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松熹中學 莊明芬
初中學生處于叛逆時期,在學習時難免會出現排斥現象,加上初中歷史學科在眾學科中的“副科”地位,學生對歷史學習不重視。不過初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以及對新鮮事物的快速適應能力,使用合適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困難。初中歷史教師使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教學,是對用初中階段學生特點的合理利用,初中學生有對新鮮故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適當地引入歷史故事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降低學生對學習的排斥心理,使學生在興趣的促使下自主學習,掌握歷史學科的相關知識。
歷史故事教學法最重要的現實意義是將歷史學科知識具體化,將抽象知識展示為具體的歷史故事,通過對一個個歷史故事的講述與分析,引起學生的反思。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的人物看待歷史的方式不同,在歷史故事的描繪和傳播時選擇的方式也有差異,最終呈現出來的歷史故事也不盡相同。歷史故事除了故事本身,還吸收了眾多傳播者、記錄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授學生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能在為人處世方面給學生建議,開拓學生的眼界,為學生未來發展起指導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正確的分析,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歷史故事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進行初高中的歷史學科學習,還能促進其他學科如語文和政治的學習。歷史故事不是簡單地對歷史知識點堆砌,教師在講授歷史故事時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故事要鮮活有趣,在這種語言環境的熏陶下,學生的文字表述能力也能達到提升。同時歷史故事教學法也不是教師單獨講授,還可以采取學生根據題材講述歷史故事的方法,這對學生的歸納表達能力也是一種提升。此外,歷史故事中還涉及了一定程度的文學知識和政治因素,通過對歷史故事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促進學生文學知識的積累,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政治知識。
中學生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但是缺少分辨事物真實性的能力。當今古裝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大行其道,充滿了趣味性,卻不能保證真實性,在這些電視劇和節目的影響下,有些初中生對歷史知識形成了錯誤的認知。歷史教師作為教書育人引導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角色,要幫助學生把好關。在進行歷史故事選擇時,一定要保障歷史故事的真實性,否則歷史故事會對對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起到反作用。教師選擇的歷史故事,應該以具體史實為標準,使用證據充分的教學資料,尊重事實,不能脫離實際。在進行歷史故事講述時,可以適當適用詼諧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熱情,但是不能對資料進行篡改和夸大,要堅持求真求實的歷史學目標。
使用歷史故事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歷史故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所以在歷史故事的選擇上,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教師可以結合初中學生普遍的興趣愛好和學校所在地的生活特色,選取適合學生的歷史故事,讓學生能產生共情,融入歷史故事中,在充滿趣味性的歷史故事中學習歷史知識,更好地理解和反思歷史,進而提升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的實際效用。
歷史故事的選取要注意在歷史知識方面和思想教育方面對學生具有教育性。教師在講授歷史故事時,可以向學生展示該故事發生的背景和相關事件的發展過程,在學生聽故事的時候做出引導,使學生不僅能掌握故事發展的脈絡,也能自主思考,產生問題,分析問題,更加深入地掌握歷史知識。同時,歷史故事的選擇也需要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有正確引導作用。歷史故事中有很多值得學生學習和歌頌的事件,當中蘊涵的深刻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可以為學生做出指引。如商鞅變法時立木為信的故事,就可以引導學生誠信做人。通過故事中跌宕起伏的發展過程感受其中故事中蘊涵的積極健康的思想,可以引起學生反思,實現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教育性原則。
生動有趣、吸引人的課前導入可以在課程的開始階段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程參與度。在故事選擇上,可以選擇一些離奇的、起伏較大的故事情節,讓學生更加期待故事走向。通過提升學生對故事中人物的好奇心,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對象的研究欲望,提升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專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歷史課堂學習,以此提升歷史故事法的教學效率。
初中歷史涉及了廣泛的知識點,歷史知識結構的數量和難度使學生掌握起來并不容易,有很多重難點的知識點僅憑死記硬背無法完全掌握的,需要學生對進行深層理解?,F在使用的初中歷史課本主要注重歷史框架的構建和大的歷史進程以及事件結果的描述,對歷史事件的具體過程缺乏詳細的敘述,僅依靠枯燥的事件意義、事件結果背誦,學生無法對歷史知識進行深刻理解,特別是面對一些較抽象的問題時,死記硬背的劣勢就會顯示出來,導致學生無法做出具體的回答。而歷史故事可以讓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更加了解,通過鮮活的事例,學生可以增加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在進行歷史知識授課時,可以通過在課中引入歷史故事的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初中生的注意力在課程中段難免會分散,狀態會變得比較低迷,較復雜的知識點更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時,將歷史故事引入課程中,并通過問題的設置,可以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故事的講解中重新進入學習狀態。將復雜的知識點以有趣的小故事解釋,也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
利用歷史故事進行歷史教學,不能將范圍局限在學校和課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對故事的興趣,將歷史故事教學延展到課后,使學生在課后能自主進行學習,保持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同時,課后延伸對歷史知識進行了補充,便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中的知識點。如教師可以利用當地的資源,鼓勵學生進入博物館,或者讓學生回到家中后聽長輩講故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在當前的教育局勢下,歷史課程通過培養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在課堂上引入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同時能幫助教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更加專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