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田勘

主要關注科學哲學、科學史、醫學與社會、生物醫學信息等。
人不吃飯會餓死,人不運動和娛樂會郁悶至極。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抑郁癥的發病率上升數倍(美國是過去的5倍)就是明證。已經延期的東京奧運會能否在今年召開,不只涉及全球經濟的復蘇,更事關全球公眾的身體和精神健康。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1月28日表示:“我們正隨事態發展不斷優化應對措施,確保東京奧運會在安全和健康中進行,始終是首要任務。”國際奧委會及其合作伙伴正制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而接種疫苗是其中一部分。不過,東京奧運會首席執行官武藤敏郎表示,官方“不會將接種疫苗視為參賽先決條件”。
全球與新冠肺炎的決戰以新冠疫苗的接種為標志,東京奧運會是否如期召開在很大程度上又命系疫苗。反過來,東京奧運會的召開又是世界復蘇和回歸正常的重要標志,疫苗的作用就成為重中之重。

沒有疫苗的保障,不只是生活不能回歸正常,就連人們特別喜愛的娛樂和體育活動也將停辦。這個打擊無異于判決人的精神死刑,對人來說可能僅次于無法吃飽飯。近期的世界網球四大滿貫之一的澳網最能說明問題。
由于在5架澳網的包機上5名乘客新冠檢測呈陽性,包括兩屆澳網女單冠軍阿扎倫卡在內的72名參賽運動員,必須在酒店強制隔離14天,期間不能離開酒店和外出訓練。而且,確診者中還有5人的基因測序顯示,他們感染了此前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其他乘坐不同航班抵達澳洲的球員也將接受為期14天的強制隔離,但他們被允許每天離開酒店幾小時進行訓練。其中就包括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雷娜·威廉姆斯和大坂直美等著名球員。前世界第一、英國名將穆雷也宣布,因無法找到可行的隔離方案,他將無緣今年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由于一些運動員核酸檢測陽性,本來在1月中下旬開賽的澳大利亞公開賽被迫推遲到2月8日開賽,而且會酌情對部分賽事進行調整,幫助受影響的運動員順利完賽。組委會還規定,若選手和團隊離開澳網劃定的隔離安全區域,將面臨高達2000澳元(10萬人民幣)的罰款和犯罪指控。即便如此,大量高水平的球員因核酸檢測陽性而被隔離和退賽,也將極大地影響此屆澳網的水準。
一切都歸咎于新冠肺炎。但是,也有運動員并不這么認為。其中以西班牙網球運動員羅伯托·布蒂斯塔·阿古特為代表。他稱,“這些人不懂網球,不懂球場,什么都不懂。目前的情況完全是一場‘災難,這不是澳網應有的樣子”。
但是,兩屆澳網女單冠軍阿扎倫卡則較為樂觀:“如果你有時間哼哼唧唧,那你就有時間解決問題。”
無論如何,澳網受新冠的影響已是顯而易見。今年7月的東京奧委會是否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再次延期呢?英國《泰晤士報》1月21日稱,日本政府“私下認定東京奧運會因為新冠疫情將不得不取消”。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日本執政聯盟高級官員稱,“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但共識是(舉辦)實在太難了,我個人認為辦不成”,并寄望于2032年再辦奧運會。
但是,第二天(1月22日)日本政府、日本奧委會、東京都政府和東京奧組委都站出來否認這一消息,稱取消奧運會的說法“純屬捏造”。
看來,只有疫苗有望拯救東京奧運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專業人員的評估,雖然疫苗并非100%有效,但全球只要有80%的人接種新冠疫苗,就能建立起群體免疫屏障。
顯然,如果運動員和賽會人員,以及全日本的公眾都能接種疫苗,就能建立起群體免疫屏障,奧運會的召開也不成問題。
不過,接種疫苗也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是公平和公正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建立了一個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全球獲取(COVAX)機制,目的是在全球公平和公正地分配新冠疫苗。這個機制的一個重要計劃是,在2021年年底提供至少20億劑疫苗,包括向參加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的92個低收入經濟體提供至少13億劑疫苗。
此外,COVAX機制也在1月底前向所有190個參與COVAX的國家或經濟體提供指示性劑量分配。這樣做的目的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所稱,緊急而公平地推出疫苗不僅是道義上的責任,也是衛生安全、戰略和經濟方面的責任,而且有助于挽救生命,穩定衛生系統,并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但是,COVAX機制首要保護的是醫療保健和其他一線工作人員及某些高危人群。目標是在年底前保護參與COVAX機制的國家至少20%的人口。這個疫苗接種策略明顯是以醫療保健、一線工作人員和高危人群為首要接種者。那么,運動員接種是否排在首位就必然造成倫理爭議,因為他們并不屬于世界衛生組織首推的接種人群。
所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稱,國際奧委會不贊成運動員“插隊”接種疫苗,接種工作應優先考慮醫護人員和弱勢群體。德國奧委會稱,他們的運動員將“排隊等候接種”,英國奧委會認為“弱勢群體、老年人和一線工人”應優先接種。美國奧委會醫療事務負責人稱,美國運動員不會“插隊”。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把運動員排在首位,以色列奧委會已經為該國奧運代表團中半數成員接種,全部接種工作將在5月底之前完成。匈牙利奧委會計劃在幾周內開始為奧運會選手接種疫苗,丹麥希望該國約150名運動員和200名官員在7月1日之前完成接種。澳大利亞、希臘和比利時等國正在等待政府為運動員接種疫苗開設“綠色通道”。
如果很多國家把運動員接種排在首位,而且認為參加奧運會不只是涉及運動員的健康和國家形象,而事關恢復全球公眾的信心,為運動員首先接種就問題不大。
其次,接種疫苗可能也有運動員關心的要素,例如接種后是否會造成興奮劑檢測陽性,以及是否會影響運動成績。但是,這兩種情況都被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予以否定。該機構專家奧利維爾·拉賓稱,大量研究數據表明疫苗帶來的興奮劑檢測風險幾乎不存在,運動員應該毫不猶豫地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后最初幾天確實有可能出現發燒等癥狀,但只要不在比賽開始前兩三天接種,就能應對輕微副作用帶來的影響。
最后,如果一些貧困國家不能獲得疫苗怎么辦?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回應稱:“我們正在考慮更詳盡的防疫措施,保證在無法全面接種疫苗的情況下也能安全舉辦奧運會。”
如果以疫苗保護為主,加上其他措施,相信東京奧運會是能夠順利進行并舉辦成功的。這也是全球一切恢復正常的重大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