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敏
(陜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2020年陜西物理中考題第23題,以垃圾分類及廢舊電池的合理回收為依據,設置了自主設計電路環節,緊密聯系了生活和環保及電學基本知識。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提升了分析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020陜西物理中考題:小明將廢舊電熱器上規格為“220V 968W”的完好電熱絲R0拆下,用于科技小組制作電烘箱,設計電路如圖1所示。經過多次試驗,當選用的電阻R1的阻值為5Ω時,剛好滿足箱體內烘干功率要求。(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

圖1電路工作時存在著電能沒有被充分利用的不足。在保證箱體內烘功率及R0不變的情況下,請你針對電路中的不足進行改進,在圖2中將改進的電路圖補充完整,并在圖中標出相關電阻的阻值(此問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解析】本題的第三問充分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涉及到審題、分析、設計電路圖、知識遷移、數學運算、延伸拓展能力。對電功率、電阻、電熱等基本知識進行了充分的考查和應用。
【評析】本題學生表現出的問題相對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審題、讀題能力;分析、識圖、辨析、知識遷移能力;數學運算、分析、應用能力;答題、書寫等習慣。
下面就以上五個方面進行逐一分析研究:
在日常的教學中,由于趕進度、輕視知識的難易性及缺乏教學情境的合理建構,使得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節奏過快和流于形式,使得學生掌握的程度大打折扣、一知半解,甚至很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停留在機械記憶的層面上,沒有形成學習興趣點和知識完整體系,使得學生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嚴重不足。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教師明確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積極引入、激發興趣點,創建教學有效情境[2],形成完整的知識鏈,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形成自主學習的氛圍和情境。
在上面的這道題中,很多學生讀不懂題,不知道為什么電能沒有被充分利用。孩子在現有階段有了一定的閱讀、審題能力,為什么要提到重塑,是明確審題、讀題的重要性,要認真對待這一問題,重新塑造孩子這一品格。談到審題、讀題核心問題有三:興趣、靜心、關鍵點。激發孩子興趣,創設安靜溫馨讀書環境,穩定時間和節奏,劃出關鍵要素,引導深度思考,積極探索未知。
在本題中,學生不理解方框內外電阻在電路中作用的不同。在平時的教學中,電路圖的等效和改裝一定是接觸過很多題型,例如在測電阻中,我們以伏安法測電阻為例,拓展延伸了其他的方法:安安法、伏伏法、伏阻法等。但是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只記住了方法的名字,而沒有進行知識的整合和遷移。對于求電阻的問題,核心只在于找到電壓和電流,然后根據歐姆定律算電阻。在日常教學中,舉一反三、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總結歸納、知識遷移、建構模型這便是提高初中物理學科綜合能力有效途徑。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不管從理論研究還是實驗數據分析都對數學有著較高的要求,初中物理在力學,諸如壓強、浮力、機械等方面,需要用到數學較強的運算能力以及方程、函數及不等式的思想,在求最值和分析動態變化過程尤為明顯。在這里要明確數學的運算能力,不是簡單的數學加減乘除運算,而是數學綜合能力的一種表現,提高此能力可以從學習興趣、基礎知識、方法和數學思維等方面加強。
嚴謹、規范、細致、尊重科學事實,原本就是物理學科一貫的準則,而對于初中生而言,由于行為習慣、年齡特點等方面的影響,使得很多學生忽略這一環節的重要性,而這一部分,不僅體現了學生對學科的理解,更能體現學生日常學習的習慣,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起到奠基的作用[3]。
2020年這道陜西物理中考題,充分給學生和教師指引了方向,知識的遷移、學科素養的提升、綜合能力的提高是每位學生和教師積極關注的事情。要從大局觀、小目標上扎實前行,著眼于日常教學中,落實到每位學生身上,重視培養初中生物理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