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特殊教育學校 趙康
陶藝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多元課程。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學生通過陶藝課程能夠培養自身的動手能力,在創作中體會到快樂,同時發現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對生活產生更多的希望和信心。此外,通過陶藝課程,教師能夠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指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同時,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感受到愛和教育的并存。筆者接下來將從社會背景和開發方法兩個方面,對陶藝課在特殊教育學校的開發和使用展開探究。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在快速提高,同時人們的就業要求和生活要求也在不斷增加?;诮洕A決定上層建筑的理論,在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同時,人們的思想和心理也在發生著轉變。在當今社會,殘疾人士被更多人關注和接納,同時有著更多融入社會、過普通人生活的機會。因此,在像特殊教育學校這種為殘疾學生開辦的學校里,教師不能用帶有偏見的眼光去看待和教育學生,相反的,在對于這些學生的教育時,教師應當以“愛和關心”為重點,在特殊教育中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幫助這些學生擁有自信、順利成長。在特殊教育學校中,許多學生都因自身缺陷而缺乏社會體驗和親情溫暖,有的甚至缺乏父母的照顧和雙親的教導,他們大多學習習慣差,充滿自卑感、沒有自信心,生活中養成了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一些學生甚至在后期走上了自暴自棄的道路。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提出了對特殊教育學生的愛心教育,即加強給他們的關愛,給他們溫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的合理愛好,使他們能夠上進,在正確的道路上成長。

教師在陶藝課的授課過程中可以對學生多進行鼓勵,比如教師先制作一個模型,然后向學生講解自己作品的含義或者寄托的感情,然后讓學生進行作品創作。在學生制作陶藝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鼓勵和建議,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同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成果。“陶藝”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富有生活氣息和藝術氣息的字眼,在陶藝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例如,教師可以說:“陶藝的原料是簡單的泥土,它來自大自然,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是大自然的產物,無論它的原本形狀是丑是美,我們都可以通過后天的創造和努力對它進行改變和再加工,同學們亦是如此,大家可能身體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只要自己充滿信心去努力生活,那么也可以成為美麗的藝術品。”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能夠在陶藝課上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達到課程的最大教學效果。
特殊教育是一種非常艱苦和細膩的教育工作,這項工作神圣而任重道遠。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轉變自己的觀念,認識到當今社會殘疾人士的生活現狀已經開始逐漸變好,殘疾人士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樣,有一個幸福的人生。教師需要樹立耐心和愛心,通過陶藝課程對學生進行自信心的培養,引導他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改變自卑的心態,適應當前社會環境。同時,社會也需要給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和學生更多的重視和關注,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很多教師在特殊教育行業為學生付出心血,學生們的成績一直都很優秀,但卻很難得到社會的關注和認可。特別是面對有著生理殘障的學生,教師不光是教育者的角色,也是父母和家人、伙伴的角色。有的教師甚至對自己的孩子都沒付出這么多。同時,教師本身所處環境也遠不及在普通學校的教師,拿著微薄的工資卻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要關注著每一位學生的生理情況和心理問題。因此,提高對特殊教育的教師的關注度和認可度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社會也應竭盡所能給予殘障殘疾學生一定的關懷,逐步完善殘障兒童和青少年關愛體系的運行、管理,在對殘障學生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資金、物資和人力,在設施設備投入、課程設置安排、教育教學管理、心理健康輔導上更加重視。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在學業中最大的阻礙就是自己的生理問題,此外由生理因素長期積累起來的心理問題也不容忽視。很多學生往往會因為自卑、對未來沒有希望等原因而放棄學業。在對殘障學生的教學的過程中,增加學生自信心和自我認可度、接納度是極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時充分考慮到教學與關愛的結合。首先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了解到自己先天不足的地方,同時知道這些不足并不是什么難以啟齒的事請,只是命運對自己的一個考驗,每個人都有不足,我們要學會去接受和彌補。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社會和學校對他們的信任、關心和愛護,要引導他們樹立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目標。教師對學生不僅僅要教育,還要有生活上的關心與熱情,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感情問題,積極幫助學生進行問題疏導和解答,體現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在陶藝課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能遠不及普通學校的學生,創作出來的作品可能也不盡如人意,教師需要意識到學生的先天不足,因此無論是怎樣的作品都應當被尊重和鼓勵。教師應當傾聽每一位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解讀和傾訴,同時對他們進行建議和鼓勵。有的學生可能會有一些消極情緒,比如在課上無法完成一個自己想要的作品,因此就放棄了或者對自己失望,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開導和鼓勵,讓學生了解無論是陶藝制作還是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挫折,但是永遠會有像教師一樣的人來幫助學生,因此不要對自己失望,也不能輕言放棄。在課堂上,教師也應當主動幫助一些無法獨立完成作品的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等。
總之,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教育的探究對教師的自身能力有著極大的考驗,陶藝課程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增加自信、抒發情感、接受自我,但是同時容易讓學生因為自己能力的有限產生放棄的消極情緒。作為教師首先應當認識到殘障殘疾學生的社會認可度的逐步增加和特殊性,在課堂教育中融入愛和關心,同時注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理想信念的塑造,幫助學生走出自卑的心理,學會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