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麗 劉佳寧

近段時間,植物蛋白突然火爆了整個減重圈。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植物蛋白在減重市場都呈現出明顯的擴張態勢。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新寵。
許久不見的閨蜜約了場下午茶。
“小文,你今天喝點什么呀?”我問正低頭看手機的閨蜜。
“來杯燕麥奶吧!”小文抬頭說。
“燕麥奶?”我腦海里浮現出一系列小疑問。
“對啊,現在流行喝植物奶。植物奶,實際上就是過去說的植物蛋白飲料。除了常見的豆漿、杏仁露、核桃露,如今包括燕麥、藜麥在內的多種谷物,也被制成飲品,供消費者選擇。植物奶不是奶,它和豆漿類似,都是把豆子、谷物、堅果或者椰子肉通過浸泡、研磨、高壓均質等步驟制成。之所以稱為奶,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質地、顏色像牛奶,而且可以像牛奶一樣飲用。”
接受小文這一番普及后,我自然是點了兩杯燕麥奶,發現口感很不錯,下次還會再次寵幸它。
那天,我們有說有笑,邊聊著自己的近況,邊喝著燕麥奶。下午茶結束,我們各自回家。回到家中,對于植物蛋白還是處于半懷疑狀態的我,火速打開電腦“腦補”了一下。
植物蛋白對人體健康具有獨特的作用。在補充動物蛋白的時候,人們也會同時攝入較多的飽和脂肪。而植物蛋白不但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還可以提供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等健康成分。
很多植物蛋白食品中含有特殊的保健成分,如具有類雌激素作用的大豆異黃酮,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植物固醇,具有防癌和抗衰老作用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等。
谷類一般含蛋白質6%~10%,蛋白質含量不算高,但由于是人們的主食,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大豆含蛋白質高達36%~40%,氨基酸組成也比較合理,在體內的利用率較高,是植物蛋白質中非常好的蛋白質。某些堅果類如花生、核桃、杏仁和蓮子等,也含有較高的蛋白質(15%~30%)。
豆類、小麥(面粉)和大米中一般都含有較多的植物蛋白(大豆種子所含蛋白比例高達40%)。但是,米面類和豆類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同。
牛奶、雞蛋中的蛋白質吸收率最高,可以達到98%~99%。而植物蛋白像大豆蛋白的吸收率普遍比較低,大約為70%~80%,最高(做成粉、豆漿等)90%多一點,和普通的動物蛋白質(肉、魚等)相比并不高。
從整體上來講,雞蛋、牛奶中的蛋白質最好消化吸收,然后是肉類、魚類的蛋白質,再然后才是大豆中的蛋白質以及谷類中的蛋白質。
植物蛋白是否好吸收還跟它的加工方法及烹調方式有關系,如果吃生的、沒有徹底煮熟的蛋白質,可能消化吸收率就低一點。如果是整粒的大豆、比較粗糙的豆粉,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就更低。如果喝豆漿、吃加工很細的蛋白質粉,那吸收率就比較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