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萍雅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濱江幼兒園 福建 晉江 362200)
自主游戲是一種重要的幼兒游戲教育理念,它是指讓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要,進行自主的選擇、自由的玩樂、自發的交流,這對提高幼兒的上學樂趣,培養幼兒的自主動能有著積極的影響。其中自主游戲的內容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以下主要以“農家樂”作為切入點,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幼兒的成長是人生的起步階段,這也是創新能力和自主性發展的關鍵時期。游戲更是培養兒童自我調節能力和促進兒童語言、認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載體,其中自主性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方式之一,它的束縛性較少,無需教師的刻意組織和安排,[2]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刻意追求幼兒游戲水平的目的左右了教師的指導,自主游戲的意義本末倒置,問題重重,例如:
1.1 固化的區域和主題。很多幼兒園中的游戲區域是固定的,如:在教室內的某一個角落,或者在室外某一固定的地方,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教學的條理性、幼兒園環境的整潔性,但是,卻限制了幼兒自由自在的玩耍樂趣。另外,幼兒園的游戲主題比較固定化,缺少新穎和新鮮感,長久以往,幼兒的游戲興趣會大打折扣。
1.2 預設的游戲內容。在自主游戲的活動中,很多老師為了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一般會事先給每個孩子布置固定的游戲內容體驗,固定角色,讓幼兒根據相關的游戲條件來進行玩耍,使得幼兒喪失了創新和自主玩耍的機會。
首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充分地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綱要》的這一理念實際上是幼兒園游戲教學引進“農家樂”的基礎,由此可見將“農家樂”融入到幼兒自主游戲中是教育的要求和必然趨勢。另外,“農家樂”中所蘊涵的游戲資源非常豐富,如:各種農作物、水果、蔬菜、各種植物栽培、各種農家活動,等為老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具,可以不斷的豐富幼兒園內的游戲設計和游戲教學,有利于幼兒園的高效發展。最后,正如加里寧所說的那樣:“愛國主義教育是從深入認識自己的故鄉開始的,家鄉是看得見的祖國,祖國是擴大了的家鄉。”并且幼兒天性活潑、天真、喜歡大自然,以貼近生活的“農家樂”作為自主游戲的切入點,正好滿足幼兒的興趣,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本真,讓幼兒可以更加的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這對我國鄉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引導意義。
3.1 以農家材料做游戲教具,歸還幼兒自主游戲權利。上文中說過,“農家樂”的優勢是有豐富的農家材料。在實際的幼兒園自主游戲的活動中,老師可以借助這些農家材料來開展豐富的自主游戲內容。例如:數字認知的游戲:首先,老師可以根據當地的鄉土文化和資源,找到一些常見的農作物材料,如:玉米粒、小麥粒、蘋果、大米等等,然后,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農家材料,然后,老師可以說出相應的數字,讓幼兒數出相應的材料個數,并且還可以借助這些農作物材料進行簡單數學加減法,幼兒之間也可以相互出題,來進行數學的認知鍛煉,其中,做得好的幼兒老師要進行一定的表揚,做得不對的地方老師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引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幼兒學到了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而且還能讓幼兒對農家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老師還可以利用農家材料來開展美術游戲,首先,老師可以鼓勵幼兒自己尋找所感興趣的農家材料,如:路邊的野花、好看的植物葉子、顏色艷麗的水果、有趣的農家器具,(如:帽子、稻草人、笤帚、簸箕、背筐)等等,然后,老師再借此布置家庭作業,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將幼兒所選擇的農家材料進行繪畫,(值得注意的是,在繪畫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孩子的想法,要歸還孩子的自主性),然后,在課上,老師可以借助展示幼兒們的繪畫的同時,來開展“猜一猜”的游戲,讓幼兒們說一說畫中的是什么?,然后,老師再從中選出畫的最生動、最認真的幾幅圖畫,進行表揚,并張貼在班級的光榮榜上,供其他的幼兒參考和借鑒。通過這樣的辦法不僅可以提高了幼兒的繪畫能力、自由創造能力,豐富了班級的文化,而且還能讓幼兒們認識到更多的農家材料,一舉多得。并且,老師還可以借助“農家樂”中的各種手工編織品,如:炊廚、蓋簾、簸箕、笤帚、草帽等來開展手工游戲,讓幼兒們自己動手來編織自己喜歡的物品,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想象力。[3]總之,豐富的農家資源隨處可見,老師要合理地進行利用,以便可以真正的做到“生活即教育。”
3.2 以農家游戲做游戲指導,豐富自主游戲的內容。傳統民間游戲是我國代代相傳的一種文化,它代表著某一時期的歷史,是我國發展的見證,是值得繼承和傳揚下去的。在農村中有很多有趣的游戲,如:滾鐵環、跳皮筋、跳格子、跳馬、扔沙包、談槐豆、拉樹筋、堆寶塔等都是常見的農家游戲,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中,老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身體素質情況和教學資源情況并以這些農家游戲為基礎來進行自主游戲的設計。例如:老師可以在游戲材料區域來布置一些農家游戲材料,如:用麥子制成的沙包、一些常見的樹葉、鐵環、用稻草堆成的馬鞍子、各種各樣的石頭子等等,然后,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興趣來進行自主的游戲,老師在一旁進行技術的指導和安全的保護,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自主游戲的樂趣,而且還能讓幼兒更加充沛地認識到農家游戲同樣別有趣味。
3.3 以農家活動做游戲題材,發揮自主游戲的趣味。農家活動紛雜且又有韻味,在實際的幼兒園自主游戲的開發與應用中,老師可以借助多樣的農家活。例如:以農家活動中最常見的種植與收成為指引,來進行幼兒園自主游戲的設計。首先,老師要先準備勞動工具:出頭、鐵锨、鐵耙、各種適合該季節的種子、肥料、水桶、勺子、尺子等。然后,老師可以帶領一起來幼兒挑選一塊適合種植管理的好場地,然后,老師再細心的向幼兒們講解各種農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保證幼兒的安全。再然后,老師可以詢問現在是什么季節?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回答該季節適合種植什么?其中說得對的幼兒,老師要進行一定的表揚,說得不對的地方老師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引導。然后,老師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適合該季節的種子,并讓幼兒選擇自己想耕種的。然后,老師再“以身作則”進行耕種示范:“先用鋤頭把地刨好;然后把地整平,澆水、施肥、放上種子,再蓋上適量的土。”并鼓勵幼兒們“依樣學樣”,種上自己所選擇的種子,同時,老師要在一旁進行幫助。然后,每天,老師可以帶領幼兒們來看一看種子的成長情況,并按時澆水。在借助此游戲的設計,老師還可以設計一個“我來說一說”的自主游戲,來讓幼兒們想象自己所種的種子每天的“成長歷程”和長大之后的樣子,并可以發揮幼兒的想象來進行繪畫,這樣可以在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表達力,一舉多得。等到種子長大成熟后,老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來收貨自己的勞動果實,以便讓幼兒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3.4 以農家節日做游戲素材,豐富園區主題游戲活動。中華民族經歷五千多年歷史所陳定的精神物質文明有很多,以農家節日為代表,可以展現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實際的幼兒園自主游戲的活動開發與應用中,老師可以以農家杰作做游戲的素材,來不斷的豐富園區的主題游戲活動。例如:春節是我國最著名的民間傳統節日,古時候的春節也稱為立春,是指對春天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期盼,老師可以以此為主題游戲活動,來帶領幼兒們一起進行包餃子、寫對聯、畫年畫的自主游戲活動。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是農家最為看重的節日之一,正如:“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老師可以借此節日,來開展關于“清明”的自主游戲,如:清明詩歌知多少、清明習俗我知道,等等,其中說的好的幼兒,老師要進行一定的獎勵,回答的錯誤的地方,老師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引導。總之,農家節日是我國的精神所在,在實際的幼兒園的自主游戲的設計中,滲透農家節日,不僅可以校園的豐富主題活動,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而且還能將傳統民俗文化無意中傳入幼兒的頭腦中,有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課程游戲化的深入開展,幼兒園已經認識到游戲的價值,重新認識了“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這一教學理念。[4]“農家樂”在幼兒自主游戲中的開發與應用,既是《綱要》的要求,也是培養幼兒全方面發展的創新產物。在實際的自主游戲的開發與應用的過程中,老師要以幼兒的成長特點、興趣愛好、身體素質為基礎,以豐富的“農家資源”為向導,以有趣的“農家游戲”為抓手,以多樣的“農家活動”為指引,以傳統的“農家節日”為重點,進行多樣,豐富的自主游戲的設計,以便可以使得幼兒在愉快玩耍的同時,也能感悟到鄉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