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龍
摘 要:在油氣田開展的過程中,使用最高效的油氣開采技術手段來確保油氣開采的質量達到一定的標準,同時也是為了能夠顯著的提高油氣田的開發采收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油氣田開采進入到后期之后,就需要對于剩下的油氣分布的特點和規律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落實增加產量低技術手段,提升存儲層面的動用程度,以便于能夠開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氣。
關鍵詞:石油工程:高含水期油田:儲層:注水開發:優化措施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越發依賴石油資源,在中國境內有著十分富足的石油資源。不過,根據當前實際調研來看,國家現今開發的大部分油田都處于高含水期開發階段,想要對現狀進行改變,就要針對高含水期油田注水開發的具體效果進行優化,才能夠讓石油產量保持穩定。文章主要研究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開發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對現有的技術方案進行升級,進而為高含水期油田注水開發帶來更加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1.石油地質工程注水開發概述
當前,國家為了提高油田采收率,一般使用的都是注水開發工藝。在油氣田生產環節,作為核心的集輸處理工藝有混采工藝和混輸工藝。在對不同層的產出液的配伍性進行檢測之后,如果發現性能優良,那么兩種產出液的采集和輸送都可以集中進行,使用一根管線就能完成,在成本上能夠有效的降低;如果不同層的產出液的配伍性不佳,那么這兩者是不能夠一起采集和輸送的,需要兩根管道進行操作。因此,要想優化油田處理工藝,就必須要對配伍性進行深入研究。
油氣田的開發過程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依據地質條件本身具有的能量的一次開采時期,依靠注水或者注氣來開采的階段,依靠聚合物等技術手段來提高油氣田開采的第三個階段。當油氣田開采進入到后個階段的時候,選擇三個不同的開采技術,來持續的優化和提高油氣田的開采產量,使用新技術、新手段來處理和解決油氣的開采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使用化學技術手段、熱力采油手段和微生物采油技術手段等等來有效的改善油氣田的物理性能。只有不斷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油氣田開發采收的方式,才能夠有效的提升采收率。而這就需要相關的油氣開采企業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究。
2.目前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開發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油田開發之時,在技術方針的確定上,一般都是“階段性整理、循序漸進優化升級開發油田注采系統”,當注水油田逐漸邁入高含水后期開發階段之后,由于含水量的不斷提高,注水環節也會變得更加嚴苛,如果依舊使用強化注采的模式,后期開發依舊會面臨各種難題,不管是對油田的開采質量,還是對油田開采的效率都是不利的。就當前而言,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開發還是有著諸多技術難題,一般體現在以下幾點:
2.1耗水量增多
油田高含水后期開發時期階段,含水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增加,在作業時注水量、產水量都體現出增長趨勢,這時的耗水量不斷增加。很多油田都呈現出來這種趨勢況,隨著油田進一步開發,耗水量不斷增加,甚至會發展到不得不抑制的程度。
2.2設備損壞嚴重
在高含水后期開發時期過后,就需要強行進行高壓注水操作,意味著需要更多操作難度更大的井下作業,這會在很大程度上破壞設備。對于油井套管而言,在還沒到后期開發的時候,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在后期長時間多次數的使用,再加之極大的壓力就會使得油井套管破損變大,甚至被損壞。
2.3成本增加
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作業成本變高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1)設備方面不僅需要經常維修,還要對破損極大的進行更換,成本增加;(2)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作業時,需對注水管和輸油管進行調節,涉及到大面積的工程改進,設備升級,意味著成本投入增多,隨著開發節奏不斷推進,采購作業量進一步提升;(3)油田開采投入的成本與含水量密切相關,對含水量的調節也是對成本的控制;在注水油田開發后期,含水量將進一步增大,成本也會進一步增大;(4)單位原油開采消耗的能量將會越來越多,造成成本的增加。
3.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開發技術方針優化措施
多數油田儲層主要由砂巖構成,儲層具有較強非均質性,由諸多油層組成。不儲層之間,層內和層面等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油層開采環節,對于開采道路的選取至關重要,才能確保油田開采效率,實現終采率上的提升。當前國內在進行大油田開采技術研究時,確定了一套有針對性的開采技術方案,有以下幾點:
3.1構建高效注水開發方式和結構
找出不穩定注水形式,是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開發的核心,如果開采油層都是不穩定注水,就需要不斷地進行降壓、降液,并且有規律的暫停對油田注水;只有采取優良的注水結構,才能得到較高的水驅效率,帶來波及體積的增大。
3.2應用周期注水技術
在當前階段,對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開發已經不能繼續沿用以往的處理模式,傳統的強化注采模式已經不適用,不夠合理,作業效率極低,急需尖端的科技引入,實現驅替效率和開采效率的增加,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周期注水技術。該技術使用的基礎就是油田的地質情況,在對油田地質進行嚴密分析之后,得出合適的注水量,提高原油開采效率。經過不斷的實踐證明,周期注水技術已經是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開發最佳方式,但是依舊存在諸多優化空間。
3.3應用重復壓裂和裂縫深部暫堵酸化技術
重復壓裂技術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其核心就是縫內轉向壓裂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延長油田,實踐效果證明它在控水增油方面表現極佳,成功率高至百分之九十四,對于開采效率也是一種提升。為了削弱壓裂液的影響,對壓裂劑的擇取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在抗剪切性、攜沙性等方面都要十分優良。在后期開發的階段,裂縫深部暫堵酸化技術十分重要,該項技術融合了油田的儲油特性、開發情況等,能夠有效提升開發效率,以此實現產量上的提升。
3.4重點管理單井
對于開采管理而言,在油田開發的初期應該從整體效果出發進行設計,在技術上也要以區塊油田為對象考慮,在前期開發呈現出極佳的效果。伴隨著油田開發的進行,特別是含水后期開發,剩余油隨處可見,一般集中在井間,因此開采時需對剩余油特別關注,同時重心應該放在單井上。對單井的管控既要放在改良開發效果上,還要對技術方案進行修正,進而提升單井開采能力,實現油田經濟的增長。
3.5研究全套損井修復技術,提高油水井利用率
經過長期開采,當前我國很多油田都邁入了套損的高峰期,部分套井外形發生改變。在套損井的維修上:首先深入研究粘土膨脹與構造,即井的浮托作用以及高壓注水層,對這兩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推動損井修復技術的升級。考慮到不同的階段,出現的套損是存在差異的,需要對密封和加固等技術進行詳細的研討,對已經出現的輕微的套損進行有效的控制,進而拓展到整體的治理和修復。
4.結語
綜上所述,石油工程不僅事關油田的正常生產,還影響到油田的未來發展,當前諸多生產問題,都將憑借今后工程技術的優化來實現。唯有借助科技的發展,才能在確保產量的同時還節約成本,充分發揮國家資源的價值,實現開發和應用效果的最大化,實現技術上的飛躍,使用最少的時間挖掘更多的潛力,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程,孫義梅.厚油層內部夾層分布模式及對開發效果的影響[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3,22(2):24-27.
[2]高春革.石油地質工程中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開發的措施[J].化工管理,2018(02):22.
[3]高博禹,彭仕宓,王建波.剩余油形成與分布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特種油氣藏,2004,11(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