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美
目前,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然而大部分家長都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幼兒智力的開發以及理論知識的汲取上,忽視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教育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親親花草”班本課程為例,介紹如何開展幼兒園自然教育相關的班本課程。
為了加強幼兒的自然教育,有的幼兒園會專門開辟一片樹林作為課程活動的基地,有的幼兒園會將自然材料放置在園內,創造自然的教學環境等。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越來越多的學校認識到了自然教育對幼兒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性。班本課程指的是針對一個班級的幼兒進行有目的的教育,需要教師、家長結合幼兒園的資源以及師資力量針對幼兒的特點制訂相應的課程計劃。“親親花草”班本課程以自然主義理論為基礎,以豐富真實的自然元素吸引幼兒的興趣,通過對各個類別花草的觀賞、養護,深化幼兒對自然的理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課程目標的制訂是開展課程的第一步,它決定了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課程目標應當符合幼兒發展的現實需求,符合當代社會生活的發展需求。首先,“親親課程”的開展應以培養幼兒自然品格,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為目標,培養幼兒一定的生活情趣;其次,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最后,應當有目的地讓幼兒學習自然科學知識,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以及適應自然的能力。
一方面,“親親花草”班本課程的開展受園內教師態度的影響。幼兒園園長以及教師對課程的重視是開展班本課程的首要因素。班本課程規劃需要園長的支持以及教師的引導、加工。園長與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負責具體開展課程教學的教師。不同教師對課程的理解與認知都是不同的,理論功底以及教學方法也不同,這些都會影響課程的實際開展。
另一方面,家長也會影響課程開展的實際效果。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支持在幼兒進行班本課程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家庭是幼兒生活經驗的直接來源,家園合作對課程的順利開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功能。此外,幼兒對家長有較大的依賴性,讓家長積極參與班本課程中有利于激發幼兒的興趣,更好地引導幼兒學習養護植物等方面的知識。
班本課程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科學制訂課程計劃,盡可能多地收集與整理班本課程實施的相關資料,做好課前班本課程培訓計劃,梳理各個具體課程間的邏輯,使得班本課程的構建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同時,幼兒園要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培訓,讓他們學習相應教學技巧,增強教育理念,提升教師對班本課程的理解能力,通過多元化的培訓和學習加強教師對班本課程相關知識的系統學習,提升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的獨立性與主動性,提升其課程實施能力。此外,班本課程教學應當重點關注幼兒的經驗和興趣,明確幼兒的需求,通過生活經驗引導課程的實施。
幼兒階段是培養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認識世界的關鍵階段。幼兒園班本課程對幼兒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幼兒園要合理安排課程體系,突出園內課程特色,明確班本課程的價值,加強自然教育,促進家校溝通,保證班本課程的有效開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