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尹航
(長春中醫藥大學體育教學部 吉林 長春 130117)
體能訓練是提高學生體能以及綜合素質的關鍵,高校在開展體能訓練教學時,應結合具體訓練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設計,從而優化訓練模式,創新訓練體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訓練效率。
目前在我國高校體能訓練中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便是體育設施不完備。高校通常擁有不錯的訓練場地,但缺少配套的體育設施。比如,像足球、籃球、排球和羽毛球這些器材,學生只有在上課時才能使用,課后較難接觸。體育器材的使用限制與課堂內容的脫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的斷裂,阻礙學生自主進行課后體能訓練的意愿。長久下來,便打消了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也不利。
家長、學校、社會群體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專業課成績排名,對體育課的關注很少,學校安排的體育課和訓練時間也非常有限。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體育課程安排,建立科學的體育課堂考核機制,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能達到有效鍛煉。高校學生無論在學校還是課后在家,體能訓練機會非常少,而目前的考核機制并不能有效展現學生體能的強項和弱項,導致學生出現身體素質低下問題卻不自知,學校一定要加強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必要時增加體能訓練的課時和考核機制難度。
為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對體能訓練的積極性,教師在組織訓練的過程中,要將訓練的項目明確而清楚地做好講解,科學系統安排課程,讓學生由簡入難展開學習,運動量由小到大增進,訓練動作和技巧先分解再組合。讓學生一步一步深入愛上體能訓練,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訓練項目,由從前單一式的捆綁教學轉變到趣味性創新體能訓練。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著裝以及行為模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這種趣味性訓練,往往使學生更能接受,更有信心參與到體能訓練中來。
(1)提高速度的方法。
針對大學生展開的體能訓練,較多重視速度的訓練。教師要結合動作技巧鍛煉學生的應變速度。比如,在針對足球運動技巧的鍛煉課程,反復設計帶球、傳球訓練,能夠提升學生奔跑的速度力,又能相應地提升球技。
(2)提高耐力的方法。
同時,也要加入耐力訓練,耐力訓練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肺活量和身體輸氧能力。教師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負荷的訓練方式,依照不同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情況,安排身體能夠接受的負荷強度。例如,籃球訓練過程中,讓學生反復練習快速運球上籃、往返帶球,再增加強度,提升學生耐力。
此外,也要注重鍛煉時長的增加,適當地根據學生的體能表現逐漸增加訓練課時,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比如,適當增加一些體育課,能讓體育教師有更多機會指導學生,學生的體能在階段性時間內得以高效提升,對學生的訓練起到有效促進作用。有些高校雖然設置了學生可以在校內平臺打卡的機制,但訓練內容缺乏教師的指導和引領,學生如果盲目練習,掌握不好訓練量和訓練技巧,有時候還容易使身體損傷,更容易喪失訓練興趣。因此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計劃、循序漸進的訓練十分必要。因此學校要鼓勵和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開展體能訓練,也應當為學生提供這種機會。
高校體育教師也要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主要是在體能訓練內容和教育思想上的革新,增強責任感與事業心。體能訓練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體育教師要學會采用創新體能教學方式,學習和研究與體能訓練關聯的心理學以及運動心理學內容,豐富自身的知識系統,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開展科學的體能訓練。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安全第一為原則,合理科學地安排訓練強度。對于有高強度訓練要求的同學,需采用一對一的教帶方式,實時關注學生的訓練動態。教師應當始終注重對學生思想上的灌輸和培養,最終達成提高學生全面身體素質的目標。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結合高校體能訓練教學實際,分析了提高體能訓練水平的措施,作為高校體能訓練教師,應積極學習先進的體能訓練方法,有效的應用到體能訓練課堂,為學生體能提高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