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傳欣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每個學生走出學校,未來將會從事什么職業是學校無法預測的,因此只有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才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適應社會和終身發展的能力基礎。信息素養作為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才綜合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都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在互聯網社會,較高的信息素養可以形成較強的職業能力,而較強的職業能力反過來又可以促進信息素養的提高。德國學者認為職業能力可以劃分為學習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等,因此職業信息素養中本身就包含著學生各類關鍵能力。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高職院校日益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
終身學習能力在各項能力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高職院校主要從課堂理論和教學實踐中進而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除了教授理論知識,也注重對教學案例進行深入分析,例如怎樣用不同的方法、尋找什么樣的途徑來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明確目標到探尋方法的思維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在就業問題上合理的利用身邊的信息資源,通過獨立思考來幫助自己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并在工作期間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通過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可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在信息時代下,學生信息意識的強弱,決定了學生獲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學生如果想要在就業中有非常敏銳的嗅覺,那么就需要對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加強對職業信息的敏感度,并且職業信息敏感度的提高,也可以幫助學生未來在工作中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生活中我們有許多有用的信息,但是如果信息意識不強的話,那么信息價值就會喪失,機會就會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因此培養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也是培養學生對職業信息的敏感度,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現象,并從中找出有利信息,通過根據信息來分析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新變化,進而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并能夠在遇到問題中有效解決問題和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學生畢業后走進社會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工作問題,解決問題一是要靠個人的功底基礎,另一方面要參考各種信息資料。例如什么樣的資料可以對解決問題有價值,而哪些信息服務機構可以有效利用,我們又該如何鑒別信息的真假和質量,又對信息進行收集歸納分析和證明,對信息進行整合和創新。培養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就是在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對信息敏感程度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發展其自身的核心職業能力,讓學生未來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可以利用信息來解決問題,使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不斷得到發展提升。
高職院校要將培養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納入人才培養計劃,并將職業信息素養的教學內容和要求落實到課程體系、課程開發和具體教學活動中,把培養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作為考察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并努力擴大培養學生職業信息素養的途徑,在課程標準上通過制訂專業培養目標有效落實職業信息培養方案。高職院校要聘請專業的領域專家和學校專業課教師進行有關職業信息培養方案的研究,通過編寫教材課本、設計教學思路、編排教學模塊,將專業課程和信息課程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體現職業信息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學??梢圆捎们度胧降慕虒W模式,將職業信息素質教育與專業課學習相結合,從而讓專業課和職業素質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嵌入式的信息素養教育與人才培養計劃和就業教育有機結合,培養學生通過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例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關于適用于自我發展的信息知識的知識傳輸,如我所學的專業知識是什么?能夠幫助我未來怎樣選擇和獲取職業?傳授預測將來的信息知識,讓學生對未來行業發展動態進行捕捉;有關交往類的信息知識,讓學生熟悉未來在工作中可能會用到的禮儀和交往知識等,這些都奠定了學生職業發展中的知識 基礎。
主要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主觀方面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個人職業信息品格,努力讓學生把個人理想轉變為現實,個人主觀興趣和實際職業需求有機結合,從而利用個人主觀能動性轉變成真正的職業信息能力。客觀方面是傳授給學生有關職業客觀性和職業生存性的相關信息,例如讓學生對以后所從事專業進行相關了解,對于行業的發展脈絡和未來動態進行預測,掌握職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而讓學生在現在的職業發展狀況下,能夠正確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規避就業風險。讓學生能夠順利從學校過渡到工作場所,并通過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如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搭建學校和工作崗位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快速融入所處環境。
學生的職業信息理論知識獲得后,職業信息素養的實踐轉化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想要真正提高學生職業信息能力,則必須通過加強教學實踐來提高學生的就業信息能力。學生的職業信息素養,包括學生的職業信息道德、職業信息意識、職業信息態度、職業信息獲取、職業信息情感等方面,而學校的職業信息教育則包括教育課程、信息教學實踐、信息教學實訓、信息動手實踐、檢索操作信息等。
教學實踐則是提高學生動手重要環節。高職院??梢酝ㄟ^開辦職業信息能力比賽,進而對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進行評價,檢驗學生的信息意識。比賽內容包括上機器答題、開放答題,例如每名參賽學生通過測評回答我的愛好是什么,我的特長是什么,我想從事的行業是什么,我的專業能做什么等問題,在實踐中搜集職業領域信息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并通過比賽讓學生利用計算機收集網絡的就業信息,并通過篩選整合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通過這樣的比賽,以就業知識儲備降低職業獲得的失誤 成本。
在信息素養實踐能力上,學??梢酝ㄟ^設置比賽內容來檢查學生結合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利用多種工具對檢索結果進行聚類計量分析和可行性操作,進而努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操作能力。高職院校不僅可以舉辦學生的信息素養大賽,也可以舉辦教師的信息素養大賽,從而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專業水平。例如老師可以用微課堂的方式來進行講課,各評委通過對教師的內容和教師臺風以及教學方法來評價高職院校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師資力量。例如教動漫專業的老師,在課堂上通過課堂檢索實錄、動漫人物嵌入的方式來設計教學場景,進而提高教學效果。近年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指示,為了全面提高學生信息素養,著力推動全國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及普及工作。2020年,“萬方杯”全國高職院校職業素養大賽圓滿閉幕,這是一場由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中心主辦,各單位承辦和協辦的全國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來自全國各地的126名學生選手相聚云端,2500多人在線上共同見證決賽比賽,這場比賽開創了全國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嶄新局面。
有關高職院校學生職業信息素養培養的教育體系中,就業式和終生式是職業信息素養培養最后的教育階段,這是適用于滿足高職院校學生在畢業前的信息需求,一種將職業現狀和個人就業相結合的職業信息素養培養教育方案。通過讓學生進入校外企業實習,從而實現畢業前就應準備的信息需求意愿,幫助學生順利的從學校邁入工作崗位,讓學生的個人職業信息素養和社會需求有機結合,并通過在社會實踐中明確自己的就業理念,改善學習內容和方法,最終獲取職業信息意識和職業創新能力。職業信息素養培育在以以德樹人為教學根本任務的教學背景下,堅持以人為本,以市場為需求,以崗位為導向,制訂適合學生個人的職業素養能力提升的課程計劃。為了在校企共同合作下收獲教育實踐果實,很多高職院校都與校外企業建立了產業學院,這種校企共同體的教育模式能夠將現代學徒制教學融入到實際的生產勞動過程中,并實現隱性素質教育和顯性技能教育的高度統一。例如,江蘇省的一些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與波司登集團、紅豆集團、歐普照明等知名企業展開合作。院校在招生、教學、實習、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按照現代學徒制度的管理模式培養人才。學校在學生就讀期間,會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用企業文化育人,并推進教學實踐走進課堂,用企業的先進案例當做教學素材,進而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理念。同時學校也會對學生的就業信息技能進行培訓,幫助學生在畢業前對職業進行有效搜索。通過信息搜索來了解對想要進入行業發展的前景,對當下的就業信息環境進行感知。這種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減少在就業信息搜尋過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對就業信息適配度的意識,學生通過老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信息知識,能夠在信息搜尋過程中重點考慮自身與職業相匹配的問題,從而在以后尋找工作時有多元化的就業選擇。
在信息時代下,信息技術革命必然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培養計劃和要求,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關鍵。信息素養作為一種綜合能力,是當下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重中之重。在以能力本位教育為指導理論的高職院校中,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就業有顯著影響。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信息意識,增強學生搜集信息知識的能力,高職院校應構建職業信息素養培養的教育體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應對信息化時代帶來的風險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