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購物需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便利店作為一種新興的零售業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我國特別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等城市的發展勢頭良好便利店因為其便利性高、服務理念好、食品衛生新鮮、自有品牌商品多,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具有很大的營銷優勢。然而,便利店的生產過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何讓超市和大賣場不同的便利店充分展現便利店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優勢顯然需要深入討論。文章通過對便利店的研究,分析了便利店的優勢,并試圖為便利店的發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便利店;營銷;優勢分析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趨勢。作為一個新興的全球市場,連鎖零售業在中國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是跨國零售連鎖企業的重要海外市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連鎖便利店,大型綜合超市和倉儲專賣店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便利店是零售業態發展的新階段。便利店的快速健康發展,對于實現以人為本的社會目標,完善中國城市零售業務體系,加強城市服務功能,實現綜合社會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
(一) 便利店的概念
便利店通常是指與居民區鄰近的實體店或使顧客能夠網上自助購物并送貨到家的虛擬店。它起源于美國,于1927年由南方冰公司在美國創立。隨后,它衍生出兩種分支,即傳統便利店和加油站便利店。前者在日本和中國發展成熟,后者在歐洲和美國流行。便利店是一家銷售便利,營業額高的小商店。它具有雜貨店的特點。它是一家集超級市場和百貨公司銷售模式和管理技術于一體的零售商業組織。便利店是一家零售商業組織,提供便利的雜貨供應,超市使用和管理技巧。這是一個以“便利”為主要手段的零售企業,以吸引顧客滿足顧客簡單的購物和緊急需求。特色功能已成為零售業發展迅速,在世界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二)相關理論概述
1、需求導向營銷理論
當代營銷理論的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相信市場需求導致供給。各公司必須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和愿望組織生產和銷售商品。幾十年來,這個概念已經得到認可,并且在實際營銷活動中也很受企業家歡迎。消費需求的巨大變化要求現代企業營銷從傳統的被動需求管理轉變為主動需求管理,充分發揮公司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需求。
2、現代品牌理論
美國營銷協會對品牌的定義認為,品牌是一個名稱,術語,符號,符號或設計,或這些的組合。其目的是識別賣方或賣方組的產品或服務,并使其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不同。
3、零售轉換理論
根據零售輪換理論,當有零售業作為新事物出現時,它一般會采取低價格、低毛利和低市場地位的三低政策,逐漸使這種新型事物取得成功。近年來,中國傳統零售業受到新興零售業態的挑戰,原因在于其固有的缺陷導致成本高,價格高,利潤低。
二、 便利店的營銷優勢
(一)距離優勢,營業時間靈活
便利店的位置非常靠近消費者。它通常位于街道,車站,碼頭或主線。與大型超市不同,便利店的開放地址非常靈活,靠近住宅樓,辦公樓,地鐵東線,大型公共中轉站和學校大門。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便利店的數量和規模也在慢慢增長,讓附近的居民購物,縮短購物時間,滿足人們的日常消費需求。便利店的時間對消費者來說是及時和方便的。一般而言,便利店每天運營時間為16至24小時,全年無休。他們可以滿足快節奏生活和豐富夜生活的年輕人。
(二)購物的便利性
便利店的商品在特性、包裝、規格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便利性。便利店很小,而且貨架很低。消費者在進入市場后可以看到他們需要的一切。他們可以立即拿起貨物并付款。一般來說,便利店的購物時間只占超市購物的1/5。與超市相比,便利店銷售面積小,銷售品種少,貨架更合理。大多數產品都是有序展示的,方便顧客在短時間內購物。建立統一的進出口結算方式,減少了超市的排隊。食品占銷售產品的50%以上,分為日常和非日常部分。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種用來形容便利店最恰當的句子。
(三)服務的便利性
目前,便利店主要提供以下服務:提供充值,電子支付服務和快遞服務。便利店使用24小時業務,快遞公司快遞服務,票務服務的特點。便利店和票務公司合作提供票務或票務服務。它甚至擴展到旅游公司,賓館,酒店,醫院等。例如,提供音樂會預訂服務;收取公共費用。與行政機構合作,為客戶收取各種行政費用。此外,合作的觸角延伸到保險公司。在日本,便利店還提供汽車保險支付和其他服務。隨著私家車擁有量和普及率的增加,這一舉措可以大大方便車主,打印,復印和傳真服務。復印店通常集中在學校或商業區附近,在居民區很少看到復印店。因此,便利店在居民區建立了復印機設備,使客戶能夠在商店中實現自助抄襲,傳真服務,游戲和音樂下載以及增值服務。便利店的主要目標客戶是年輕人,熱門游戲和其他增值服務的年輕人以及商店內的免費WiFi服務,這些都是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方式;家庭服務。便利店依靠社區的優勢組織家政服務,如洗碗,洗衣和花卉種植。便利店網上交易的優勢還可以與更多零售商合作,尤其是缺乏實體店的零售商。在這個階段,便利店主要與亞馬遜在線合作。讀者可以在Amazon.com上購買書籍,并選擇附近的便利店取書籍。
(四)食品衛生新鮮,自有品牌商品多
便利店衛生主要是當店員拿東西時必須戴口罩和手套。不新鮮的食物被完全丟棄并在同一天處置。每天檢查恒溫器中飲料的保質期。每天清潔鍋,豆漿機和面包機。材料均勻,制作精良,內容豐富,標簽清晰明了標簽,名稱,價格,數量,條碼,來源等。在發達的日本市場和美國市場,私人品牌產品的比例超過50%。自有品牌不僅是便利店的特色,也是便利店的主要利潤來源。自有品牌依靠自己的分銷渠道來節省流通和流通成本,從而為便利店帶來更多利潤。例如,目前在中國,一些便利店自身出售咖啡。雖然一杯咖啡只有8-12元,但它是便利店中最賺錢的產品。在日本,自有品牌是便利店的特點。在中國,便利店也使用方便的產品來標記自己的品牌。大都會生活非常快。許多工人沒有時間為自己做飯。與此同時,城市消費者也可以吃到健康,美味,健康,方便的膳食。在選擇方便時,應考慮到當地消費者的口味特征。例如,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上班族習慣在早餐時吃粥。因此,早餐系列可以提供中式早餐和皮蛋,粥,豆瓣醬和米粉。在產品設計中,還應考慮到不同客戶的需求。例如,許多白領女性都注意飲食中的卡路里攝入量,便利店可以提供低脂健康食品,如蔬菜沙拉,冷面和海苔米。
三、發展便利店的意義
(一)有利于零售業的現代化
在今天的中國零售業中,小零售店占有很大比例。由于規模小,資金低,競爭力低,容納貧困消費者的能力,這些企業迫切需要進行正式的變革。便利店是傳統的新零售業態。其及時,實用和有效的特點在中國市場上極具競爭力。中國零售市場龐大,發展機遇很大。便利店的商業模式為中國中小零售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從適應現代零售業態視圖的格式轉換的便利店適應生活方式的現代消費的特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中小零售店占據了中國大部分的商店。由于小規模,低意味著適應性差,購物與傳統購物環境等方面的原因,這些交易必須面對的大商場和超市的改革。便利連鎖店易于操作,可以到達小型零售店,增強競爭力。可以說,這是中國小零售業改革的方向。尤其是小型零售店大多是私人投資,容易出現異常的市場行為,造成不穩定和混亂。因此,為了便利連鎖店的經營,數百萬的小商店可以被整合到連鎖店系統中。為實現規模化經營,提高組織管理水平和科學規范化水平將大大提高[14]。這對市場化管理,一定條件下的市場監管和市場監管具有重要意義。
(二)有利于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首先是他們的飲食習慣)。這種變化將導致對舒適性和速度的需求。便利店將在這一變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另外,中國仍然是人口大國。從這個角度來看,便利店的發展也非常重要。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必然會導致生活節奏,比如增加生活,休閑活動節奏的加快了相應的變化,不想花太多時間在糧食問題,追求商品和服務,以及便利店的質量。完全可以滿足這個需求。步行或乘車中國人的購物,所以便利連鎖店,分布非常貼近消費者,必須是那些誰是購物的重要選擇。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在年老的時候,老年人需要快速和方便的購物。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正在增加,便利店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隨著近年來高收入群體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收入群體不斷發展,人口不斷增長。集團的消費者需求反映了高品質,便利和品牌的特點。便利店的出現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三)有利于小城鎮市場網絡建設
隨著中國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甚至小城鎮也出現了快速增長。小城鎮的人口比大城市少。由于其強勁的穩定性和低流動性,建立大型零售店并不合適。便利店很小,商品和服務與消費者緊密相連。它是“現代零售業的代表。小城鎮市場具有較強的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因此,小城市的便利店生命力更強。”
四、便利店的發展與創新
(一) 商品結構方面
便利店應以選定的目標客戶為導向,系統地識別目標客戶的“特殊需求”和“一般要求”,形成一套完善的商品和服務,開發原創產品。便利店經常選擇快餐,預煮食品和一些常規產品來滿足目標客戶的一般需求。這些產品的共同特點是質量好。
(二)擴張方式方面
加盟經營店的發展是世界各地便利店成功發展的重要一課。這是專營店的發展。加盟商可以借鑒優秀便利店的經驗,開發特許經營店。調試的方法是通過直接銷售開發的特許經營來管理商店。
(三)市場定位方面
因為便利店和傳統超市的目標客戶將按需求重疊。便利店相對容易受到價格競爭的影響。便利店應該避免競爭格局的直接影響,避免同一目標客戶群的不同需求出現故障,形成比較競爭優勢。根據便利店的位置,便利店對目標顧客有不同的選擇。
(四)經營管理方面
以先進的企業管理技術優勢,設立了銷售網點的管理體系,接觸條碼技術引領一個漸進的商業信息管理系統,并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如電子數據交換和互聯網。推動發展和電子商務的企業信息,提供管理級和單店管理職能,建立和完善物流配送系統適合于便利店。這些條件可探索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小便利店企業積極利用第三方物流,制定合適的分配方案,以滿足小型配電的需求,滿足消費者的舒適性。
參考文獻:
[1] 王宇菲.探究新零售背景下便利店的個性化營銷戰略[J].特區經濟,2020,(7):148-150.
[2] 尹燁.傳統便利店在新零售背景下的戰略選擇[J].現代商業,2020,(5):22-23
[3]許云飛.李昕.新零售浪潮下傳統便利店發展策略[J].現代營銷,2020,(2):56-57.
作者簡介:
徐萍(1990.1--)女,新疆烏什縣人,本科,就讀于青島工學院市場營銷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