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強,各國間的金融聯系也愈加緊密。但發展往往伴隨著風險,如果一個地區的金融經濟出現了危機或是風險,將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波及范圍,影響其他地區或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為了保持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增長,減少金融風險帶來的損失應加強防范措施。本文就如何加強金融經濟風險防范措施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金融經濟;風險防范;具體措施
引言: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在世界環境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且影響范圍在逐年擴大。但隨著金融經濟的發展,其風險也在逐漸增多,所以金融經濟的發展與風險是并存的,為了有效防止金融經濟帶來的風險,應該對風險的成因進行分析并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以此降低金融經濟風險對國家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
1 金融經濟風險的主要類型
1.1 金融政策風險
為了保證我國經濟呈良好的勢頭發展,防止市場環境受到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影響,政府會定期頒布相關的政策對其進行調整和控制,并在宏觀角度科學規劃其發展方向,對穩定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金融風險出現的概率。但金融政策在實際施行中,會受到國內外經濟發展、國家政策、政治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如果不能良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甚至是存在較明顯的不匹配情況,就很容易出現金融風險或是法律糾紛問題。
1.2 金融信貸風險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目前國內存在大量的金融機構及信貸機構,這些機構的營業內容主要為對國家事業單位、私營企業、居民等社會主體提供貸款業務。但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出現業務擴張不當,對貸款人資格審查不合理等情況,在放款后就會容易出現貸款人還款不及時或根本沒有能力按時還款的情況出現。一旦壞賬情況頻繁出現,就會影響資金回流,從而引發金融信貸風險[1]。另外,由于國家監管尚存在一些漏洞,部分企業為了快速擴張,不考慮自身實際運營情況,開拓了較多超出經營范圍外的業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金融信貸出現的風險。
1.3 金融利率風險
在眾多金融經濟風險類型中,金融利率風險是出現頻率較高的風險之一。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情況,社會穩定情況在實時變動,都會導致利率產生變動,而無論利率的大幅度升高還是降低都會對金融行業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影響其健康發展。對此,當金融利率呈較大幅度上升時,政府應及時采取手段進行調控,否則就會導致金融市場升值。反之,則會導致金融市場貶值,導致金融利率風險出現。如新冠肺炎的爆發就對我國的金融經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但政府在打好疫情防控戰役的同時,大力開展穩定經濟民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復經濟生產,從而快速穩定了金融環境,使經濟恢復平穩運行[2]。
2 如何加強金融經濟風險防范措施
2.1 加強金融經濟風險的監管
金融經濟如何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穩定,所以,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多是在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引導下進行。而針對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來看,金融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其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對此國家應加大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力度。對于金融市場中存在的違規操作進行有效監管,加強懲治力度,將有可能引發金融風險的因素都扼殺在搖籃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金融風險,營造良好的金融經濟環境[3]。另外,在加強對金融風險監管時,首先要嚴查金融信貸風險。近些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部分金融信貸企業瞄準了線上市場,而由于客觀因素監管不當導致其中混入了較多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機構,影響金融信貸市場的安定。對此想要加強對金融經濟風險防范,一定要加強對信貸機構的監督并制定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有必要讓信貸機構的業務透明化,真實化,有利于提升民眾對信貸機構信任度。
2.2 建立并不斷完善金融經濟風險評估體系制度
為了合理降低金融經濟風險出現的概率,政府應建立科學完善的風險評估系統,對潛在的風險進行預測及評估,并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為了防止一些小型金融機構鉆法律空子,不按規章制度辦事,影響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當在建立完善風險評估體系的基礎上,政府應再設定一個標準化的尺度,對其起到警示作用,從而有效降低金融風險出現的概率,有利于推動金融市場健康發展[4]。企業則應當從運營模式,員工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做到內部職責清晰,將風險防范責任落實到個人,確保相關人員工作規范化,在最大程度上規避失誤或虛報等情況出現。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金融經濟風險是無法規避的,這需要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加強對金融風險的防范,以減輕金融風險造成的影響。
2.3 充分發揮利率市場化的作用
由于金融利率風險出現的概率較高,對金融經濟的影響也較大,為了降低其出現的概率,相關部門要針對利率的計算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將利率變化與市場變化相結合。針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需求,釋放放寬金融機構在存款金額方面的要求,并簡化貸款流程,提高其服務質量。簡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小額貸款業務,促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5]。除此之外,還應該對市場金融體制進行改革,加強內部改革,以利率的變動為依據調整金融機構業務及運營模式,以此來更好的應對金融利率變動帶來的風險。
2.4 不斷完善會計監督體系,提升員工專業水準
想要對金融經濟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需要建立并不斷完善會計監督體系,并在實施中不斷優化和完善這一體系,以此來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而企業內容應合理規劃各部門的職責,避免多頭領導的情況出現,最好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另外,為了避免由于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引起金融風險,金融企業可以定期開展培訓或是組織去外地學習活動,保障其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并在后續不斷實踐中提升工作能力及職業操守。實力較強的企業還可以組建專業的會計隊伍,并根據實際發展需求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和培訓,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對員工責任心及道德素養的培養,日常工作考核中將道德素質納入其中,盡最大可能規避由人員造成的金融經濟風險[6]。
結束語
總的來說,為了促進金融經濟健康發展,有效防范金融經濟帶來的風險,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金融經濟風險的監管,并建立完善的金融經濟風險評估體系制度,保證金融市場以良好的趨勢發展。企業則要規范運營模式,注重對員工的專業培養,有效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及道德操守,從而降低金融經濟風險對企業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張鴿,張忠德.金融經濟的風險與防范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1:136-137.
[2]薛瓊.試論企業金融經濟效益分析及其風險防范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9,05:138-139.
[3]張偉.關于金融經濟的風險及其防范措施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2:106+108.
[4] 郭佳亮. 關于做好金融經濟風險防范工作的思考[J]. 新財經, 2019(7):41-42.
[5] 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1]. 強化全面風險管理 打好防范金融風險攻堅戰[J]. 政策, 2019, 000(001):P.37-38.
[6] 陳鋒, 徐尚朝. 關于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 金融與經濟, 2018, 000(008):9-12.
作者簡介:
鄧煥成,1999.10.1,男,漢族,湖南永州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金融學。
(武漢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