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鴻
摘要:“互聯網+電力營銷”是建立在高度移動互聯以及信息共享的大環境下,通過互聯網以及相關手段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務,為供電企業提供更多樣的營銷方式。“互聯網+電力營銷”作為電力企業擴展市場、贏得客戶的新型的、有效的營銷手段,為電力市場、電力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發展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電力營銷;實踐
1“互聯網+”與電力營銷概述
1.1互聯網+
“互聯網+”這一基本概念是在2012年所提出來的,并且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在2015年由馬化騰再一次提出得到升華,獲得了政府部門的支持,進而開始發布明文規定指導意見。“互聯網+”是把互聯網技術和多項新的發展理念結合在一起,進而創造出適合各大企業可持續發展,擁有創新思維,開放性以及融合性均很強的企業發展模式。
1.2電力營銷
電力營銷就是電力企業向外推銷電力有關的產品,把消費人員當成主要服務對象,進而得到一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經營方式與手段。電力營銷經營的核心內容就是電力市場風險評估與電力運行過程中的電荷負載預判、單位耗電價值管理與控制、電力企業外部形象與用電客戶消費等。
2互聯網+電力營銷建設應用實踐
2.1建立“為用戶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時對產品服務以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樹立良好的服務理念,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提高服務質量,規范服務行為,建設現代供電服務體系,為用戶創造價值,成就客戶的成功。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確保各項營銷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并且站在客戶的角度,對客戶的真正需求進行有效分析,確保電力營銷與宣傳工作的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
2.2構建互聯網網絡平臺
“互聯網+電力營銷”是融合互聯網思維、方法、技術,圍繞服務全業務流程,打造前端觸角敏銳、后端高度協同的服務鏈,推出“一次都不跑”遠程辦電業務。積極引導客戶主動使用遠程渠道服務,加快供電服務向“互聯網+”模式轉變,推行用電報裝、電費查繳、電子發票、停電查詢、故障報修等互聯網服務,進一步提升互聯網統一服務平臺功能,推進實現客戶足不出戶辦理用電業務。比如:利用互聯網平臺,開通網上營業廳,體驗與實體營業廳一樣的服務。通過手機APP及微信公眾號,開通撐上營業廳。用戶利用手機號碼、用戶編號、身份證號等綁定賬戶,一個微信賬號最多可以綁定50個用電賬戶,一個用電賬戶,最多可以三個微信賬號綁定,可滿足一人多戶,及一戶多人使用的個性化需求。隨時隨地繳存電費,查詢賬單。2019年中山供電局提供互聯網辦理用電業務“一次都不用跑”,已優化到22項,其中有中、高壓客戶新裝、增容;低壓非居民新裝、增容;低壓居民新裝、增容;大客戶新裝、增容;批量新裝;統建新裝;更名、過戶、改類等等。另一方面,供電企業通過與外部伙伴合作,為用戶推出“電便利”增值服務,通過掌上營業廳“周邊服務”版塊,客戶一鍵即可搜索到周邊的供電營業廳、充電站、充電樁以及停車場、公交站、餐館等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務。
2.3客戶業務辦理
①新裝、增容用電申請:客戶通過互聯網網上營業廳、網上國網APP、微信服務號等等相關渠道提交業務申請,提交資料,查看業務進度及文檔材料,簽定電子合同、預約裝表及送電。電力營銷業務人員則通過移動作業終端提供上門服務和現場作業,實現客戶足不出戶,就能互聯網辦結整個報裝接電流程;②更名、過戶、改類等用電變更:客戶也是通過互聯網渠道提交變更申請書、電子用電變更協議簽定,互聯網繳費。③賬單查詢。客戶通過互聯網查詢當月賬單及歷史賬單,提供祥細的電費分析,包括基本信息,用電性質、計費類別、抄表周期、上次抄表日期、本次抄表日期等;還有應收電費明細,電量、上期表碼、本期表碼、倍率、電費以及階梯用電明細等;歷史用電信息,圖文并茂,一目了然,使客戶對自己的用電實時掌握。④網上繳費服務。互聯網+模式下中山供電局開展多種繳費渠道,微信服務號、統一服務平臺、供電24小時自助營業廳、銀行自助終端,使用電費充值卡、銀行自助扣款、銀行協議扣款、銀聯在線、支付寶、財付通、微信生活繳費功能等,供用戶選擇,想繳就繳,隨時隨地,指尖交費。同時供電企業也會推出相關獎勵辦法及優惠措施,引導鼓勵用戶使用互聯網渠道,繳費及辦理業務。
2.4人工智能建設及推廣應用
除了遠程渠道建設外,對于傳統中情于營業廳辦理業務的客戶,電力企業推出智慧營業廳服務,集智能客戶服務、智慧用電展示體驗于一體的供電營業廳,機器人大堂經理運用國內先進的聲音、人臉和方位識別技術,與營銷系統同步聯動,向客戶提供迎賓咨詢、業務查詢以及移動導航服務;智能服務終端提供電費查繳、票據服務、業擴變更3大類29種服務,按照操作指引5分種內即可辦結各項業務,比人工柜臺節省四份之三的時間;智能發票終端整合了增值稅發票柜、自動蓋章機及自動切票機,替代傳統人工撕票、蓋章及派發工作,將效率提高5倍。
2.6依托互聯網技術,開辟多種服務渠道
電力企業在開展各種業務與服務時,應當圍繞客戶的需求開展,提高“互聯網+電力營銷”模式的深度與廣度,在群眾中積極推動微信電力繳費、支付寶生活繳費、網上國網APP等各種電力服務APP的廣泛使用。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愈發重要,“互聯網+”已經成為經濟結構轉型的主要行動計劃。同時,電能作為人們生產生活所必須要的能源,對于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在社會經濟轉型的背景下,傳統的電力銷售模式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電力企業應通過應用互聯網+來進行智慧電力營銷服務體系建設,對電力營銷服務體系的創新,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電力服務,從而推動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敬立.承德電力“互聯網+”電力營銷為民服務體系建設[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11):222-224.
[2]王志堅.基于大數據平臺的電力營銷信息化建設分析[J].內蒙古電力技術,2016,34(04):17-22.
50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