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衛華
(中北大學 朔州校區,山西 朔州 036000)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發展規劃及思想成熟的關鍵時期,也是樹立正確思想觀念的關鍵期,在思想觀念的建設中需要正確思想的引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對青年大學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大學生,有利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對社會主義的認同,強化學生的思想認知,明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實現中應該持有怎樣的思想,促進社會主義的傳播。大學生是人民群眾中比較活躍的個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需要從不同維度和層次提升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
改革開放后,我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不斷自我完善和革新。在生產生活中使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構建科學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和框架。科學技術生產力的發展和完善,使國家局勢和社會矛盾等都發生一定的轉變,新時期對黨提出了新的命題和要求。如何能夠有效解決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間的社會主要矛盾問題,成為黨和國家人民的重要難題。[1]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和手段都需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這也是新時期急需解決的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將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愿望作為基礎,對社會主義價值在新時代的作用進行系統的梳理,以“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等基本方針作為理論體系內容,形成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特色理論,為促進黨和國家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發展提供明確的目標,并從理論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問題進行解答。
隨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落實,高校思想教育中開展“三進”工作,促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校園、課堂和學生的頭腦,并內化于心,才能夠在社會上內化于行。青少年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加強對思想的引導和栽培。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學生是否具有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及遠大的理想不僅影響學生個人的發展,而且影響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青年學生雖然渡過了青春期和叛逆期,但是價值觀仍然沒有成熟,這個階段如果某個思想教育環節出現差錯,整個人生就可能都發生轉變。特別是新時期國內外發展形勢復雜,西方思想與傳統思想的沖擊,容易導致青年學生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高校教師必須采用科學的思想理論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正確認知自身與社會的發展關系,以及國家和民族的使命。[2]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大學生的頭腦,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面發展,堅定青年學生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將自身發展、強國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相結合,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動力,保證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將自我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栽培。
高校是高素質、高知識素養及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場所,也是社會意識形態培養的關鍵,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成為不同思想領域搶占的重要思想陣地。社會的建設和發展都需要以堅定、正確的意識形態為基礎,只有正確的意識形態才能夠促進社會不斷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種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核心思想理念,也是我國立黨立國的根本。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凈土受到一定的影響,在高校辦學中需要始終將黨的領導放在首位,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思想下明辨是非,認清形勢,始終擁護共產黨,奠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道路。[3]
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大學生頭腦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激發青年大學生對理論的認知和認同。改革開放后我國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能力,提升了社會生產水平。當前,青年大學生對國家的發展非常認同,國家的富強及綜合國力的提升,在強國的發展背景下促使學生意識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性和科學性。[4]可以利用我國歷史發展的成就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現狀和經驗,促進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和社會發展中的指導意義的認知。
要想加強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首先需要從理論體系上進行學習和掌握。但是,當前一些學生的認知并不深刻,僅認為中國當前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因此可以判斷這個理論是正確的。或者認為國家提出這個理論肯定是經過思考和驗證的,所以肯定是對的。說明雖然當代大學生都能夠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但是這種認同還僅停留在樸素認同基礎上。
需要促進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認知進行統一,引導學生能針對社會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表象探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增強學生對理論的歸屬感。比如,可以解鎖“概論”授課新方法,加深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了解,使大學生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教師可以將傳統課堂教學進行擴展,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我國百年風華和千秋偉業的相關視頻,跟著習近平同志的腳步踏遍革命熱土,感受革命使命,看到不同時期的發展現狀,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并認識到持續對國家建設和社會面貌改善的責任。還可以通過十八大前后社會風貌、城鄉容貌、居民面貌等方面的對比,使學生看到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設效果,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概論”授課新方法,增強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同感。
當前大學生對理論的認同,主要是經濟發展方面的認同。黨和國家的發展必須始終將經濟建設作為核心內容,不斷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強民生建設。除了注重經濟建設之外,還需要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工作,使學生能夠分辨經濟領域各項經濟制度及分配制度的優勢理論。當前,一些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認知不清晰,認為黨是少部分群眾利益體。只有加強黨風和政風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才能夠使學生更加信任黨和政府。部分學生對理論表示不理解,具體體現在對理論落實工作不理解,由于理論落實不徹底,導致學生認為理論過空、過假,并存在一些不滿。可通過黨風建設工作的開展,拉近黨和群眾間的關系,保證理論在基層的執行力。可加強社會主義公平公正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社會風氣的公平公正性直接影響學生對理論的認同。[5]社會風氣的公平公正性具有非常強烈的情緒色彩,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取得人民的認同。還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使學生通過真實的案例感知、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指導的權威性。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及輿論環境日益復雜化,對社會主流意識的影響比較大。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發現,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網絡具有虛擬性、交互性及信息海量性等特點,網絡媒體有利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并形成傾向性言論的匯集。網民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和發布信息,會形成非常嚴重的網絡輿情。一旦這些網絡輿情出現一些與人民群眾自身利益有關的內容,就會在網絡上不斷擴大和彌散,大學生作為網絡新媒體的主體必然會受到這些輿論和思想的影響。黨必須起到引導作用,做好網絡市場主體管理工作,使這些主體能夠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并做好社會組織協調,加強網絡輿情的正確引導,提升網民的自律性,使網絡輿論能夠有序發展。
高校需要利用網絡優秀資源,拓展網絡思想教育領地。利用網絡資源攻關“課程思政”新路徑,對高校教學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應用思路進行指導。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使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受到限制,可以通過網絡渠道對學習內容進行拓展。教師可以構建網絡思政教學平臺,將社會的實時熱點新聞推給學生,但是在新聞截取中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和觀看興趣。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國接受了很多友國的捐助,一些國家本來物資不充足,但舉全國之力為我國捐贈物資,這些內容更貼近生活,學生易于關注。根據這個話題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思考我國能夠快速控制疫情,能夠體現出我國的哪些特點?通過在課堂上對相關問題的論述和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和認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揮該思想在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及人民統一思想構建中的作用。
教師是大學生專業教育中的主體,教師的思想觀念直接影響學生對思想理論的認同效果。通過對當前高校教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知可知,雖然整體認同狀況比較好,但是存在認知不深刻和不全面的問題,對黨領導的重要性及理論的教育興趣不足。一些教師面臨生活及工作的壓力,在利益受損或者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容易流露出對生活的不滿,這種思想和情況會導致學生的價值觀塑造受到影響。高校需要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對教師思想的引導,強化教師的工作紀律。
在教育形式上可以凝聚“輔導員+思政教師”新力量,開展相應的思想政治實踐活動內容,并在活動中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這種活動的形式加強青年大學生對該思想的踐行。輔導員同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學生工作中,輔導員需要做好與思政教師的配合。比如可以班級或者寢室為單位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校園的活動,可以是文藝匯演活動,可以是演講、辯論等活動,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進學生的生活。在這些活動的準備中,學生必然會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只有內化這些知識才能夠外化為具體的行為,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高校需要建立思想理論教育體系合力機制,不僅要發揮高校人才優勢,還要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和理論進行解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容的教學目標與校本特色和地方資源相結合,將社會熱點引入實踐教學,力求實踐活動與時代特征相符。除了實踐外,還要做好思想的宣傳工作,吸收優秀思想教育教訓和經驗,不斷完善思想理論教育方式。比如可以學習新加坡的儒家思想價值觀教育,美國哈佛大學的道德推理課程等。總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必須構建全過程、全方位的教育格局,并形成集教育、科研及管理等多元化于一體的長效機制,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有效落實教育中的立德樹人理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其他社會思潮間都存在一定的區別,其他思潮可能會干擾和影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用的發揮,但是這種影響和干擾是可以進行轉化的。比如新自由主義思想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呈正相關關系。大部分思想的影響都存在感性階段,通過教育引導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想轉化。
高校需要做好社會思潮的動態監控,對各種思想間的關系進行分析,保證轉向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同。構建“線上+線下”新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以用促學;以喜聞樂道的方式讓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愛學、樂學、思考,并以此指引其成長、成才。教師可以定期通過教學平臺傳輸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知識內容、最新議題及討論的話題等,學生通過在課下自行查閱的方式收集資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利用多媒體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通過討論和思想的碰撞,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
綜上所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青年大學生思想教育依據,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客觀、理性地看待社會,樂觀規劃人生。可以解鎖“概論”授課新方法,增強青年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同感;攻關“課程思政”新路徑,創新青年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新思路;凝聚“輔導員+思政教師”新力量,加強思想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促進青年大學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建“線上+線下”新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以用促學;以喜聞樂道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理解、思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以此指引其成長、成才。承擔起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使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斷奮斗,將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融為一體,促進學生自身和社會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