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體育部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良好的體能素質是任何運動技戰術充分發揮的基本素養,是能夠在比賽中獲得優秀成績的根本所在。乒乓球運動作為全民性的體育運動在我國的開展情況極好,也有大量的少年兒童進行學習成為我國乒乓球運動的后備人才,在這一過程當中,除了要培養少年兒童過硬的技術素質和專項能力之外,也要鍛煉他們的體能為他們以后更好的學習和從事此項運動奠定基礎。因此,本文針對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法進行研究,并且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少年兒童的身體和心理特點對其體能訓練的不同素質的訓練方法進行分別的探討,使得優秀的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得以培養。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查閱2010-2020年期間的直接研究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的研究成果還相對較少,但是關于其他運動項目的少年兒童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對頗豐,能夠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相應的理論借鑒。
(2)專家訪談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對對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老師和黑龍江省乒乓球隊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練進行訪談,從而把握本研究的研究理論要點和研究方向的正確性。
通過對黑龍江省乒乓球隊多名具有豐富教學訓練經驗的資深教練員的訪談,以及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的年齡特點和根據該群體的身心狀態、骨骼發育特點、智力意識水平的不同,本研究將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分成5-8歲啟蒙階段和9-12歲初級階段兩個年齡組別進行體能訓練方式和特點方面的研究。
乒乓球運動在新中國開展的歷史非常深遠。運動具有速度快、反應靈敏的特點,無論是作為專項運動員的培養目標,還是作為興趣愛好的培養目標,乒乓球運動對于少年兒童都有多方面全方位的積極影響。
(1)強健少兒身體素質。
乒乓球運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鍛煉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磨礪他們的意志品質,為少年兒童的成長奠定相應的素質基礎。
少年兒童進行乒乓球運動能夠有效預防近視,因乒乓球本身回球速度極快,而且還帶有相應的旋轉使得落點變化多樣,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運動員有敏銳的觀察力,眼球組織隨著乒乓球的運動往來調整距離,使得睫狀肌和眼外肌交替舒張,能夠有效的防止眼睛的僵硬,極大的促進了視神經的供血,消除了視疲勞,提高了眼睛的靈敏度。
(2)培養少兒意志品質。
乒乓球的日常訓練相對較為枯燥,但這本身也是少年兒童意志品質鍛煉的過程,學習乒乓球運動的過程當中必然要遇到失敗與挫折的挑戰,而又想獲得進步就需要去克服相應的心理被動局面,這在無形中對于少兒的自信心和獨立進取的意志品質都是直接的鍛煉,對于他們未來的生活、學習乃至人生的工作和各種境遇的應對都有十分積極的影響。乒乓球比賽的特點要求是運動員要在大多數情況下進行單兵作戰,并且在激烈的競賽規則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運動員往往要承受相應的心理壓力,并且可能面臨著被動和落后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需要有堅韌的意志品質,才能夠堅持比賽最終獲得勝利或者在落敗之后進一步激發自身的進取精神,做出更高更強的拼搏決定。
兒童時期是人類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是決定他們未來身體發育的基礎。利用黃金時期進行適當的體能訓練,有助于強化免疫系統,改善大腦神經發育,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其身心的成長發育。良好合理的體能訓練是體育競賽創造優異成績的基礎,良好的體能也往往是競技體育最后奪取勝利的關鍵。
通過大量的文獻總結和對少年兒童乒乓球教練等方面專家的訪談,結合本人日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效果顯示,有效的體能訓練方法能提高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
(1)針對5-8歲啟蒙階段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法。
5-8歲的少年兒童正處于其人生的懵懂階段,他們的體能訓練方法應當以游戲教學為主,著重提升少年兒童對于此項運動的興趣,而且尤其要注意的是對于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的安全防護工作。
①力量訓練方法
“俯身交替疊杯訓練”是要求運動員俯身于瑜伽墊上,手掌與前腳掌著地,手臂觸地伸直與肩同寬,面前擺放10個紙杯,運動員交替抬手拿起紙杯擺放在自己面前,一次拿一個紙杯,底層擺放4個杯子,第二層擺放3個杯子,依此類推直至擺放完最后一個杯子形成金字塔形狀,即完成一組訓練,每次練習完成三組訓練即可。
②速度訓練方法
“接力跑游戲”需要多人相互配合,是將運動員分為人數相等的兩個隊伍,設置2條15m的跑道并設有起跑線和終點線,終點線位置站一名教練員,起點位置運動員排好出場順序,做好準備姿勢,聽到教練員發出的信號指令后排頭運動員立即起跑,跑至終點位置與教練員擊掌后返回隊伍與第二棒擊掌,依次進行至最后一名運動員跑完,速度快的隊伍為勝利。每次訓練每名運動員完成3-5組即可。
③耐力訓練方法
“單腳跳投乒乓球游戲”是運動員用膠帶將紙杯固定在一只鞋上,紙杯里放入一個乒乓球,設置5m的跑道,在終點位置擺放一個箱子,運動員抬起有紙杯的腳,用另一只腳在起點位置跳至終點,將紙杯里的乒乓球用腳倒入箱子里,再單腳跳回起點處,每組往返兩次后換腳進行訓練。雙腳各進行3組訓練即可。
④靈敏訓練方法
“喊數抱團游戲”是運動員圍成一個圓圈進行順時針慢跑,教練員喊出一個數字,如“3”這個數字,運動員聽到數字后,立即與鄰近的同伴按照教練員喊出的數字抱成一團,沒有抱成團的運動員淘汰,隨即接受懲罰,如表演節目等。
⑤柔韌訓練方法
少年兒童運動員身體的柔韌性對于乒乓球運動的成績也有直接的影響,在日常的訓練休整期間就應該多進行壓腿拉伸訓練。教練員事先在地上做標尺,讓運動員盡力去伸直自己的雙腿增加身體的柔韌性,同時還可以輔助做出一些相應的體操訓練以便提升身體的柔韌性。
(2)針對9-12歲初級階段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法。
9-12歲的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個人身體素質已有較好的基礎,可以融入一些正規的體能訓練方法加以訓練,有助于提高運動員專項技術水平及運動成績,培養運動員專業體育素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①力量訓練方法
在上肢力量的訓練方面,針對9-12歲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主要運用啞鈴俯身飛鳥訓練、坐姿彎舉法、站立彎舉啞鈴、站立體前屈交替彎舉、站立肘支撐彎舉、仰臥頭上彎舉等方法,這些方法的運用過程當中要注意啞鈴等器械的重量不應過沉,以免對少兒造成損傷或發生不必要的危險。
在下肢力量訓練方面,針對9-12歲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主要運用高抬腿訓練、弓箭步交叉跳、前后左右并步跳、并步半蹲左右移動跑、弓箭步起蹬回蹬、開合跳、波比跳以及一些跳繩等方法來進行鍛煉。這些方法綜合運用以提高運動員的下肢肌肉力量,主要鍛煉運動員的臀大肌、股直肌以及闊筋膜張肌,可較好的發展運動員的心肺功能以及協調能力。
在核心力量訓練方法方面,針對9-12歲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主要運用西西里卷腹訓練、俯臥撐、平衡墊站立、單腿蹲、健身球俯臥撐、平板支撐、雙腿置于平衡球上的支撐練習、跪球平衡、健身球反向劃船等方法進行鍛煉。
②速度訓練方法
運動員身體前傾半蹲并面向球臺橫向方位,持拍手放置于球臺一端,教練員發出開始信號后迅速用滑步步伐到球臺另一端并用持拍手迅速拍擊球臺一角,計時一分鐘,觀察在這段時間之內運動員用標準的方法能夠完成幾次,并且不斷糾正運動員的姿勢并且提升他們的完成次數。每組訓練60秒,完成3組即可。
③耐力訓練方法
在耐力訓練方面主要采用1500m、3000m和5000m跑進行有氧耐力訓練;無氧耐力訓練法主要是間歇訓練的方式,如連續變向障礙跑和各種各樣短促的跑、跳等,要為運動員設定相應的最低運動目標并逐漸增加,使相應的訓練效果得以提升。
④靈敏訓練方法
在靈敏訓練方面,要尤其注重運動員步伐的靈敏訓練。具體的練習方法是在運動員的前后左右距離在運動員50cm的位置各擺放一個物體,運動員一定要根據教練員發出的指令進行前后左右的移動步伐,當教練員喊左時,運動員要迅速側移到左邊的點,當教練員喊前時運動員要迅速移到前面的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熟練之后還可以將難度進行升級,例如,進行反方向的運動,教練員喊左時運動員向右移動,這樣可以提升運動員的反應能力。
⑤柔韌訓練方法
在柔韌訓練方面也可以采用動力性拉伸和靜力性拉伸相結合的方法,而且在課前的拉伸主要采用動力性拉伸的方法,如螃蟹爬行的模仿方法,即運動員通過側向的蹲位側移或者50m提膝踢腳交替往返慢跑的方法進行練習;在課后主要采用靜力性拉伸的方法,如劈叉、壓腿、壓腰、壓指等方法。
在對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和技能傳授的過程中也應注重對他們運動防護知識和意識的培養,只有使他們對于運動可能帶來的損傷以及必要的治療手段和治療方法有著充分的了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運動效果。
對5-8歲處于啟蒙階段的乒乓球運動員,應對其進行簡單的肌肉知識的教育,使他們知曉乒乓球運動過程當中人體較為關鍵的幾個關節部位的防護知識,如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膝關節等部位,教育的過程當中要多運用模型或者動畫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解,避免理論傳授的僵硬使運動員陷入思維誤區。
對9-12歲初級階段的運動員的肌肉知識以及損傷防護知識的教育應做到與體能訓練同樣的比例,在專項訓練及體能訓練時要告知其訓練的肌肉以及相關關節的作用原理,對于損傷防護可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演練,如出現運動損傷的一些處理方法等,讓其從小就有專業體育的意識,達到終身體育的目標。
本研究遵循運動訓練方法設計的完整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客觀性原則、靈活性原則和區別對待原則對于5-8歲處于啟蒙階段和9-12歲處于初級階段的乒乓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方法進行研究探討,對于不同階段運動員在不同體能素質方面的力量訓練方法、速度訓練方法、靈敏訓練方法、耐力訓練方法、柔韌性訓練方法做出了相應建議,主要對于5-8歲處于啟蒙階段的運動員要注重趣味性的訓練方法,而對9-12歲處于初級階段的乒乓球運動員要注重扎實基礎的培養。本文還對于同時進行相應的肌肉知識和損傷預防方法的教育必要性和手段做出了相應建議,希望能夠為當前社會經濟條件下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科學完善提供相應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