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俏妮
【摘要】職業素養是中職學生在學校學習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班級是中職學校組成的一個重要元素,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要創建一個如“石榴籽”一樣的班集體,需要滲透職業素養教育,培養學生的文明禮貌習慣,訓練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等,為中職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做好充分準備,讓他們一踏出社會就能很快地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斷享受到職業素養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關鍵詞】班級管理;職業素養
中職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可以使中職學生具備強烈個人的事業心、責任心和敬業心,同時養成勤懇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學習與生活習慣。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讓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理想,為步入社會與企業完美接軌打好堅實的基礎。
一、加快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
一般而言,廣大中職生的自我制約能力比較差,普遍以個人為中心,不懂得關心與尊重他人,因此,經常出現同學之間關系緊張,發生不和睦現象,頂撞師長等情況。筆者在校園中會見到有的學生奇裝異服、抽煙喝酒,污言穢語卻不以為恥;有的學生學習作風懶散、上課遲到、早退,紀律性差;有的學生行為舉止不雅、無公德之心、個人垃圾不入箱、生活習慣差等問題。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加強中職生的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勢在必行,加速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的養成。
與此同時,現代企業對企業文化的重視和對員工文明禮儀素養的要求也有了進一步提高,通過有效的禮儀教育,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使他們在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時,更加勇敢自信,更好地融入社會。為了提高中職生的社會競爭力,在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中必須加強和正視中職生禮節素養的培育。
二、加強學生時間管理能力的提升
中職學生的時間管理意識普遍比較薄弱,有些學生經常遲到,做事拖拉,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也面臨極大的挑戰,所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結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作息時間對學生進行時間管理的探索迫在眉睫。中職學生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黃金階段,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對他們的學業成績、身心健康、幸福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也能夠促進他們良好職業素養的養成。
三、加強學生良好語言溝通能力的訓練
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前提與基礎,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也是刻不容緩。接手新生開學之初,從學期前期的“自我介紹”和“班干部競選”活動,到學期中期的“見習總結”與“目標設定”,再到學期后期的“個人小結與學期小目標的規劃”,這些有針對性的“口頭表達”訓練除了能夠培養學生的良好語言溝通能力,給學生提供上臺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的膽識也得到較好地鍛煉,也提升了個人的綜合素質。同時,鼓勵學生堅持閱讀,多參加征文、演講、講故事等技能競賽,多為自己“充充電”“鍍鍍金”,增強自信心,為順利進入職場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加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要建設一個“石榴籽”般的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提高班級的集體凝聚力。通過拓展訓練和軍訓,學生知道了“人在一起不是團隊,心在一起才是團隊”,深深地感受到集體力量的強大;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讓團隊意識在學生心中逐步扎根;通過組織學生暢玩各種團隊拓展游戲,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現在的社會處處有競爭,這就需要團隊合作,而一個團隊需要人人參與其中,人人有所貢獻才真正成為一個團隊。人們的許多工作都不可能一個人可以單獨完成的,而是需要多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得更好。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不僅可以讓學生很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而且還會享受到與他人合作相處的無限快樂。
五、加速學生換位思考理念的形成
“換位思考,用心教育”是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所要具備的理念,我們也要教育學生具備“想要人如何待你,自己也要如何待人”的思想。大部分中職生正處在叛逆的青春期,具有自私自利的不良表現,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中要將心比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教育學生要知道父母維持生活的艱辛,多與父母溝通,多關心父母,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用“感恩之心”讓學生接受“愛”之教育。
總而言之,在中職班級管理過程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可以不斷優化班級建設。培養職業素養人才也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讓學生學會學習,妙語連珠,責任擔當,換位思考,健康生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滲透職業素養教育,不斷提升中職生的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給自己創造更多更有利的就業條件,成就出彩的人生。
參考文獻:
[1]郭風鈴.淺談中職生職業素養的養成[J].考試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