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項輝
摘 要:《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新課程改革“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使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高創造能力,動手動腦能力。本文結合自身對新課程改革要求的理解,從美術課教學出發,對高中美術教學的美育滲透展開探索,旨在緊跟時代要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美術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美育
一、認真學習,解讀美術學科新課程標準,提高理論認識水平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以美育人,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學會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發現、提出和分析問題,綜合運用美術學科及跨學科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高中生必備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使人擺脫傳統知識觀念的鉗制,走向對知識的理解與建構。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等能力,形成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程倡導立德樹人、以美育人。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參與美術活動、鑒賞和創作中逐步形成的,在教學中要滲透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不再僅僅是教教材,要改變單純的知識與技能傳授者的角色,而是形成“教學領導力”以學生為主體一起探索“學生正在經驗到的一切”,或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輔助者和引導者。
新課程的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從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運用調查、討論、實驗、設計與制作等方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積極鼓勵學生觀察感受、搜集素材與整理資料、學習借鑒、構思創意、探索表現方法、交流展示、解釋評價,注重交流與合作,形成創意和見解。
放下架子,從講臺上走下來,與學生成為朋友,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與合作中學習。在教學中,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開動腦筋、敢于質疑、發現問題、親自動手、大膽探究,滲透美育觀念,充分地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開發。
二、結合美術學科的教學特點,反思以往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修正教學方法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的一個重要驛站,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學生形成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獲得的審美修養和能力,將為他們的未來工作和繼續學習提供基礎和極大的幫助。其中可能有的因而進了專業院校,有的因而擴大了就業空間。
在新課程中,教學方式方法應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反思我們以往的美術教學,往往狹隘地理解美術實踐能力即美術技能的實踐,至于如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實踐能力,在以往教學中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課程改革強調“有效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強調在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明確任務”就是讓學生從“被動的學”轉變為“主動的學”。例如:在美術教學中通過雕塑課淺浮雕的創作,鼓勵學生大膽構思、開拓思維創意、不拘一格的造型表現,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主動探究式的學習、創作,充分發揮個性和想象,這些都激發了學生創新精神,獲得了豐富而獨特的體驗,提高了美術素養。
三、積極參加新課程改革培訓,完善自我,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可持續的發展觀要求基礎教育關注學生終生發展,激發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其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做到終生學習、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地緊跟時代步伐,因而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師新課程培訓、普通高中美術學科新課程方案新課程標準培訓等活動都要積極參加,加深對新課程理念、新課標的解讀、新教材的編寫、新教材的使用、新課程的探索的認識,開拓見識,在教學中更加的得心應手。
四、交流合作,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的才智也是有限的,因此,要經常和其他教師交流經驗,并探討課程資源的開發,如何設置模塊,如何開展教學,如何選課,如何評價等等。例如:通過我們的探討確定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經常采取分組學習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通過學生討論和相互評價,使學生聽取不同的意見,形成團隊精神、合作能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還應該著重引導學生發散性思維,充分發揮想象力,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去思考問題的答案;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啟迪他們的創造精神等方案、方法。
五、教學為中心,科研促發展
為了更好的貫徹新課程標準,學習專業理論,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確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內化為指導自己行為的思想外還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例如學生評價、公開課、示范課等實際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可以鞭策自己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更能促使自己在實踐中成長,在課改中進步。由于有實踐經驗,有豐富的教研素材,可以撰寫新課程改革下的美術教育探索等論文。
六、新老互勵,帶領青年教師共同進步
以老帶新,以新促老。老教師有的是經驗和教訓,新教師有的是開放的思維,新的理念、新的意識,所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才能更好的認識理解新課程。時常進行探討,抓住閃光的點子,探索有效的教法。
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是新時代的新需要,我相信隨著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對新課程改革認識的加深、對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師的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只要我們深刻解讀課程標準,按照正確的方式方法組織教學,新課程改革必將取得輝煌的成就,更好的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2003.4
[2] 鐘啟泉、崔允漷、吳剛平:《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 ?2003.10
[3] 定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 ?.搜狐2016.09.14
[4]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B4C581E9-03C6-40D9-8B73-8D48DA95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