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焱 韓齊英
摘要:新時代下,全球化趨勢愈來愈明顯,國內外思想文化碰撞交織。高校青年是推動我國未來發展的攻堅力量,面對如今復雜多變的文化狀況,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因此高校共青團應與時俱進,積極發揮好其在思想引領方面的主力作用,同時也要加強凝聚力建設,增強組織吸引力,以便更好地引領青年正確思想。本文主要探討新時代下共青團為何高校進行思想引領及如何引領的問題。
關鍵詞:共青團 思想引領 新時代
一、新時代下共青團對高校進行思想引領的內涵
在工作展開之前往往需要對此工作要求進行深入分析,因而筆者認為,在討論新時代下共青團對高校進行思想引領原因及方法前,應充分了解“新時代”以及“思想引領”的相關涵義。
(一)新時代
新時代概括來說是“新”在兩方面:一方面“新”在國際形勢,即各國之間聯系愈加密切,中國國際地位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新”在國內發展,當下我國科技經濟等實力不斷增強,并于多數領域取得巨大突破,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不斷改善。但新時代在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如恐怖主義蔓延,西方文化的滲透等等。
(二)思想引領
孫楠曾在《淺談高校共青團學生思想引領工作》里寫道:“對于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思想引領,就是堅定黨的正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理念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眻F十五大之前,帶有強制性色彩的“管理”手段是共青團開展高校工作主要實現形式,往后才逐步以“思想引領”為主。而所謂“引領”即是通過宣傳教育和組織動員機制帶動事物向某一目標方向發展、前進,它是思想理念與具體實踐的統一。從“管理者”變成“引領者”,象征著共青團在黨領導下對組織認知的深化及對自身定位的逐漸準確化。
二、新時代下共青團對高校進行思想引領的必要性
(一)新時代對高校學生的要求
我國逐漸步入社會主義新時代,同時意味著高校青年要面對隨著時代變遷而被提出的新要求。目前,高校青年已經成為整個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前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稱是我國將來強大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新時代高校青年肩負時代重任,他們一方面要身負遠大理想,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并為之不懈奮斗,另一方面也要具備良好的品德修為,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為國家振興而奮斗的基礎上。總而言之,高校青年思想素質在新時代變得愈加重要,甚至已經成為人才評選的主要依據。
(二)共青團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共青團是我黨領導并由青年所組成的具有愛國主義性質的組織,其主要使命職責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堅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堅持黨政黨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二是為祖國建設培育人才,造就“四有”社會主義事業繼承者,一方面為黨持續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也為國家輸送優秀青年,從而確保我國社會主義事業能夠持續發展,實現中國夢。
共青團的使命職責決定其在高校思政工作里發揮著其它組織機構無法比擬的作用。可以說共青團自成立至今,始終秉持服務幫助青年,全面提升青年素質的原則,堅持對高校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領,走上正確人生道路,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優秀青年。
三、當下共青團工作不足之處
(一)脫離青年需求
新時代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即為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大部分的新時代青年皆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可以說其是網絡社會的常駐民。他們受到互聯網思維的影響,有著鮮明的自我意識和明確的生活追求,且需求不斷呈現多元化及個性化趨勢。而部分高校共青團則未注意到這一點,仍然采取傳統的課堂灌輸式學習,文體活動和主題活動內容形式單一無趣,未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忽視線上建設,難以吸引青年興趣,最終導致思想引領工作效率不高。
(二)凝聚力建設不足
強大的凝聚力不僅是提高團組織吸引力的重要因素,還是共青團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在新時代下,人們部分生活習慣和社會認知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有了很大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為方便,也更加密切,許多新型社會組織不斷涌現。由于它們本身便誕生在互聯網背景中,因而對環境適應更快,也對青年人喜好把握更加透徹,更容易吸引他們加入,這對高校共青團而言無疑是一個挑戰。
(三)榮譽制度待完善
完善的榮譽制度不僅可以讓團內成員堅定追求的目標,以促進其更好的發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思想引領的作用,吸引更多青年加入。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今高校共青團存在獲得榮譽的人員較少,評選缺乏系統性,榮譽標準不規范等問題。
(四)實踐活動流于形式
單純進行理論層面引領是不夠的,開展實踐活動也是高校共青團進行思想引領的重要方式。然當下,高校共青團多是以理論引導為主,組織開展的實踐活動比較少,且內容單一乏味,流于形式,沒有自己的特色,與當代青年的口味嚴重不符,這會導致他們對團組織的活動不感冒,很難激發起他們參與其中的興趣。所以高校共青團不止要加強理論環境的建設,也要重視實踐活動的展開,只有理論和實踐同步進行,思想引領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新時代下共青團對高校進行思想引領的途徑
(一)了解新時代青年群體,開展線上引領
1.順應時代發展,加強線上建設
現今高校青年生活在一個龐大的網絡化社會里,根據團中央某項調查,80%以上的青少年把新媒體作為工作學習必不可少的渠道。當下高校共青團要做的應是將傳統方式轉變為“傳統+新媒體”模式——一方面需要堅持更新原有的團屬網站、網絡社區、網絡平臺,令其變得更加符合青年人口味,吸引青年目光,另一方面也要建設團屬新媒體,如微信、微博、抖音等,進一步擴大思想引領的平臺。
2.建立健全網絡學習監督機制
互聯網中信息內容龐雜,所以共青團開拓新傳播方式的同時也要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以確保線上共青團工作能夠取得理想效果。在此過程里,學校應配備相關人員專門對學生學習共青團思想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那些認真學習思想的學生要及時進行表揚;相應地,對待那些態度不積極的學生,一方面應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引導措施,培養他們學習共青團思政課的主動性。
(二)加強凝聚力建設
1.堅持黨的領導
共青團十七大指出:“共青團是黨親手締造、直接領導的,任何時候都要以黨的政治綱領為奮斗目標,以黨的指導思想為行動指南,以黨的中心任務為光榮使命,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惫睬鄨F在積極學習領會此思想精神的同時,也可以嘗試將其與推進組織凝聚力建設和創新發展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自身理論體系,深化思想改革,從而提高團凝聚力,滿足新時代思想引領工作展開的要求。
2.改革團文化
共青團始終是青年們的主場,加強團凝聚力即增強團對青年的吸引力,以此令他們主動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高校共青團要將團思想適當包裝成為青年樂于接受的模樣,提高吸引力并增強凝聚力。
(三)完善榮譽制度
1.適當擴大評選范圍
當下,獲得高校共青團所頒發榮譽的青年只是很少一部分,榮譽制度起到的激勵作用比較有限。因此,高校共青團應當適當放寬條件,增加一定評選名額,為高校青年提供更多機會,以此提高他們的斗志和責任感,調動青年主動性,還可以抓住此機會對團思想進行宣傳,提高團組織吸引力。
2.榮譽制度系統化
榮譽制度系統化主要在于結構設置、運行機制和法律保障三方面能夠形成統一的制度規范。結構設置即按照相應部門設置榮譽名稱,獎勵規則等劃分層次范圍,運行機制重點在于保證評選過程中的公平公正公開,法律保障上則需要根據制度法規規章保證獎項權威性,提高社會認可度,增加含金量。
(四)注重實踐展開
1.以愛黨愛國等為主題定期據舉行班會
班會形式可以多元化,如對黨的新思想展開大討論,從而深刻了解其內涵,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或者播放思政教育的相關視頻供同學們觀看領會,又或邀請高校共青團干部入班針對團相關知識進行演講宣傳等。
2.組織參觀紅色教育基地
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一方面可以近距離感受黨艱辛的光榮歷史,并切身體會到革命先烈們的大無畏精神,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切身體驗,能夠充分感受紅色文化的力量,進而打動學生,令他們主動吸收革命優秀精神,逐步內化成為自己的人生智慧,同時利用其滋養自己的道德行為,讓思政教育真實地走進心中。
3.舉辦“歌頌祖國”“公眾號運營”等校級比賽
通過校園網,QQ群等渠道進行大范圍宣傳,還可以聯系其他高校共同舉辦活動,擴大參與學生范圍。這既能夠為青年校園生活增添色彩,結識更多優秀同伴,也可激發其愛國情懷,潛移默化地宣傳團思想。
五、總結
作為新時代下的共青團,若要做好高校青年的思想引領工作,應不斷鞏固完善自身相關建設,時刻傾聽于黨和時代的呼喚,抓住青年最本質需求,在高校學生當中不斷加強黨的執政基礎,引領他們形成正確思想,如此才可使莘莘學子發奮圖強,為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孫楠.淺談高校共青團學生思想引領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8(10):27-31.
[2]劉佳.中國共青團思想引領青年的話語嬗變[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34(05):71-75.
[3]盧曉中,謝靜.大學教師榮譽制度與榮譽體系芻議[J].江蘇高教,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