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月 劉欣 王磊
摘要:在步入新世紀后,由于我國逐步提高了對素質教育的關注,致力于推進學校教育與教學體制改革,在全國大學中已比比皆是。目前,不少高校對學校體育教學課程的意義已有了明確的認知,將體育課程視為了大學的必修課程。在這樣的情形下,高校便增加了體育課程的普及率,從而實現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也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全面的發展。但是,在教育理念下,高校的體育課程仍然具有相應的缺陷。這種情況給素質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影響。本文主要研究了現階段素質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出針對性的優化方案,僅供參考。
關鍵詞:素質教育;大學體育;教學改革
引言: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以至于個院校也致力于推動素質教學的進程。對于高等學校而言,綜合性教育更為重要。所以,大學體育學科教師就必須自覺遵守素質教育的宗旨。盡管許多高校堅持利用教育理念來對高校體育課程實施改造,但出于不同原因,依舊有許多因素影響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筆者首先研究了當前高校體育課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而研究了在素質教育視野下,怎樣更好地改造大學體育課程,有效實施大學體育教學活動。
一、素質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高校對素質教育的認識程度不高
針對學生而言,大學是學生終身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所以,作為大學老師需要擔負其教學的重擔,讓學生在收獲良好的教學體驗,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當前,國家推動素質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至于大部分學校教師在授課中都秉持著素質教學的教學理念。但是,結合體育教學來說,有關研究也指出,大學教育并不能很好地融入素質教育精神。這也就造成了一些大學生在學習的主動性缺失。而且,由于高校體育課程在教育、實施上的基本條件與規范都比較明確,這也就限制了素質教育的切實落地。而上述情況的出現,都說明了高校接受素質教育的程度并不高等,直接對高校體育課程中素質教育教學宗旨的貫徹產生了干擾。
(二)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缺少創新
當前,大部分大學體育教師,未能清晰的掌握素質教育的內涵,不能對其加以深刻認識。有的老師也不能夠深入探究自身的知識儲備,也很少創造新教學模式。有的老師為完成教育任務而授課,也很少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有的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相對較少。這就對學校體育質量的提高產生了很大的危害。而老師們對教育的意義若缺乏明確的認知,就不能積極地轉變教學方法,必須掌握創新的教育思維,革新教學方法,這種形式,將不利于素養教學理念的落實。
二、素質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關注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施行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必須堅持以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全面改革高校體育教學制度與相關課程實踐,并貫徹學校以人為本的教學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體育課堂的參與度,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得以更好的發展。高校要對學生開展良好的指導,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性,把在體育鍛煉變成他們的基本生存方法。所以,作為高等院校,我們需要著重關注對教學內容的開發,以及對課堂的科學設計,以此為前提,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素質教育,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高校內部,必須要構建出濃厚的素質教學精神,從而進一步烘托出體育教學的氛圍,在實施體育改革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推動素質教育精神在改革高校體育運動課程中良好地貫徹,確保在改革高校體育運動教學改革中良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精神與宗旨。不僅如此,我們還必須以素質教育為基礎,更好地推進高校體育運動課程的改革,以加深大學生對運動精神的深刻理解,為培育全面復合型人才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也因此,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我們也必須有更明確的認識。
(二)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實現多元化發展
高等院校需要積極實行體育教學改革,確保教學內容多元化發展,為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課程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從而使得廣大學生都能夠健康發展。在堅持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必須開展大學生體育教學改革,要求老師適時指導學生,以促使其敢于發現問題,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正確分析和解決。在對大學體育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做好引導者的任務即可,需要讓學生獨立進行思考,激發出學生的創造力。這就需要高等院校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根據學生的身特征,設置出更加合理的教學課堂。高等院校不僅僅要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創新,還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創建出以科學、個性為主要教學方向的大學體育課程,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主動開展體育運動。這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鍛煉學生的行為舉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高等院校,需要致力于創新教學體系,保障體育課程的合理性,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特征,制定出不同的教學方式,從本質上提高教學效果。
(三)提高大學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
倘若為了更好的開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則必須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創建,從高效內部,打造一個更加專業化的教育隊伍。高校內部也可以打造出改革教研組,或者更加專門的談論研究組織,讓其能夠根據教學,通過談論研究出較為科學合理的體育課程方法,從而營造出更加改革創新的課堂氣氛,使學習者主動地認識到了自身素養對發展的重要意義。所以,教育時必須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學校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必須更深入的加以探討,結合學校的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的接受情況,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更加科學的展開體育教學互動。所以,身為高等院校,需要更好的構建教學氛圍,通過提高教師的自身教學水平,逐步強化素質教學理念。
結論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教師與學生都需要重視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將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相互結合。學校需要將素質教育理念更廣泛的運用到改革中來。在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時,首先需要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需要打造出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認知,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政.素質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88-89.
[2]劉禹.素質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下旬),2020(3):25-27.
[3]楊貴雄,朱鵬飛.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8):1,3.
[4]劉山.體育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體育教學要點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1):111-1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