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宏 曹雪松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除了知識學習之外,學校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小學開始就要不斷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推動學生健康成長。本文主要以家校合作為切入點,淺談基于家校合作如何有效實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6-0006-02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Lijiapan Primary School, Shenmu Ci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ZHOU Benhong CAO Xuesong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s, in addition to knowledge learning, schools must further strengthe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primary school, they must continue to infilt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一、家校合作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和學校作為教育的兩個重要主體,二者對學生的影響是同等重要的。從時間角度來看,學校作為知識文化教育的主要場所,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而文化知識的學習占據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學校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對來說也就比較小。還有一些學校甚至都沒有開設相應的心理教育課程,對此,就需要家庭也共同參與到學生心理教育中,在家校合作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加強對心理教育的重視,并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而對學生實施良好的心理教育,教師和家長共同攜手才可以有效推動學生健康成長。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而且也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為此,還需要家長和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而這個過程肯定是雙向的,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和配合,二者應該是缺一不可的。為此,家校合作下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尤為重要的,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可以使彼此都對學生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而且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還可以不斷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進而推動學生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如何基于家校合作實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強化家校合作意識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長和教師在認識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家長都認為教育是學校的工作,學校應該完全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即便是家長關注孩子的教育情況,也只是局限于成績方面,而很少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和精神壓力。而對于部分教師來說,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應該是家長要承擔的工作,正是由于家長和教師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問題,也就導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但家校合作是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為此,還需要強化教師和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認識,讓家長和教師共同攜手承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學生健康成長。在心理健康問題上需要糾正教師和家長對心理教育的認識,小學生正處于思想萌芽階段,他們對待任何問題都是非常懵懂的,需要教師和家長告訴他們如何去做,教師和家長均是小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家長和教師只有合理攜手,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并及時分享學生的動態,這樣才可以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教師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為了更好地落實家校合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強化教師和家長的理念和認識是非常關鍵的。只有不斷提升家校合作意識,并且深入家校合作理念,才能保證在家校合作的引導下有效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二)構建家校合作協調機構
家校合作不單是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而是要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對此,學校可以成立一個協調機構專門用來對家校合作進行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從而使家校合作能夠順利高效進行。家校合作協調機構可以明確家長、教師等各方主體的責任,進而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落到實處。一般情況下協調機構主要是由學校領導、家委會以及相關負責人組成。學校領導要結合學校情況,制定心理教育管理制度,落實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并為學生組織相應的心理教育活動。而家委會主要負責征集家長的意見,并反饋家校合作的具體情況,進而為家校合作及時提出改進的方案。相關負責人需要對學校領導以及家委會提出的意見進行相應的制度調整,從而完善心理教育的開展。協調機構的構建有效推動了家校合作的開展,這樣有助于教師和家長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還可以引起家長和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關注。
(三)加強家校聯合活動機制
家校合作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緊密聯系起來,進而推進學校教育的順利進行,一直以來教師都是教育工作中的主力軍,家長在教育中沒有發揮一定的助力作用,而家校合作讓教師不再處于孤立狀態,家長也充分參與到了教育工作中,這樣不僅幫助教師減輕了工作壓力,而且提升了教育效果,如此一來也可以看出家校合作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小學是心理教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學生沒有從小形成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那這種負面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可能會伴隨學生的成長,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形成根深蒂固的認識,為此,在小學階段家長和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通過一些心理教育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和負面情緒逐漸暴露出來,借此家長和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狀態調整。此外,家長還要充分了解學校的教育內容和教育計劃,對于不同的心理問題,解決的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只有家長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以及現階段學校的教育情況,才能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進而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從而使孩子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
(四)加大對家長的培訓和指導
盡管很多家長都已經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育中家長往往會偏離這一目標,仍是以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主,甚至在孩子成績下降或者偏低時,不是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是一味指責孩子,這樣不僅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還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加劇孩子的心理問題。為此,學校還要加強對家長的培訓和指導,幫助家長調整錯誤的教育觀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思想觀念本身并沒有錯,但成績并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在教育中應該全方位看待學生、衡量學生,要關注學生的整體素質,而非學科成績。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會、家長參觀日或者家訪活動,引導家長去全面看待孩子,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家長提供相應的教育建議,只有不斷地提升家長的教育水平才可以避免親子矛盾的發生。同時,在家庭氛圍、家庭環境以及親子關系的構建上,學校也要給予相應的指導。家庭環境帶給人的影響可以說是終身的,在良好的家庭環境、溫馨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自身往往都是比較積極、樂觀的。而父母關系不和諧、爭吵等問題較多的話,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健康成長,從而使學生形成負面的心理。為此,學校可以給予家長一些專業的指導,可以通過學校的微信公眾號或者班級微信群、QQ群為家長提供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以及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的重要性,從而使家長及時調整家庭教育方式,解決家庭中的問題,進而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總而言之,心理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心理教育上教師和家長都承擔著重要責任,為此,學校和家長應該聯合起來,加強家校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心理教育,從而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進而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衛紅.家校合作下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探析[J].科學咨詢,2020(23).
[2]趙學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家校合作[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3).
(責任編輯 ?王小飛)
395950033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