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斯貝 林曉蘭 張浩
摘 要:現如今,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促使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開始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培養,以此提高學生的素質以及能力,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就要重視思政育人工作的開展。本文以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創新模式研究為例,分析高職院校思政育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創新措施,以此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水平,可以更好地保障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為同行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創新模式;高職院校;研究;育人工作;思政課程
在高職院校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過程中,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開始重視思政育人工作的開展,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等方面進行培養,促使學生向著綜合素質以及能力全面發展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思政育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卻存在各種的問題,導致高職院校的思政育人效果處于不理想的狀態,難以為國家培養綜合并且全面的人才。因此,就要對高職院校思政育人的工作進行創新,主要分析思政育人工作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創新措施,實現提高思政育人工作水平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水平和政治素養,以此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滿足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人才需求。
一、創新思政育人的頂層設計
在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存在頂層管理人員忽視的問題,使得高職院校的思政育人工作開展效果并不理想。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育人工作的時候,基本都是“面子工程”,并沒有把思政教育的內容落實在實處。這就導致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出現思政課程缺失和思政課程安排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職院校領導人員的忽視。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也就影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效果,難以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全能型的人才之處。因此,就要對高職院校思政育人的頂層設計進行創新,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首先,構建完善的領導制度,組建思政育人工作的組織,保障思政育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工作,對于思政育人工作開展的全過程進行考核,保障思政育人工作的落實效果;最后,建立思政育人工作的評價機制,發現思政育人工作的不足,可以及時進行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保障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學生的培養效果,推動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比如,在開展“弘揚中國精神 共筑精神家園”這個內容的時候,就要發揮頂層設計的作用,要求思政育人工作小組要對課程的開展情況進行考核,同時讓學生對課程開展的效果進行評價,思政育人工作小組要根據評價的結果,去合理調整思政育人的教學安排。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創新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模式的目的,提高思政育人的目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鋪墊。
二、建立思政育人的實踐平臺
眾所周知,思政課程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是以“理論課程+實踐課程”的模式為主。但是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課程的時候,卻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思政課程在開展的時候,缺少相應的實踐課程支持。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也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呈現片面化的狀態,學生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這與我國現如今的人才培養要求相悖,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政人員工作的過程中,就要建立思政育人的實踐平臺,主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提高思政課程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實現拓展思政課程課堂的目的,保障思政育人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思政育人工作創新模式的效果得到保障,進而可以提升高職院校的思政育人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全面發展,推動學生的進一步發展[2]。
例如,在學習“注重道德傳承 加強道德實踐”這個內容的時候,高職院校就要結合教材的內容,適當地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以此保障道德實踐的效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組織學生進入社會之中,為他人提供幫助和服務,以此落實道德實踐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思政課程的水平,進而促使學生的思政意識水平顯著提高,實現思政育人的目標,培養高素質和政治素養的全能型人才。
三、豐富思政育人的教學內容
在實際的思政育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高職院校之中,思政育人工作的主要載體就是思政課程。而思政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教學內容陳舊落后的問題,使得學生的培養效果與社會和時代等方面的發展出現脫節的現象,阻礙學生的發展。因此,為了保障高職院校思政育人的效果,就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創新,實現豐富教學內容的目的。所以,就要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創新育人的形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其次,促使共建共享得以實現,拓展教學的渠道,保障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形式等內容的培養效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最后,加強育人力量的交流融合,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比如,在學習“遵守道德規范 錘煉高尚品格”的內容的時候,老師就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如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學習,同時還要借助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學習信息,以此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以此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思政育人工作模式創新的要求,為學生的素質以及能力發展提供助力,滿足國家人才培養的要求。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本文的分析,使得思政育人的重要性和作用得以體現,可以提高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促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顯著提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減少人才培養片面化現象的影響。因此,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就要對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創新模式進行研究,首先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其次采取相應的創新措施。通過這樣的方式,保障高職院校思政育人的效果,促使學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意識得到充分的發展,推動學生的未來發展,促使其向著國家期盼的方向發展,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劉曉蓉. “三全育人”引領下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創新模式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1,(49):40-41.
[2]張輝. 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的路徑創新——基于教學視角[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1,24(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