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臺縣第二中學 甘肅 平涼 744404)
高中體育運動的開展需要學生們具備強健的體魄,充足的體能是保證學生持續運動的重要因素,學生們身體素質的提升直接關系到運動能力的塑造,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體能訓練保持高度重視。高中階段體育教學涵蓋了眾多項目,例如,足球、籃球、排球、跳高、跳遠、短跑、中長跑等等,這些運動項目可以分解為奔跑、跳躍、橫移、投擲等等運動形式,學生們在參與體育運動時會交替使用這些運動方式,訓練或比賽中學生們必須要充分完成運動動作才能夠更好地達到運動效果,獲得良好的運動成效。不同運動形式對學生們的體能強度提出了不同要求,學生們具備了充足體能才能夠順利完成這些運動,因此體能也成為衡量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指標,更成為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保障。當學生們具備了充足的體能和強健的體魄,他們在激烈的運動中才能夠準確完成技術動作,充分展示個人實力,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或訓練任務,降低動作變形與失誤幾率。由此可見,體能訓練是保證學生更好地參與體育教學并完成訓練比賽目標的基礎,更是高中體育核心素養塑造的保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圍繞核心素養構建起符合高中學生發展需求的體能訓練模塊,推動高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循序形成。
體能同時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響,它直接反映出學生生活環境和運動環境的適應能力。高中體育學生體能發展的教育重點是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體能模塊構建過程中既要關注核心素養發展需求,更要關注學生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這才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和遷移規律,確保體能模塊科學而高效。
高中階段學生處于后青春期,這是人體發育的最重要階段,絕大部分高中學生的身體形態與成人沒有明顯差異,生理指標向成人標準快速接近,骨骼變得更加強硬,靈活性下降,骨化過程還未完成,訓練時要盡量避開堅硬地面,以大負荷的動力性練習為主要訓練方式。高中階段學生們的肌肉不斷發育,彈性、伸展性、力量、耐力增強非常顯著,這個階段也是學生力量訓練和肌肉訓練的重要時期。高中階段學生心臟收縮力顯著增強,在運動符合增加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情況并采取差異化策略,根據學生發展選擇合適的運動符合。學生們的肺活量明顯增強,在體能訓練時要注重呼吸與運動的協調,持續提升呼吸西東機能。學生們的大腦容量與機能達到了成年人水平,神經系統發育完全,教師在體能訓練時可以引入更多復雜的技術動作,注重體能訓練與專業知識的融合。高中學生的性機能已經完全發育成熟,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教師在體能教學中要根據學生性別分組,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選擇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們的性別差異。
高中階段學生們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對個人未來發展具有相對清醒而全面的認知。高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相較于初中階段發展明顯,他們不僅開始嘗試更加復雜的體育運動和技術技能,也開始深入探究體育運動的內在規律,學生對教師的認知和評價更加全面,這些都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高中階段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喜好更加顯著,很多學生已經擁有了自己熱愛的運動項目,他們開始自主參與體育鍛煉和體育運動。男生與女生在項目選擇方面的差異性表現更加明顯,男生更加偏愛力量和速度型運動,女生則更加偏愛韻律和優美型運動。高中階段學生們渴望獲得他人的關注和喜愛,他們對自己的外貌表現出更高關注度,男生希望通過運動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和勻稱,女生則希望通過運動讓自己變得更加健美,每一名學生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不同側重的運動選擇。高中學生的運動動機表現得更加明顯,這既包括了感性愛好,也包括了理性需求,符合學生們認知和需求的運動更容易得到學生們的支持與喜愛。
身體素質的發展是學生體能鍛煉的最終目標,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等等方面,人類身體素質發展的客觀規律應該成為體育教師關注的重點,進而有效構建體能模塊。高中階段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后期,身體素質的增長速度持續減慢。科學研究表明科學的體育鍛煉對于人類身體素質發育具有非常積極影響,針對性較強的體能鍛煉有助于學生體能的全面增長,同時教師也要對男生女生之間的差異保持高度關注。高中階段學生們的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力量素質開始逐漸趨于穩定,但高中三年學生們之間的差異依然存在,教師要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所處階段的差異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并有效突出關鍵。高中階段學生們處于力量素質的緩慢增長期,女生相較于男生而言增長更加緩慢,但體能訓練對學生絕對力量的發展影響依然顯著。速度素質是學生參與各項體育運動的核心素質,高中階段開展針對性較強的力量訓練對學生身體素質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耐力素質可以細分為無氧耐力和有氧耐力,高中男生正處于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的第二個高峰期,女生的無氧耐力增長則逐漸減緩,這個時期是學生耐力訓練的關鍵時期,耐力訓練對學生的身體刺激非常顯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所處發展階段,堅持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高中階段學生們的協調與靈敏素質明顯下降,教師在體能模塊構建過程中應該對動作準確性及熟練性保持高度關注。柔韌素質的發展進入停滯狀態,柔韌訓練與力量訓練要更好地結合起來,避免學生在體能訓練時發生運動損傷。
模塊主題的確定將會使得模塊課程的內容變得更加明確,有意義的主題對于體能模塊構建而言尤為重要。美國教育專家弗洛維德認為有效的主題單元能夠幫助學習者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準確把握不同知識點的關系與規則。體能模塊是高中體育教育的重要構成,同時也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高中體育課程標準應該成為體能模塊主題選擇的主要依據。高中體育課程標準對高中學生體能發展保持了高度關注,重點指向心肺功能、有氧耐力、肌肉力量、靈敏性、協調性、柔韌性、速度及反應時間等,體能訓練主要圍繞學生身體素質發展進行,結合高中體育的學科特點與課程標準,筆者認為高中體育體能模塊構建應該從力量素質、耐力素質、素質素質、柔韌素質、靈敏素質等5個方面入手,將上述內容作為體能模塊的主題,同時對著社會的發展及學生特點的變化做出主動調整,保證體能模塊主題的動態特征。此外,為了更好地適應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需要,體能模塊主題構建過程中應該將學生人格、運動動機、運動情緒、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等等非認知因素穿插于各個主題之間,促使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不同主題模塊之中,既讓學生們得到體能的提升,又讓學生們獲得成就感。
當體育教師確定了體能模塊主題之后就要根據主題實現課程內容的情境化和脈絡化,進而構建體能模塊的子模塊,抽象概念在這個過程中將會逐漸回歸具體,將體能訓練與學生生活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特點與興趣愛好的子模塊。主體脈絡化能夠有效梳理主體概念及知識結構,持續提升內容邏輯性,分析不同主題適宜的具體項目,體能模塊的五項主題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教師可以進一步細化學生需求與特點,構建起立體化的知識網絡,促使學生身體素質的持續發展。例如,在力量素質主題發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力量素質分為動力性力量或靜力性力量,也可以將力量素質分為絕對力量、相對力量和最大力量,在籃球運動中教師就可以結合籃球運動特點將力量素質訓練模塊分為腿部和上肢力量發展模塊、速度力量發展模塊、絕對力量發展模塊,從學科本位出發實現知識技能體系的系統化,教師可以將籃球力量訓練模塊安排在高一階段,作為初中和高中體能訓練的銜接模塊。“建構主義”對情境創設保持了高度重視,強調將學習與問題情境融合起來,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參與熱情。高中學生體能發展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模塊課程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得體能發展逐漸成為學生的習慣。例如,作者構建了學生父母要提升耐力的健身需求情境,學生們結合自己學習的知識選擇既有趣又適合父母的耐力訓練方法,制定出較為完善的耐力素質鍛煉計劃,在強化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提供了支持。
主題式體能模塊的構建能夠將體能訓練內容進一步細化,充分展現出各個模塊之間的綜合性與獨立性,每一個模塊都具有相應的目標與內容,子模塊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高中體能模塊課程需要通過具體化的運動項目實現學生體能的培養,教師要圍繞不同運動技術練習推動學生某項身體素質的發展,例如,力量素質模塊的關注重點是學生力量素質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籃球運動這項深受高中學生喜愛的運動實現學生力量素質的提升,學生們在激烈的攻守過程中會發生大量身體接觸,腿部力量、上肢力量、腰背力量、速度力量等等都能夠得到充分的訓練,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了全場運球上籃、全場胸前傳球、底線長傳球等項目作為力量訓練的主要方式。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教師對籃球技戰術、籃球發展歷史、學生籃球興趣與情感激發等等內容也保持了高度關注,通過適時的插入推動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