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生物作為一門重要學科,不僅關乎同學們的學業成績,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以知識的灌輸為主,不僅枯燥乏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很難形成自己學習生物的方法,教師教學的質量也大大折扣。因此,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其中,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課中的應用效果最為明顯。思維導圖可以將抽象和理論的知識轉變為具體形象的導圖,可以讓學生更易于理解和記憶。因此,本篇文章則重點探究思維導圖策略在初中生物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策略;初中生物學;應用探究
引言:思維導圖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生物學中,效果明顯。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是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支持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并且該教學模式對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孩子發散性思維的養成。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擁有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傳統的教學模式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動力不強,所達到的教學效果自然不盡人意。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優勢明顯,值得推廣。
1什么是思維導圖策略
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合理性。反觀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延續了很長時間,自身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并且這些問題已經根深蒂固,導致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很難有效避免這些弊端。并且,老師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枯燥性也是不可避免的,這就導致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學生并不能輕松的接受和理解。傳統的教學模式最根本的缺陷在于模式的僵固性,教師在理解的過程中容易陷入誤區,并且這種誤區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如果教師沒能仔細思考,很有可能會陷入這種誤區,且很難掙脫。以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對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也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教師采用思維導圖策略進行講學是刻不容緩的。所謂思維導圖策略,簡而言之就是老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在頭腦中或作業本上繪制一張知識的體系圖。這樣可以讓同學們更加直觀的了解知識點,也可以讓同學們更好的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記憶。
2采用思維導圖策略進行教學的意義
教師采用思維導圖策略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對于教師而言,采用思維導圖策略進行教學是老師與時俱進,積極改變的展現。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師教學的思維緊緊的禁錮在一個方向。老師講知識,學生學知識,目的是提高學習成績,最后可以讓學生升入理想的高中。這種教學觀念并沒有錯,學習就是為了獲取知識,為了在以后獲取更好的學習環境。但是我們仔細思考后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而沒有考慮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因此,為了糾正這種教學思維的歪風,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應運而生。思維導圖教學策略充分尊重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并將梳理的過程通過導圖的形式表現出來,緊接著學生對自己的導圖進行學習和理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學生的學習取得成效,也就代表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3思維導圖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3.1引導學生對生物學知識進行預習
初中的生物學知識并不復雜,但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并不健全,因此在學習生物知識時也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效的學習生物知識,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新課的知識進行預習。這種預習并不是簡單的瀏覽一遍知識點,而是將知識點進行一定的整理,依據自己的理解,畫出一個具有體系的思維導圖。學生便可以依據這個導圖,可以有效了解自己哪里不懂,哪里略懂,然后在課堂當中重點聽取自己不懂得地方。
舉個例子。初中生物第一章講的是植物和動物的分類。植物和動物種類繁多,并且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學生可以在作業本上繪制出自己的理解,并對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標注。學生有不懂得地方在所難免,課上認真聽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很重要。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一舉兩得。
3.2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老師在進行授課前會設計一個教學大綱。以前教學的大綱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標準進行設計的。具有先天的缺陷,無法在教育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成效。現階段,老師大多采用思維導圖策略作為標準進行設計,這種教學大綱更具合理性和科學性,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據自己導圖的思路進行講學,可以有效避免因思路中斷而產生的尷尬局面。
并且,老師通過思維導圖策略在生物課上進行教育教學,可以讓學生真正愛上生物課堂。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知識點的灌輸為主,將理論性的知識點進行簡要闡述便傳給學生。高中時期,生物這門學科是劃為理科的。由此可見,生物的知識點是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抽象性。本身傳統的教學模式很是乏味,加之對知識點的理解難度較大。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厭惡生物知識的學習,最終導致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失去興趣。而利用思維導圖策略進行課堂講學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思維導圖策略教學充分考慮了現階段學生理解能力的欠缺,以簡單的方法解釋復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對知識更易于理解。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出幾個核心問題,并以這幾個問題為導向,以解決這幾個問題為目的,進行這節課的教學。
舉個例子。初中生物需要學習植物的內在結構,并對每一個結構進行理解和記憶。以此,老師便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植物內部的結構都有什么作用?這些結構的缺失會對植物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這兩個問題看似簡單,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出答案。但是,這兩個問題便涵蓋了本節課所要講解的全部內容,并且具有一定的條理性。可以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一步步分析,最終實現學生對知識點的充分理解和記憶。
3.3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小結
學習了一節課的內容,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老師引導學生在作業本上繪畫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并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導圖進行一遍知識點的復習,以鞏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老師對學生繪畫的導圖進行檢查,對不足之處提出寶貴意見,但不能要求學生繪畫的導圖和自己一樣。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老師不能強求學生的思維和自己一直,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理解。并且,學生繪制導圖的速度有快有慢,老師可以稍加提醒,但不能強求學生快速的繪制導圖。每個人的理解能力層次不齊,繪制導圖的速度也就有所差異,老師不能強求,只能鼓勵。
緊接著,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分享自己的思維導圖。讓同學們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一舉兩得。
4結語
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是眾多一線教師的智慧的結晶。廣大教師應該充分的接受并利用于教學,讓這一新型的教學策略惠及廣大學生。尤其是生物教學,知識點具有一定的理論性,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知識點也很繁多,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強大的記憶能力。這就需要思維導圖策略進行輔助,讓學生對知識點更易于接受和記憶。
參考文獻:
[1]趙樹蘭,董鳳琴.試析思維導圖策略在初中生物學中的應用[J].學前教育研究,2005(Z1).
[2]王曉丹.試析思維導圖策略在初中生物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1).
作者簡介:
陳文艷,性別:女,籍貫:四川成都,民族:漢,出生年月:1985.09.24,學位:學士,職稱:中教二級,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