業“救死扶傷”的崇高性對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加高標準的要求。應在校園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活動開展等方面積極推動“藥德”教育[16-17],注重在醫療器械專業人才培養全程滲透“藥德”教育。將德育與遠大的學習目標結合,將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內生出長效的學習動力。
3.2.3 多措并舉,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要完善醫療器械類專業設置的頂層設計。專業設置應與產業發展的需求相契合,并能及時動態調整專業目錄,使人才培養與實際需要精準對接[18]。企業需求旺盛,畢業生發展前景廣闊,形成專業認同與發展的良性循環。同時,專業建設過程中應依據國家教育教學標準,充分結合當地實際制訂人才培養方案[19]。
其次,要以“學科-專業-產業鏈”協同發展理念為基礎,不斷深化產教融合。使企業深入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教材建設、課程建設、實習實訓、乃至招生宣傳等工作的方方面面[20],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動態更新課程體系。
第三,要暢通人才上升通道。通過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專升本對口專業擴展等方式,拓寬人才成長渠道,使??飘厴I生擁有更加多元、滿足其長期職業發展需要的選擇,解決學生及家長的后顧之憂[21-22]。
綜上所述,專業認同的缺失及學習動機的偏差將會極大影響高職醫療器械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醫療器械產業作為發展速度快、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需求急迫,同時其被大眾所接受和熟知又需要一個過程。要緩解矛盾,除學校要堅持立德樹人、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外,還需要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參與,加速、加深全社會對醫療器械產業、醫療器械類專業的認識和認同,助力“選”“育”優良人才,最終達到助推產業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