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世榮
摘 要:教學數字化定量評價在我國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為了不斷提高高中生物科學教育高中教學質量,構建了基于高中生物教育的質量化自我檢查評價評估體系,使高中生物教育自我評價更加科學、客觀、公正。它已成為一種有效的測試和評價方式,同時也對教學工作產生了很多積極的影響。如何有效構建我國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量化自我預估評價標準體系,使高中生物教學自我評價更加全面、科學,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以及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育教學,量化自評
引言:生物教育教學自我評價是生物教師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有效機制,也是生物教師自覺接受學校和社會監督,積極適應學校和社會需要的有效措施,不斷提高生物教育教學質量。生物教育教學是一個多變量、復雜的動態過程,它不僅涉及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手段,還涉及備課、教學設計、課堂、輔導和問答、組織研究性學習、檢查和評價結果等,因此,評價生物教育的教學質量,應該關注教師在特定時空條件下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過程中的主觀努力和客觀效果。
一、數字量化自評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評價指標應該要涵蓋各個方面,不僅僅是要重點考察每個學生對探究概念的基本理解,還要重點考察每個學生對具體探究概念過程和應用方法的基本掌握成熟程度,這屬于科學知識的層次。此外,教師應深刻認識和看到教育學生仍然是社會發展的勞動人,是社會發展的勞動主體,因此教師應更加密切關注教育學生在思想態度、情感、價值觀、教育教學觀念、生物心理認知等各個方面的發生變化與不斷進步。
2.評價的發展性原則。
評價的基本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發展狀況,在理解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積極興趣,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3.多種評價相結合。
自我評價是自我調整和自我反思的有效手段。它是通過自我評價對教育的后反思和終結。評價生物教師教學質量的主要參數有兩個,即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觀努力程度和客觀效果。在評估過程中,我們不能只看過程而忽略結果,也不能只看團隊而忽略個人。從一個方面來看,這是片面和狹隘的。我們應該把許多因素結合起來考慮這個問題。
4.評價的個性化原則。
教師應該因材施教,所以在評價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
二、數字量化自評的準備工作
在對生物教學進行準確評估之前,我們應該首先明確目標,然后根據目標收集數據。數據中包含的信息越大、越集中,越能幫助生物教師盡快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會影響評價效果。收集了大量用于評估的信息。我們通常采用測試法、調查法、觀察法等。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了有效的篩選,定量統計數據信息非常龐大。并非所有信息都是有用的信息。教師需要根據目的進行篩選,保留有效和有用的信息,拋棄無用的信息,并進行合理的分類,以便在需要時方便快捷地找到。
三、數字量化自評的主要內容
1.對學生成績的評價。
舉一個簡單易懂的數學例子來說明一個高中二和三年級的一名學生在初級期中考試和中學期末考試中分別只獲得了70分和88分。在此基礎上,我們無法判斷學生的表現是否有所提高。如果兩次九月期中考試的平均成績分數和總成績分別也都考的是68分和92分。那么,雖然他這次九月期中考試的語文數學科和生物考試分數平均成績仍然也都是70分,但比當年9月全班的期中考試分數平均水平都還要高。雖然最后的期中考試分數平均成績仍然是88分,但遠遠還要低于當年9月全班的期中考試分數平均分。
2.對班級成績的評價。
班級和各個年級之間的心理差異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其原因不是由單一心理因素直接決定的。我們不需要知道這到底是由年級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水平偏低還是班級考試中的錯誤原因引起的。這也許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進行大量科學分析和準確統計,才能真正實事求是。以高中月考成績為題舉例,高中二至三年級學生組的平均考試分為82分,一個班的平均分為79分。12人本科分層學生平均總學分為86分,本科各班學生人數為30人。這與上述針對學生的一次定量教學評價幾乎相同。同時應從多個不同角度進行考慮,如方差、標準差等。
3.對生物教師的評價。
對優秀教師的高度認可主要還是取決于每個學生對自己的教師滿意度。在新的本學期,我們對一些優秀學生教師進行了一次隨機匿名問卷調查。根據測試結果,調查老師的教學認知,隨機問卷抽取50名調查學生對每個老師認知進行綜合評價。32人的調查答案結果是好的,10人是平均的,8人是差的。根據學校任課老師的在校學生課堂綜合質量評價評估得分,好生綜合評分10分,一般認定為好生評分8分,差分5分,32*10+10*8+8*5/50=8.8分。我們普遍認為學校應該認真進行調查評估學校任課教師的整體課堂教學工作質量。學校教師教學評價綜合評估評審小組由同一個學校主要教育領導、同一個專業學科的學校任課教師、學生綜合評價評估小組和學校任課教師本人共同負責組成。教師評價評估內容主要應當包括學校課堂教學理論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技巧、課堂教學流程結構、課堂氣氛和學校整體課堂教學效果。學生綜合評價得分分別為10分、8分、6分、5分,相應學科教師評價等級為優、良、中、差。定量數據計算和動態統計分析方法應用同上。
四、數字量化自評的過程
學校定期組織考試。同級生物教師集體備課,根據學生水平制定標準年級或分數段,每組根據合格人數加分。定期定量評估有助于及時反饋和改進。學生個體評價。教師在學生階段教學測試中根據學生個人測試成績及時與應試學生進行溝通,并盡可能多地縮短學生階段測試時間,確保學生反饋的問題及時性和結果準確性。嚴格遵循每日一次總結、每周一次總結和一月一次表揚的工作原則。在我國生物教學發展過程中,應充分采用一套科學合理的學生量化自我預估評價機制體系,進行真實、客觀、全面的學生綜合自我評價,準確合理劃分班級學生學習層次,因材施教。這種量化自我預估評價機制體系的獨特性不難在于激發被教師評價過的對象向比自己優秀的班級學生方向學習,這必將更好地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我潛能發展和促進教師的德育教學方式改進。
參考文獻:
[1]]陳樹洪.課堂教學量化評價初探[J].當代教育科學,2012(2): 35-36.
[2]王孝玲,趙必華.教育統計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FF00264C-2302-40D8-9588-29F7ADA49B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