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偏
摘 要:教育一直都肩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更是和學生未來成長息息相關,班級建設中班主任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個班級班主任管理措施是否得當是一個班級發展方向的根本所在。班級管理中,教育教學是根本任務,如何在教育過程中直擊學生心靈,讓學生在接受教育時身心舒暢、樂于接受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尤其是面對家庭困難的學生,他們大部分比較膽小且敏感,一不小心可能會傷害他們的心靈,如何做才能既從物質上給予幫助,又能在心理上給予溫暖呢?本文是筆者面對貧因學生的真實案例,把它記錄下來,以促進未來能做的更好。
關鍵詞:貧困助學;班級管理;助學原則;助學意義
一、貧困助學的基本原則
貧困助學問題一向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一直以來困擾學校工作和家庭發展的一道難題,如果做不好做不細,那么就會導致家長揪心,學校擔心,學生傷心。奮斗在貧困助學最前沿的班主任老師的工作方式方法顯得尤為至關重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愿原則,對于貧困生而言,他們是從心底愿意把家庭的問題放到臺面上,寫申請寫理由,愿意得到學校的資助,如果老師一只一味的強調物質上的幫助,強加其填寫表格說明,那么貧困生可能感到心理上難以接受,或許就可能會選擇放棄。另外,有部分貧困生有較強的自立能力,他們會通過各不過的途徑解決自身困難,希望把機會留能更有需要的同學,而放棄被資助。二是要務實,作為班主任,學生在校最直接接觸的人,對于學生貧困的情況應實事求是的去考察了解,多問多想多做,班主任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很多的細節中去發現去分析,并主動的找學生談心,以掌握更多的真實情況,做到有的放矢的工作。三是要關愛原則,貧困的學生住住比別的學生更加敏感自卑,說話聲音比較,平時活動膽子小,有機會上臺發表意見時也往往會緊張不安,班主任對其的幫助不僅僅是體現在物質上的滿足,更應該是心靈上的建設,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其更加堅強自信,形成積極向上的內驅力。總之,貧困助學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在工作中有心、有愛去關心幫助學生,才能更好的化解學生的困難,讓貧困的學生得到物質和精神的幫助。
二、貧困助學的案例
2020年9月1日我開始接手無錫市第六高級中學高一11班班主任工作,在接手這個班級之前,按照以往的習慣,我開始仔細翻閱班級同學的各種資料、評語。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注意到張小華同學的,因為自卑膽小,她不敢與同學親密交流,不敢和老師深度交談,甚至連學習有問題都不敢請教,這樣便慢慢與同學、與這個集體分離開,和同學們似乎沒有共同語言,連課間打鬧也不會參與,從她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她的羨慕與渴望,但是她真的不知道如何加入她們,就像一個同學們熟悉的陌生人。于是,我決定讓以安排工作的名頭開始第一次交談,讓她感受到這個班主任不是一個嚴厲苛刻到盡乎無情的人,是一個可以去從內心深處主動去關心她的人,如此,才會真正的與我敞開心扉吧。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小華同學在課代表工作方面竟表現出驚人的才能,在其他課代表作業的收繳、與任課老師的交流溝通工作還需要我一點點指導的時候,她已經很快的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化學作業總是整整齊齊,作業要求與規范也能很完美的轉達給同學們。她的自信心越來越強,課堂上會積極主動的舉手回答問題,課間也主動的與同學們交流,甚至打鬧了。班級其他同學感覺張小華:樂觀,開朗,善良,堅強,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我想,我的安排應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期中考試后,歷經長長的時間鋪墊,與張小華同學有了一次深入的交談,發現她的內心對已逝母親的懷念與敬重,對班級的熱愛與感動,沒想到我的一個小小舉動會給她帶來如此的希望,一個化學課代表工作讓她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更沒想到自己的舉手之勞去幫助她申請《貧困生助學金》,讓她產生對國家、對學校、對我如此的感激之情。
三、貧困助學的思考
在工作中始終以立德樹人為第一準則,發現學生有家庭困難后,即刻采取相應的行動,制定一生一案的貧困幫扶計劃,激發學生對生活對學習的信心,作為一名班主任,時刻精準把握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用心關注學生的心理走向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積極主動的與學習困難的學生聯系溝通,疏導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問題。指導家長如何更好的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生活的重擔往往讓孩子產生焦慮情緒,班主任的適時疏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上課之余堅持與學生深入光流談心,或許是對學生深入的了解,做事之前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學生更加愿意說出自己的心事,更愿意毫無保留的訴說自己的秘密,因此,班主任的引導工作更加有的放矢,進一步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四、貧困助學的意義
貧困學生的發展問題,一是直是國家深切關懷的事情,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越來越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動力,而在高中階段,做好貧困生的幫扶工作,是優化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心無雜念,積極面對生活和學習的主要驅動力。對于一部分貧困家庭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找到最根本的適合自己的脫貧致富的方式方法,而找不到致富方式方法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年青時沒有接受到應用的良好教育,最終導致了其后代因為貧困而無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導致貧困的無限循環,因此,教育是一個家庭脫貧致富的最佳途徑,貧困的家庭只有通過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夠從根本上找到發展的道路,從而做到真正的脫貧致富,在對其子女的幫扶過程中對學生心理的疏導也顯得尤為重要,一是讓學生不因貧困而自卑,從而造成自暴自棄的心理,膽小怕事的性格,學習成績也難以提高。二是讓學生能夠更清楚的認知自我,做好更完整更成熟的成長計劃,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發現困難去解決困難。三是在班主任與其交流中,適當呵護貧困生的人格尊嚴,讓貧困助學更有溫度,讓學生真正的感受的關心和愛,感受的幫貧助學的溫度,才會真正的常懷感恩之心,回報家庭,回饋社會。
五、結束語
總之,作為一名普通的高中班主任,雖然我們的工作微乎其微,但是在對貧困學生的幫扶過程中,應能做到用真心、愛心、耐心、細心對面對貧困家庭和貧困學生,堅持貧困助學的基本原則,以務實的工作精神,盡已所能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學生幸福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秀明.高中貧困生助學體系及完善措施分析[J].新智慧,2020(36):1-2
[2].魏燃.關于完善貧困學生就讀技工院校助學政策的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9(21):446.
[3].朱子柏嘉.創新高中貧困學生幫扶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低碳世界,2016(27)251-252.
[4].海藍藍.國家助學別忘了高中貧困生[J].云南教育(視界綜合版),2007(07):399952176D-11B8-4C06-86BB-D93F44B683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