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輸血科, 河南 南陽473000)
國家二胎政策出臺以來, 高齡產婦及有剖宮產史或多胎的產婦隨之增多, 由此引發的剖宮產術中大出血風險也逐漸增高, 產科大出血是國內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 對產婦生命安全威脅極大[1-2]。 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產婦需給予大量輸血搶救并維持其生命體征, 然而傳統的異體輸血可導致同種免疫、 相關疾病傳播等不良情況[3]。 自體回收式輸血可將患者在術中流失的血液經血液回收裝置抗凝、 過濾、 離心以及清洗和濃縮后再回輸給患者本人, 具有簡便快速、 經濟合理和安全有效等特點[4-6]。 為此, 本研究進一步探討自體回收式輸血及異體輸血對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產婦血流動力學、 肝腎指標的影響, 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產婦101 例, 根據輸血方式的不同分為A、 B兩 組。 A 組48 例 產 婦 年 齡22 ~38 歲, 平 均 年 齡 (27.06 ±2.04) 歲; 孕周37 ~41 周, 平均孕周 (39.65 ± 0.58) 周; 其中初產婦22 例, 經產婦26 例。 B 組53 例產婦年齡23 ~37歲, 平均年齡 (26.88 ± 2.13) 歲; 孕周36 ~41 周, 平均孕周(39.21 ± 0.89) 周; 其中初產婦24 例, 經產婦29 例。 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相關標準(出血量>1 000 mL 或全身血容量20%); ②精神狀態正常, 無溝通障礙; ③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入組; ④依從性良好, 積極配合本研究的開展。 排除標準: ①Rh 陰性血型者; ②合并心血管、 內分泌、 血液系統等疾病, 或已有肝、 腎功能障礙者;③有自體回收式輸血禁忌證者; ④同時參與其他臨床研究者。
1.3 方法A 組產婦采用自體回收式輸血。 使用自體血液回收機 (北京萬東康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BW-8100A 型), 生理鹽水3 000 mL, 由2.5 支肝素鈉 (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3409, 規格2 mL ∶12 500 U) 與500 mL生理鹽水配成的抗凝液備用。 負壓吸引調控在150 ~200 mm Hg,血液回收過程中根據患者出血量調節抗凝液滴速, 抗凝液與出血量比例為1 ∶5。 當儲血罐中回收血量為600 ~900 mL 時即可開始過濾、 離心, 然后將血漿與紅細胞完全分離后進行清洗, 再為產婦回輸紅細胞。 輸血過程中密切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和出血情況, 如有異常應及時予以相應處理措施。 若自體血回輸后產婦仍有進一步出血, 且回輸血容量不足以維持產婦血紅蛋白 (Hb) >80 g/L 或產婦生命體征出現異常, 則由手術醫生視產婦術中出血情況確定輸注異體血。 B 組產婦采用異體輸血, 根據產婦出血量輸血1 ~5 U。
1.4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產婦輸血前后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及肝腎指標, 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收縮壓 (SBP)、 舒張壓 (DBP)、心率 (HR) 及血氧飽和度 (SpO2), 肝腎指標包括谷丙轉氨酶(ALT)、 堿性磷酸酶 (ALP)、 尿素氮 (BUN)、 肌酐 (Cr)。
1.5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行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表示, 行t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流動力學指標輸血前, 兩組產婦的SBP、 DBP、 HR 及SpO2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輸血后, A組產婦的各項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B 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指標 時間 A 組 (n=48) B 組 (n=53) t P SBP (kPa) 輸血前 11.93±1.27 11.94±1.09 0.043 0.966輸血后 15.59±1.54 14.16±1.37 4.939 0.000 DBP (kPa) 輸血前 6.05±1.16 6.04±1.24 0.042 0.967輸血后 9.77±1.21 8.45±1.06 5.844 0.000 HR (次/min) 輸血前 110.10±10.50 110.09±11.23 0.005 0.996輸血后 73.95±9.62 68.34±8.72 3.074 0.003 SpO2 (%) 輸血前 93.52±5.50 93.46±6.17 0.051 0.959輸血后 98.63±4.48 96.15±3.99 2.943 0.004
2.2 肝腎指標輸血前, 兩組產婦的ALT、 ALP、 BUN 及Cr 水平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輸血后, A 組產婦的各項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B 組 (P <0.05)。 見表2。
近年來, 我國的剖宮產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 高危產婦的增多也使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發生率呈顯著升高趨勢。 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是剖宮產最嚴重的并發癥, 將直接危及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 及時對產婦進行輸血是重要的搶救措施[7]。 異體輸血存在傳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血源緊張等不足之處, 對產婦輸血無法做到快速、 有效[8]; 自體回收式輸血作為目前臨床上最實用且最有效的輸血治療方式, 在骨科、 普外科、 心臟外科等術中出血較多的外科手術中已得到廣泛應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 輸血后, A 組產婦的血流動力學指標SBP、 DBP、 HR 及SpO2水平均顯著高于B 組 (P <0.05), 肝腎指標ALT、 ALP、BUN 及Cr 水平均顯著低于B 組 (P <0.05), 表明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治療中, 自體回收式輸血較異體輸血更能維持產婦的血流動力學穩定, 對產婦的肝腎功能影響更小, 分析原因可能是自體回收式輸血能及時回收產婦在手術過程中流失的血液, 并快速有效地將紅細胞回輸至產婦體內, 進而發揮維持血液循環穩定的作用; 另外, 采用自體回收式輸血可減少甚至避免產婦行異體輸血, 進而可防止由于輸入異體血液而造成的不良輸血反應事件的發生。
表2 兩組產婦的肝腎指標比較

表2 兩組產婦的肝腎指標比較
指標 時間 A 組 (n=48) B 組 (n=53) t P ALT (U/L) 輸血前 23.25±2.69 23.19±2.74 0.111 0.912輸血后 25.67±3.16 29.73±4.21 5.436 0.000 ALP (U/L) 輸血前 88.74±7.93 89.06±7.85 0.204 0.839輸血后 94.58±8.27 103.61±9.92 4.940 0.000 BUN (mg/%) 輸血前 5.76±2.38 5.83±2.42 0.146 0.884輸血后 6.60±1.57 7.79±2.14 3.158 0.002 Cr (mg/%) 輸血前 1.17±0.33 1.13±0.26 0.680 0.498輸血后 1.24±0.41 1.52±0.65 2.558 0.012
綜上所述, 與異體輸血相比, 自體回收式輸血能更好地維持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產婦的血流動力學穩定且不損害其肝腎功能, 在節約血源、 緩解血源緊張的同時還能保證產婦的生命體征穩定, 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