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凜 尹航
(長春中醫藥大學體育教學部 吉林 長春 130000)
在綜合體能課程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科學的進行功能性體能訓練,加強了科學訓練效率,減少了學生運動過程的損傷,利于提高學生訓練興趣,從而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分析了功能性體能訓練與高校綜合體能課程結合的目的,探索了具體的結合措施。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大學生學習工作的基礎保障。傳統體能訓練以運動量大為主,訓練形式缺少核心部位肌肉訓練,均為簡單的四肢運動,無法真正達到鍛煉目的。因此高校需要對大學體育課程進行創新改進,采用功能性體能訓練,調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保證身體肌肉、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都參與到鍛煉中來,使每個部位都得到合理有效的鍛煉,以彌補傳統訓練的單一性。
功能性訓練,除了彌補傳統訓練的不足,還能有效減少學生在體能訓練中容易受到的損傷概率,保證身體安全,從而提升運動效果。功能性體能訓練是專業而靈活的訓練方式,因此高校要積極采用功能性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功能性訓練,幫助大學生擁有了一個專項運動的技能,緩解學習生活中需要面臨的壓力,豐富課余生活之時,又滿足了大學生的獵奇運動心理,提升大學生的體能素質高度。顯然比傳統的訓練更具優勢。
綜合體能課程是高校中的一項必修課,以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和發展身體素質為宗旨。課程特點主要以發展學生的投、跑、跳為主,讓體能訓練更具樂趣和活躍度。高校應當采用功能性體能訓練結合傳統訓練的方法,來吸引大學生的積極參與,達成最佳訓練效果。
高校要合理安排功能性體能訓練的內容,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與學生運動能力相符的訓練內容,其不同水平包括運動能力、學習能力和實際訓練水平,功能性訓練更注重訓練內容的個性化。綜合體能課程,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功能性體能訓練與高校綜合體能課程有效結合,能夠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氛圍中感受訓練的樂趣。此處需注意教學過程中切忌盲目追求效果,設置與學生能力不符的訓練內容,導致運動損傷發生,合理科學安排訓練內容。
在高校綜合體能課程中引入功能性訓練時要特別注意訓練順序的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必然有限,保證在合理時間里將訓練效果最大化是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的技巧問題。教師可以將對學生速度、爆發力和靈敏度要求較高的訓練內容安排在訓練初期,此類訓練通常要求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消耗體能較大,可以先行訓練,然后再過渡到其他核心練習,比如持續時間長、不需要較高注意力、訓練負荷也較低的訓練;最后再進行輔助性的力量訓練。另外,如有上肢與下肢針對性訓練的環節,應合理采用上下肢交替訓練的形式,有效保證訓練過程中的組間休息間歇,也能讓上下肢都得到合理充分的休息。
將功能性訓練引入到高校綜合體能訓練,其實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教師需要使每一個訓練內容最大化發揮他的功效和作用,無論是準備環節還是整理放松步驟,都會影響最終的訓練效果,如處理不好則容易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教師要仔細了解每個訓練環節的內容和形式,訓練前先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理解到訓練的內容和方向,并且引起足夠重視,才能確保訓練的每個步驟都能夠高質量的完成,達成最終的訓練效果,保證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整體性。
值得一提的是,功能性體能訓練還要注重系統性原則,需要將功能性訓練系統地貫穿在整體高校體能課程體系中,才能取得效果。因為學生的體能提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簡單的幾次訓練知識體驗,并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偶爾一次或間歇一次更加達不到效果。因此,要系統安排功能性訓練,采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真正發揮出訓練作用。注重技巧和方向,將功能性體能訓練與高校綜合體能課程完美結合。
總之,通過實踐分析,結合功能性體能訓練內容,探索了功能性體能訓練在高校綜合體能課程中的運用方法,希望分析能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從而為功能性體能訓練與高校綜合體能課程有效結合提供良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