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我國的高等院校不僅要做好招生工作,更要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本文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能力;培育路徑
前言:伴隨著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對于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大學生人才培養中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高校應當實現教學改革,并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教學模式等進行探索,并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平臺,培養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
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創新創業環境不夠完善
雖然自2015年以來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針政策、措施,高校人才培養中加大對人才創業的宣傳力度,但是收效甚微,尤其是尚未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究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大部分的高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大部分學生不夠重視創新創業教育,自主創新創業意識相對比較薄弱。
(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結構不完善
根據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結構來看,還尚未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教育體系,尚未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項單獨系統的學科門類,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在大部分高校中,僅僅將創新創業教育看作是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就業教育。是通常采取選修課的方式,且主要以理論課程為主,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缺乏平臺,創新創業的理論實踐與實際市場情況不能緊密聯合,則導致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1]。如果高校不能對創新創業課程進行深入研究與科學開發,則會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流于形式,不僅不利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還會造成高校的資源浪費。
(三)創新創業實踐性不足
大部分高校在開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雖然部分高校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經建立了實踐活動基地。但是該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實際使用率不高,在學校組織的一些創新創業比賽活動中也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不能充分發揮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的作用,因此實際的教育意義尚未實現。對于高校來說,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將思想、理念落地,這也是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
(一)加強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強化相關實踐活動開展
根據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情況來看,大部分高校中都建設有大學生專業創業孵化基地,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這些創業孵化基地并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與優勢,學生無法將自己的創業項目理念實現。我國針對高校大學生創業已經先后推出了大量的方針政策,但是高校在實際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并未根據相關的政策予以指導。這就導致學生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創新創業中,不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高校要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一方面要加強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使學生在更好的硬件基礎上開展創業活動,另一方面還需要通過積極的引導、有效的指導來使各項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展開[2]。某高校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組織學生參與到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其創新創業能力。還有部分高校以本校的創新創業基地為依托,組織學生參與到大量的專業實習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其創新、創業能力;也有部分高校與合作企業之間聯合開展了專業人才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活動,通過有效的校企聯動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創新創業活動中,從而使學校的創新創業基地,優勢與作用得以發揮。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業氛圍
要使高校大學生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課程教學就可以實現的,需要高校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業氛圍,使學生的創新創業靈感能夠逐漸變為現實。根據大部分的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來看,由于學生受到社會經驗不足、創新創業理念過于理想化、急功近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各項創新創業工作無法有條不紊的展開。還有部分學生因為缺乏創新創業的自信,不能主動積極的根據自身的專業優勢進行創新創業?;诖?,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高校就應該積極的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并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進行大力支持與積極鼓勵。為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氛圍,高??梢酝ㄟ^學校的報刊、校內網、公眾號以及短視頻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國家以及地方的創業政策進行宣傳,使學生能夠了解到當地成功的創業企業家與本校創業成功代表的相關事例,從而使學生樹立起創新創業的信心。其次,高??梢越M織學生參與到各類創新創業學術交流活動中,使學生通過大量的交流活動能夠在同專業人士的對話交流過程中,豐富自己的創新思維并開闊視野。在開展學術交流的過程中,高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一些本校學生成功創業的企業中了解學生的創業經驗,從而使學生創業積極性得到提升。最后,高校還應該結合學生創新創業實際情況,在高校內建立起一套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相關激勵制度,可以通過精神獎勵、物質獎勵以及學分等多種形式,激勵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中。在學生創業過程中,學校還可以予以相關的幫助支持某高校為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性,還在校內設立了創新創業獎學金對一些勇于創新創業,但是缺乏資金支持的學生予以資金支持,從而在校園內營造出良好的創業氛圍。
(三)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高校通過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創新創業方面的理論知識幫助,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樹立良好的創新創業意識,更好地投入到創新實踐與創業中。高校應該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學校的創業講座,而是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情況來設置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3],使學生通過系統化的教育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在高校設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過程中,高校應該明確,創新創業是專業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這樣使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有正確的認識,才能自發實現多層次、多方面的創新創業實踐。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過程中,高校應該根據不同專業學生情況特點來設置課程。例如某高校在建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基地的時候,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基本素養為出發點,對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業品質創業意識、創業能力以及創業知識等方面設計相關的校本課程,從而使該專業學生,在接受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起創新意識與創業意識。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有效地緩解高校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養中加強對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高校要積極響應道中創業的號召,并在高校人才培養中引導學生積極創新,主動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中。高校還要根據本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并積極探索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
參考文獻:
[1]李兆亞,朱存各.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服務能力培育路徑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9):18-19.
[2]王麗娜,于歐洋,侯力莉.高校文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9):134-135.
[3]張沛,李偉,譚偉,張立華.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與路徑探索——以棗莊學院食品科學與制藥工程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27):228-229.
作者簡介:
李永亮(1982—),男,漢族,黑龍江省雞西市人,東北林業大學碩士,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建筑專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