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吉文
【摘? ? 要】閱讀和寫作作為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注意二者的結合,以有效地促進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對讀寫結合的重要性認識、學生的興趣培養、二者在相互結合過程中的意識和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讀寫結合;提升對策;民族地區
中圖分類號:G633.34?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3-0153-02
【Abstract】Reading and writing are important parts of high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to effectively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Chinese teaching.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tegr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est, and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of the two in the process of mutual integration.
【Keywords】High school languag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Ethnic regions
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教學始終是其中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略有側重,但總體上看它們的教學效果如何,直接決定著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但比較可惜的是,仍有很大一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對讀與寫的結合重視度不高,或重視閱讀、輕視寫作,或重視寫作、輕視閱讀。在我看來,閱讀和寫作就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鳥兒的翅膀,忽視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實現鳥兒的飛翔,必須是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能讓語文教學這只鳥兒飛得更高、更遠、更快。
一、提升對讀寫結合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讀寫結合,無論是對于閱讀或寫作各自本身的提升還是語文教學乃至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對于國文教學的兩個基本觀念》中葉老曾指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和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著密切的關系,單說寫作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問閱讀的程度。”這就很形象明了地指出了閱讀與寫作二者間的關系。民族地區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特別重視讀寫結合,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三:
一是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本身的需要。閱讀和寫作都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性組成部分,閱讀在提升學生語言認知和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打開視野,擴展思維,積累寫作的素材和喚醒寫作靈感。且現實地來講,無論是日常測驗還是高考試卷中,閱讀和寫作在其中所占的分值比重都非常大,甚至可以說各占半壁江山。
二是從閱讀和寫作的關系來看,我們需要重視讀寫結合。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且閱讀是寫作之根,或者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前提,寫作是閱讀的內化和升華,二者在相互作用和影響下實現雙向的提升。換言之,一般情況下,一方能力的提升都會促進另一方能力的提升,反之亦然。
三是就目前民族地區高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情況而言,如前所述,二者的結合并不理想;從長遠來看,這不僅影響地區高中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且就目前新高考命題傾向而言閱讀在各學科中都占據著很大分量,閱讀能力的強弱情況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而閱讀和寫作又是一種雙向的互動影響,高中語文教育教學必須重視讀與寫的結合,為語文乃至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也為學生今后的深造和成長做好準備工作。
二、注重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高中生讀寫結合能力的提高來說也是如此。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努力讓學生感受到讀寫結合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和價值,并逐步自覺地投入二者的學習中;反之,學生則會對讀寫結合失去學習的興趣。為此,我們可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注重積極創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環境對人學習成長和發展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古之“孟母三遷”就是很好的例證。
對于語文學習,相對于各種語法的技巧性學習,我始終認為,學生的語感如何,對語文學習有著更為基礎和長遠的影響,而語感的培養離不開一定的教學情境或學習氛圍的積極影響,需要天長日久的逐步積累。教師可組織學生每周進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就自己在閱讀中的體驗或心得與大家進行分享交流,或者每學期舉辦一至兩次寫作大賽,讓學生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感受被肯定的快樂和幸福。當然諸如國學朗誦等活動也是不錯的安排,而教室內外的校園文化營造等也需要進行。
在此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除了上述活動形式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循序漸進地滲透閱讀與寫作興趣的培養,并讓學生能夠持續地感受到閱讀和寫作結合帶給他們的快樂,從而自覺主動地投入閱讀和寫作活動中。
三、注重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意識及能力培養
對于高中生而言,閱讀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如何更好地進行寫作,即除了日常偶爾消遣性的閱讀之外,閱讀活動應該帶有一定的目的性,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特別注重向學生強調閱讀作品的質量和必要的閱讀方法技巧。為此,教師有必要先分析高中生閱讀作品的來源及構成情況,并給予培養學生寫作意識及能力的針對性建議。
第一類也是所有高中生都必然會接觸到的作品,即語文教材及必要的習題資料,這部分閱讀作品的質量情況應該說無須質疑,除了部分資料外,不容樂觀的問題是學生對此類作品感興趣程度往往不高。我認為與教師過度地講解技巧和應試性內容有一定關系,畢竟閱讀從本質上而言是要努力實現閱讀者、作者以及作品間的情感交流和對話,對文本過多的所謂解讀似乎都是一種肢解。這也啟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意識及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情感融入作品的強調。
第二類是學生互相傳閱或通過信息網絡獲取的各類文本類作品,此類作品男生更多傾向于諸如玄幻、武俠之類的小說,女生則傾向于言情或校園情感類的小說。此類作品可以說良莠不齊,我們在承認這些作品有助于緩解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有助于他們想象力培養的同時,也需要幫助學生進行作品的鑒別,選擇高質量、有營養的作品進行閱讀,以豐富高中生的情感體驗和寫作靈感,幫助他們創造出具有個性和靈動的優秀作品。
第三類作品則是各位語文教師都幾乎會向學生推薦的各種國內外經典著作。此類作品雖與學生當前的生活體驗和社會閱歷有一定的距離,但其之所以能成為經典,與其中蘊含的精神養料和價值是密不可分的。通過閱讀此類作品,學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有助于自身的寫作更具思想性和價值性。
第四類作品與學生的興趣有關,如某些學生偏愛軍事類、文史類、地理類或科普類的各種著作。我的建議是在合理安排閱讀時間的前提下鼓勵學生積極地閱讀,其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拓寬視野,有助于學生從更廣泛的視角和更專業的角度進行寫作。
四、注重在寫作教學中滲透閱讀意識及能力的培養
寫作是作者意思和情感的表達,《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達的過程。”但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在面對某個寫作主題時要么一無所動,要么內心波瀾起伏,但卻無法落筆。
在我看來,這兩種情況都與其缺乏一定的閱讀意識及能力相關,但一無所動者更多是由于其接觸的閱讀作品極為有限,心中難有靈感,而內心波瀾起伏無處落筆者則與其缺乏必要的寫作技巧有關。
為此,針對第一類學生,我建議教師可給其布置一些閱讀任務,適當地增加其閱讀量,并鼓勵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注意捕捉一些閱讀的感悟、思考或寫作的靈感,并在后期的深度閱讀中實現所感所思的進一步深化擴展。
針對第二類學生,則側重于寫作技巧的訓練,而這種技巧除了必要的、專門的考試訓練外,如縮寫、擴寫等形式,更需要鼓勵學生在優秀作品的閱讀過程中進行學習,如仿寫、改寫、續寫等形式。
五、結語
總之,在民族地區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并結合具體的學情特點,多途徑地予以培養,以綜合地提升高中生的讀寫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方靜.淺析“讀寫結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寫算,2020(12).
[2]吳燕芬.“依托課本,讀寫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問題與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18(07).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