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呂萍(1978—),女,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高中體育教學。
摘要:在城市建設發展中,體育性建筑屬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城市發展離不開體育因素,體育可以促進城市發展,提升城市知名度。該文在城市建設內容簡述的基礎上,對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期望在城市發展中,通過尋找和體育因素相關的契合點,構建科學標準的城市發展計劃,發揮城市和體育之間的促進作用,提升城市的建設水平,促進市民精神文明建設,為城市建設提供穩定基礎。
關鍵詞:城市建設 ?體育賽事 ?體育發展 ?關系研究
中圖分類號: G81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2(c)-0000-00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sports architecture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Urban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sports factors. Sports can promote urban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urban popularity. Based on the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ports development, and expects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standard urban development plan in urban development, give play to the promoting role between the city and sports,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the cit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spiritual civilization,Provide a stable foundation for urba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Sports events; Sports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Research
城市是經濟、文化以及教育發展的主要平臺,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城市隨著人類的進步發生了巨大改變,城市結構逐漸完善,為群眾提供良好生活空間的同時,也為文化進步創造了良好空間。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發展更加迅速,在群眾生活和社會生產中具有的優勢越發明顯。我國城市建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經濟方面的突破為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空間,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變得更加完善、環保。在城市規劃角度來看,城市建設屬于重點,城市建設需要和體育發展相結合,建設特點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1城市建設的內容概述
城市建設主要包括教育、交通、經濟、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內容,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各種因素間形成了復雜的聯系,每一種因素都會對城市建設產生直接的影響,對城市建設也有特殊的作用。當前城市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城市建設中要注重文化環境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市政環境建設等方面,要體現精神文明和現代屬性,根據現實的發展需要,對基礎設施進行配置,做好理論研究,為城市建設提供理論支撐[1]。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城市建設要注重規劃城市體系,以滿足多個行業的基本發展需求;從微觀上講,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建設的重點,是城市穩定運行的基礎。城市建設包含多種因素,屬于綜合公共服務部門,需要以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為支撐,同時還要受到文化、社會、體育等方面的影響。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帶動下,城市化發展速度不斷提高,城市建設出現了供需不平衡現象,一些交通擁擠、環境污染、資源缺失等問題逐漸凸顯,必須合理應對,才能保證城市快速擴張。當前,一些城市已經采用舊城改造的方法來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對城市面貌進行改造,為群眾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2體育事業發展的最終目標
在我國進入全新發展階段,體育事業逐漸被視為重點,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國民體質,在黨與政府的帶領下,體育事業經歷了艱難階段,目前已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體育事業發展中需要吸取歷史經驗,為體育事業日后發展提供助力。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體育事業實現多元發展,體育呈跨越性進步,在我國奧運會成功舉辦后,體育事業已經發展到全新紀元。
體育事業發展始終遵循黨的正確領導,在制定體育事業發展目標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體育總體部署,滿足體育強國的根本要求,做好發展技術性工作,深化發展策略,促進體育事業穩定快速發展。根據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體育事業發展結構做出了巨大調整,各行各業都需借助體育發展的巨大收益,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體育事業發展需要重視公共服務體系,提升體育整體服務水平,切實增強全民綜合身體素質,讓我國社會發展邁入全新階段。在奧運會舞臺上,我國各項體育都處于排名前列,這也是體育發展結構完善的最好證明,對于鞏固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都有著促進效果。日后體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仍需重視人才培養,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最終實現長遠發展。體育事業需要重視創新能力,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進行融合,根據市場情況不斷深化體育事業發展措施,優化體育教育、體育人才培養、體育科技以及體育作風等,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實現體育管理現代化與科學化[2]。
3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之間的關系
在進入全新發展階段背景下,我國城市已經實現現代化建設和科學化建設,城市數量呈逐漸上升趨勢,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45%,在城市硬件設施角度來看,城市建設需要做好初始階段的規劃,利用已有城市資源完成建設。目前在城市建設中仍將硬件設施作為重點,城市規劃直接影響城市未來發展,若是城市規劃不合理,則會導致資金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發生。在城市硬件設施建設中,主要包含社區、街道、體育設施、廣場以及綠化建設等,在未來城市發展中,需要將體育事業作為重點。體育建筑風格相對新穎,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部分體育建筑已經成為城市標簽。很多城市將精力放在大型運動設施建設方面,為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了穩定基礎,在城市建設中需要合理融入體育文化,大型體育設施屬于城市中的標志性建筑,并且為體育競技和文化傳播提供了平臺。隨著城市建設速度的逐漸加快,為居民生活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對文化傳承和文化娛樂活動開展都有著正面影響[3]。城市發展需要和體育文化與體育服務相結合,達到現代化城市建設標準。
4體育發展對城市建設的推動作用
4.1體育賽事舉辦和體育場館建設,推動了市政設施的完善
體育賽事舉辦對城市建設產生了直接影響,同時也是時代快速發展的主要特征。在舉辦大型體育比賽時,首先需要良好的交通通信和體育場館,順利舉行大型運動比賽,可以為市政建設和公共事業發展提供動力。在舉辦大型賽事的開始階段,需要改造城市基礎設施,例如:在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對北京地區所有舊房進行了全方位改造,同時開展環境治理工作,北京以全新面貌迎接世界的目光。城市基礎設施的改造,為大型體育賽事舉辦創造了場所,也優化了城市形象。在城市改造過程中,可以借助體育賽事凸顯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4]。
4.2體育發展為城市文化進步提供助力
在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城市也需要配備相應的基礎設施,例如:城市需要具備游泳館、臺球廳、滑雪場、劇院、音樂廳、文化館、主題公園等場所,才能實現體育事業多元發展。多種體育運動場所的建立,對城市發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并且也在逐漸改變城市面貌,增強城市的吸引力與創造力,使城市文化價值不斷提升。
2008年順利舉辦北京奧運會是體育事業促進城市文化建設的最好表現,奧運會成功舉辦,增強北京市民的自身素質和文化修養,在奧運會舉辦之前,大量關于體育方面的宣傳教育,使市民文化素質進入全新階段。比如:廣州順利舉辦亞運會,豐富了廣州市民人文生活環境,對城市文化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在舉行大型體育賽事時,首先需要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市民需要積極配合政府,不斷改變自身文化素養和自身形象,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入手點,消除已有的不良習慣與社會陋習,建設文明開放的現代化城市,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4.3休閑體育事業發展對城市經濟增長有著促進作用
休閑體育快速發展,可以帶動群眾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保證企業之間產生關聯性,休閑體驗與覆蓋范圍相對較廣,在發展過程中展現出長久創造特性。例如,如今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將體育產業作為提升社會就業率的主要方案,通過有關數據顯示,西方發達國家體育休閑產業總值逐年遞增,為群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保證經濟穩定發展。對于經濟處于持續增長的城市而言,城市經濟增長需要重視公共服務狀態,尋找合適的體育事業發展模式,逐漸提升城市經濟發展狀態,確保城市進入快速發展階段[5]。
目前城市發展模式相對成熟,但是仍需重視體育建設方面的投入,明確體育事業發展重要性,協調城市建設和體育事業發展之間的關系。體育事業發展具有非營利性特征,但是可以為城市建設提供基礎條件,合理應對城市發展遇到的多種問題,分擔城市發展經濟壓力。在城市建設角度來看,經濟因素有著決定性作用,城市需要獲得足夠的經濟發展之路,才能為城市發展提供助力。對于部分城市而言,體育事業作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雖然體育投資占比逐漸增加,目前仍然缺少完善的體育經濟發展方案,體育發展和城市建設無法達到協同發展目標,城市建設需要融合建設觀念和體育文化,逐漸體現體育發展的價值,確保城市穩定發展與建設。城市發展中需要明確體育服務體系,增加體育收益效果,增加體育受益人群。
4.4通過公共服務方法為體育發展、城市建設提供良好途徑
在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體育經濟占比相對較大,兩者發展需要考慮物質文化以及群眾精神文化,將傳統體育發展模式和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充分結合,創建融合發展模式。對于經濟發展不足的地區而言,需要在發展中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體育事業,形成公共服務發展模式,確保為城市發展提供助力。城市建設與體育事業融合發展中,需要在初始階段制定發展計劃,創造共贏發展模式,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關注體育發展狀態[6]。部分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一般,整體完成發展改革,根據實際需求制定發展方案,觀察社會動態,確保指定的發展路徑符合現實需求。城市建設需要積極關注體育事業,及時收集體育事業發展數據,引導體育發展建設投資服務體系,為城市經濟發展創造穩定基礎。
4.5城市建設與體育發展的路徑選擇
由于城市建設包含多個領域和多個學科,建設文化體育場所可以促進城市穩定發展。雖然建設體育文化場所需要耗費大量資金,但可以提升城市建設潛力,充分借助已有資源實現長遠發展。部分地區需要積極了解體育事業發展的供給能力,幫助體育發展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目前體育事業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體育發展和城市建設協調發展中,將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保證體育基礎設施完善,關注體育事業發展重點。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需要制定合作方案,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定期開展體育活動,建設大型體育場所,完善體育事業發展內容,為城市建設創造更多途徑。由于體育資源作為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主要優化地方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使用現代化發展手段,在滿足市場需求背景下,實現長足發展。城市建設和體育事業發展中,除了政府直接投資外,還可以通過積極開發公益渠道引入社會資源。
5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建設屬于多元、復雜性工程,其中主要包含城市硬件建設和軟實力建設,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之間會形成互相促進效果,城市中在擁有標志性體育建筑的情況下,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硬件設施建設檔次。另外,體育發展可以帶動地區經濟進步,對于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都有著促進效果,在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廉潔、創新的城市形象,大型體育活動開展為城市品牌打造創造了機會,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衛星,王穎,孔垂輝.籌辦冬奧會促進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效應及發展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5):23-31.
[2] 苑琳琳,李祥林.體育賽事舉辦與城市韌性建設關系及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與科學,2021,42(4):91-103.
[3] 張龍.娛樂性體育項目開展對中小城市體育發展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6):9,15.
[4] 陳曉峰.以“體育+”發展模式促進上海健康城市建設[J].科學發展,2020(12):84-91.
[5] 張寧.城市與體育互動發展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7):22-23.
[6] 田子彬.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城市公共體育服務管理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196-198.
346450033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