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時開放課堂”讓孩子們學習熱情高漲

聽課后教師與家長合影

學生在超市的“實景實踐區”進行英語對話

學生在校內的“實景實踐區”進行英語對話

學生自編自導情景劇
“學校能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家長走進班級和孩子們一起聽課,這種方式太好了。聽了兩節課,我發現兩位老師講課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面帶微笑,循循善誘,極具親和力,孩子在這樣的班級學習,我們家長非常放心。”“短暫的兩節課讓我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教學,感覺現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老師講課生動、帶動力強,相信孩子們在這么優秀的老師帶動下會越來越好。課后我還與老師進行了交流。”這是天津市靜海區模范小學實施“全時開放課堂”家校合作新模式后,四年2班的兩位家長在班級微信群中的聽課感言。
據該校主任楊俊林介紹,“全時開放課堂”是指家長自愿報名,班主任根據家長意愿安排并確定聽課時間后,家長可以隨時走進孩子所在的班級聽課,直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經過實踐,“全時開放課堂”真正達到了“三促進”的目的:一是促進學生在課堂認真聽課和踴躍發言;二是促進家長對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的充分理解;三是促進教師高質高效常態課的養成。“全時開放課堂”在促使教師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同時,還可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發揮家長的正能量作用,使家校合作更加緊密。
另外,為了讓“雙減”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該校針對多數家長關心的課后服務質量問題,設計了“以需定教”,即在開展社團活動和趣味游戲的同時,賦能學科挖掘潛力。例如,英語學科在校內校外建立了“實景實踐區”,為學生進行英語會話提供平臺。道德與法治學科建立了“小劇場”,組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該舉措的實施,既增強了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又實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優”的目的,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