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曙光
蔬菜是人體日常攝入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機體每天需要攝入維生素C60毫克~100毫克。一日三餐,我們飯桌上的美味佳肴能源源不斷地提供維生素C。那么,保證身體所需維生素C,我們應該首選哪些蔬菜?在烹制和保存方面,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眾多蔬菜品種中,有一群“出類拔萃”的維生素C優秀代表,我們稱之為蔬菜中維生素C的“精品族”,青菜、草頭、薺菜、塌(棵)菜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下面推薦幾種,以饗讀者。
西紅柿
生吃熟食兼宜
含量保持穩定
西紅柿是一種很普通的蔬菜,由于暖房栽培越來越普及,所以市場上一年四季都可見。西紅柿的特點是無論生吃還是熟食,不管烹飪時放鹽量的多少,其維生素c的含量都基本不變。我們研究發現,每100克西紅柿中分別加1克、2克、3克、4克、5克食鹽,放入鍋中翻炒兩分鐘,其維生素C的含量仍在39毫克/100克~40毫克/100克。它的另一個優點是,其他蔬菜經儲存后維生素C的損失量很大,但西紅柿中維生素C的含量降低卻比較少,僅為4毫克~5毫克。西紅柿顏色鮮艷,酸甜可口,醫學上也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解暑止渴及抗癌防癌等作用,對普通居民而言,老弱婦孺皆相宜,生吃熟食兩方便。因此,西紅柿是維生素C“精品族”中的首選。
黃瓜
居家旅游必備
療效營養明顯
黃瓜又名胡瓜、王瓜等,原產于印度,維生素C的含量略遜于西紅柿,約為15毫克/100克~25毫克/100克,但黃瓜味甘醇清脆,青翠欲滴,且攜帶方便,物美價廉。我們的實驗顯示,黃瓜在烹調過程中維生素C受加鹽量的影響較小,僅損失10%~17%。由于黃瓜的吃法多樣,可生吃、涼拌、熱炒、腌制,故深受普通居民歡迎。黃瓜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具有清熱、利水、除濕、滑腸、美容等作用,并在降低膽固醇、改善便秘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要注意的是,黃瓜表面易受細菌、病毒的污染,生吃黃瓜時務必浸泡洗凈,如果在食用前用開水燙一下會更好。
青椒
綠葉不遜紅花
配角能挑大梁
青椒是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最豐富的品種之一,其含量高達100毫克/100克~200毫克/100克。雖然在很多家常菜肴中,它僅僅作為不起眼的配角或點綴,但在維生素C的供給方面,卻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最近的研究中,將青椒洗凈切絲倒入鍋內,在每100克中分別加入1克~5克食鹽的5種不同濃度,炒兩分鐘后再測定其中的維生素C含量。結果,這5種成淡不同的青椒,維生素C含量仍達到60毫克/100克~69毫克/100克,分別為熟制的西紅柿和黃瓜的2倍~3倍。換言之,一個人每天只要吃100克燈籠椒,其體內的維生素C的生理需要量就有很大的保證了!因此,每天采購時,請別忘了在菜籃子里給家人帶幾個燈籠椒。
現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喝湯。從健康角度,清淡、素凈的蔬菜湯頗受青睞,既可作為餐桌上的一道可口菜肴,又可以充分地滿足機體對水分的需求。長期以來,人們以為湯有營養,但并沒有研究資料告訴我們湯中的營養成分還剩多少。就攝入維生素C而言,喝湯會不會更好呢?
我們在實驗中選擇了多種蔬菜湯,包括小青菜雞蛋湯、番茄蛋湯、生菜湯、冬瓜蝦米蛋湯、雞毛菜榨菜蛋湯、絲瓜蛋湯、白菜蛋湯。蔬菜都是當天從市場上購得,完全模擬家庭的烹飪過程,然后分別測定所煮的湯中蔬菜和湯的維生素C含量。考慮到不同家庭的飲食習慣,我們分別對三種狀態進行了分析,即熱菜和熱湯(指剛煮好的熱氣騰騰的湯)、冷菜和冷湯(指熱湯冷卻以后的湯)、冰菜和冰湯(即吃不完湯置入4攝氏度冰箱中,約2小時后取出再測定)。

沸菜和沸湯中維生素C的含量 (圖1)
由圖1可見熱菜和熱湯差異很大,如小青菜的維生素C含量為41.77毫克/100克,而湯中僅為8.28毫克/100克。含量最低的生菜為6.55毫克/100克,生菜湯中僅有1.42毫克/100克。總之,湯中的維生素C含量分別僅為菜中的19.8%和21.6%。

冷菜和冷湯中維生素C的吉量 (圖2)
由圖2可見,冷菜和冷湯在總維生素C含量進一步下降的基礎上仍有差別,如小青菜和湯中的維生素C分別為25.33毫克/100克和12.04毫克/100克。

冰菜和休揚中維生素C的含量 (圖3)
經過冰箱保存后,蔬菜和湯中的維生素C含量進一步降低,而且,菜中的維生素C含量下降更快。如圖3可見小青菜由41.77毫克/100克下降到15.09毫克/100克,而湯中還有11.99毫克/100克。
這些研究結果告訴我們:
①無論菜或湯,都應現煮現吃,不宜貯藏。
②蔬菜湯中的維生素C含量很少,不足菜中的1/5,有的甚至還不到1/10,因此湯有營養僅僅是一種一廂情愿的想法。
③應該指出的是生菜湯和絲瓜湯中的維生素C,經冰箱保存后基本損失殆盡,含量接近于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