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19年度校級教育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融個性化教學與自主性學習的大學英語分層次教學研究與實踐—以沈陽城市建設學院為例》(項目編號:JG201913)。
作者簡介:吳秀英(1978—),女,碩士,副教授,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
摘 ?要:英語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必須接觸的語言學科,作為一門溝通性極強的工具,其課程具有覆蓋廣、跨度大和知識點豐富等特點。高校開展教學的重點在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是一項全國范圍內的外語考試,學生的四級成績是其英語水平的集中體現。根據研究顯示,影響學生英語四級成績高低的因素眾多,學生的學習策略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需要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探究學習策略與四級成績的相關性,進而逐步探究思考出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分層模式 ??英語 ??學習策略 ??四級成績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2(c)-0000-00
Abstract: English is a language subject that students must contact in their learning career. As a highly communicative tool, its curriculu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coverage, large span and rich knowledge points. The focus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overall English quality. CET-4 is a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est, and students' CET-4 scores are the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their English level.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 CET-4 scores, and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vel, teachers nee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CET4 scores in actual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n gradually explore and think out teaching methods suitable for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Key Words: Hierarchical model;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Grade Ⅳ; Relevance
學習策略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根據自己的情況所采取的行動策略,這些行動策略可以將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簡單化和趣味化。Oxford將英語學習策略分為六種類型,分別是: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補償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表明,英語學習策略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對于英語學習的影響也具有一定的差異。為了讓學生掌握高效率的英語學習方式,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四級成績展開調查,并分析不同層次學生在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方面的差異性,結合學生當前的情況得出學習策略與成績之間的關系,進而探索出高效率的英語教學方式[1]。
1學習策略具體概述
1.1學習策略定義
學習策略最早起源于美國,由心理學家Bruner在1956年提出的“認知策略”概念而逐漸發展得來的一種學習理念。關于學習策略,不同國家的學者對其有不同的定義。O'Grady認為,學習策略是一種“心理過程”,具體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語言做出假設,再針對這種假設將語言知識合理應用于各種語境和溝通場合之中。我國的研究學者將各個國家不同學者的觀點在研究和整合的基礎上,針對學習策略做了大致的概述,將學習策略認為是學習者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步驟與練習技巧,為了達到提升語言的記憶能力和理解效果,具體采用的思考方式和行動方法。不同學者針對學習策略具有不同的分類形式,國外的學習策略研究以Bialystok、Oxfod和Cohen等學者的劃分方式為主,中國國內的學者對學習策略的分類以文秋芳、章兼中和程曉堂為主。通過研究表明,英語學習策略對學生的整體水平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效果,該策略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展開,有助于學生逐漸熟悉并掌握高效率的學習方式。但英語學習策略中的具體技巧和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對學生的學習目標與對所學內容的滿意程度而不斷變化[2]。
1.2學習策略內涵
根據上述定義,可把學習策略的具體含義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英語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所使用的學習方式之總特征,是對于具體學習形式的表述。
第二,英語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實施英語學習時的具體理念與實施方式。
第三,英語學習策略是指導學習者所使用的具體復習方法和技能,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習者高效率地記憶英文總體形態和主要內涵。
第四,英語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英文學習過程中采用有針對性的方式和步驟,以實現吸收、記憶和利用信息目的的有效途徑。
1.3學習策略的具體分類研究
該文基于研究學者Oxford提出的分類結構進行研究,他將學習策略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兩大類。直接策略包含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間接策略中包括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
(1)記憶策略具體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相關聯系的知識,結合具體的聲音和身體動作等技巧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2)認知策略指的是學生以提高思維和推理能力為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知識與知識的傳輸過程形成的具體學習方法;
(3)補償策略的重點在于彌補與補償,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針對自己的薄弱之處而采取其他的方式彌補自己不足的方式;
(4)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有一定的不同之處,指的是學生了解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為前提,針對學習目標制定的具體計劃,借助各種方式解決英語學習中出現問題的手段;
(5)情感策略代表為了消除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消極情緒,通過激發興趣等方式調動自己主動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6)社交策略主要指學生在學習過程時,遇到問題及時向他人求助,通過互相協作的形式解決自己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方法[3]。
2研究背景
在高校教育背景下,許多學生來自不同地區,其英語學習環境與學習背景都有一定的差異性,使得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具備的英語基礎水平也參差不齊。在現階段,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總體水平仍然是教師開展英語教學的基礎工作。為了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和實效性,許多研究學者將研究重心轉移到學生個體差異方面。經過研究發現,不同英語學習水平的學生所運用的學習策略都各有不同。
在實際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策略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利用高效率的方法了解、吸收知識,進而內化發展為屬于自己的內部知識,以達到學習目的,進而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四級成績是對學生整體英語水平高低的客觀考察,一定程度上,學生的英語水平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四級成績。影響學生學習水平和成績的因素眾多,其中學習策略是研究者目前關注的重點問題。為了更加精確地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就要切實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習策略。研究學者通過各種方式探究英語學習策略和四級成績的關聯性,總結出對學生而言最有效的學習策略,實現英語教學質量的飛躍提升[4]。
該文對沈陽城市建設學院的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進行調查統計,將學生的四級成績作為分層調查的依據,根據學習策略分類和使用頻率等方向結合統計,進而總結出英語學習策略與學生四級成績的相關性。
3研究對象
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沈陽城市建設學院的學習情況,尋找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解決方式,該文以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大學二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這階段的學生已經參加過大學四級考試并取得了相應的成績,該次調查以這階段學生的四級成績為基礎并開展問卷調查統計工作。
4研究過程
該研究重點關注如下一些問題。第一,學生的學習策略運用狀況怎樣?第二,不同性別的學生之間在學習策略的使用上有哪些差異?第三,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策略之間存在著哪些關系?
研究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主要以Oxford對英語學習策略的分類系統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范圍。重點在于統計學生對于英語學校策略的認識,通過調查分析得出沈陽城市建設學院英語學習策略的相關影響因素。該研究中的所涉及的數據統計和分析都采用軟件SPSS完成,以此分析得出的結果來說明學習策略與學生四級成績之間的關聯。
根據現情況,問卷由50個題目組成,均以選擇的形式由學生回答,將六種學習策略平均分布在50個供學生選擇的題目之中。每道題目包含4個選項,分別是:我從來沒有或幾乎不;我有時會這樣但不太經常;我通常會這樣;我一直這樣;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分數。該調查將學生填寫的問卷計算出具體分數,再算出整體的平均值和平均差等數據進行總體分析[5]。
研究者利用學生的自習時間對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大學二年級的不同專業發放了350份調查問卷,當場收回337份,除去2份未完成的調查問卷,所收集的有效樣本數共為335份,該次調查的數據分析以學生的四級成績為基礎展開,數據真實可靠。
5研究結論
第一,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過程中都或多或少運用學習策略,被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認知策略,最低的是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但目前許多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仍然較低,有些學生即便在英語學習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這與學生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有很大的關系。
第二,經過調查,男生使用學習策略的頻率比女生使用的頻率要高。在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等方面,男女生使用的差異較大,在記憶策略和認知策略方面,男女生的使用情況較為相似。所以英語教師要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時,結合男生與女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
第三,針對不同成績學生及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分析,學習成績較高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時,往往善于運用多種多樣的學習策略開展學習。可以看出學習策略的有效運用,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因此英語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基礎與性格習慣,及時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有意識使用學習策略,進行高效率英語學習的良好習慣,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6]。
6 結語
英語學習策略和學生的英語四級成績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其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正確運用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整體水平有著重要意義。根據學習方法和策略對英語學習的重要影響,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發展狀況,積極做好對學生學習策略的運用訓練和引導工作,使學生初步認識并掌握學習策略的使用意義,同時指導學生進一步積累英語學習策略中的有關知識點,并引導學生在進行英文學習時,積極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從而培養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逐步實現高校英文教育教學質量的飛躍提高。
參考文獻
[1]林樹集.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的語言學習策略偏好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9):140,142.
[2]成銘,段紅鷹.英語專業學生語言學習策略與英語成績相關性研究[J].校園英語,2018(6):12-13.
[3]胡夢醒.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策略與英語專業四級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18.
[4]徐偉.隱性分層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6.
[5]劉影.隱性分層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
[6]陳茹.分層次模式下英語學習策略與四級成績的相關性研究——以西藏民族大學藏族大學生為例[J].海外英語,2017(3):94-95.
380050033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