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賽男 趙卉 王兆菊 馮雪峰 王廣超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為學生提供思路并且較容易理解的學習工具。從表面上看,思維導圖在習作中相當于統領全文的大綱作用,它的形式很多,往往都是以一些圖形,文字,線條,各類符號等相結合的方法呈現,而若將此方法與初中數學教學相融合,則能夠對于啟發學生思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文旨在闡述巧用思維導圖法,優化八年級數學章節復習課的重要意義及具體途徑。
關鍵詞:思維導圖;八年級數學;章節復習課
引言:
為了更好地適應目前與時俱進的新課標要求,對于初中階段數學的教學也在進行著前所未有的探索、創新與實踐;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教學中,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采用獨斷獨行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對于維持課堂的高效性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大多數教師開始著手于開拓新的教學思路,其中,在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便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初中數學復習課中的普及。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在初中數學章節復習課運用思維導圖法的優點及方式。
一、利用思維導圖法進行數學章節復習課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復習的興趣。思維導圖的形式簡潔,但對于刺激學生的記憶方面極其有效,且思維導圖的編寫符合多數人的邏輯習慣,因此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數學的復習會更有利于學生學會整合已學的知識點,在課堂中主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并將其在腦中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從而逐漸培養起對數學復習的興趣與習慣。如在學習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華師大版教材中《數的開方》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帶領學生一起繪制該章的思維導圖,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之前所學過的幾種數的開方,即平方根,立方根等,之后分別討論他們的定義、性質等等,并填在思維導圖的相應位置,這樣以來,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增加了,班級整體的課堂氣氛也不至于沉悶與乏味。
(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復習課時需要將零散的知識點以及定理全部提前整理到教學大綱中,再在課堂上機械式的傳授給學生,這樣不僅會導致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思考,且當學生對某個知識點遺忘或出現記憶不清時需要翻閱書本,十分麻煩,同時耗費了課堂中大量的寶貴時間。若教師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數學章節復習課時,則節省了翻閱書本的大量時間,使復習的整體思路與框架結構顯得一目了然。學生在制作筆記時只需將思維導圖記錄下來,免去了摘抄冗雜文字的麻煩,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整體效率[1]。
二、將思維導圖融入八年級數學章節復習課中可采用的具體途徑
(一)在進行課前預習時運用思維導圖法。教師在課前可以先要求學生對要進行的課程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在繪制過程中,學生就會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識點還沒有完全的掌握,在記憶上出現了部分的偏差,此時可以先不要急于查找課本,而是稍作記號,在課堂復習時進行著重記憶,保證了課堂中學生聽課的高效性。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繪制完成后統一收上來進行檢查,對于學生思維導圖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在下堂課中應再次進行強調;督促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完善”,對自己的知識盲區進行排查[2]。
(二)在數學章節復習課堂的教學實踐中運用思維導圖法。數學表面看來重視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但也有一些知識點需要依靠牢記來掌握,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法將這些知識點整理在一張簡潔明了的導圖中,方便學生進行梳理和記憶。例如在進行對于華師大版初中八年級上冊數學《全等三角形》一章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先從定義出發,對學生拋出問題,即什么是全等三角形,之后再換一個方面提問,如果已知兩個三角形互為全等三角形,那么他們之間有什么性質可以推斷;接著可以進行第三個分支的復習,對全等三角形如何進行判定,分別是角邊角、邊角邊、邊邊邊、角角邊與斜邊、直角邊五種情況,若有學生能夠全部答出,則對其提出表揚,若有部分遺漏,可以請另外一個同學幫忙補充完整;這樣就促進了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積極思考,從而與教師進行良性的課堂互動,有效的活躍課堂氛圍。
(三)在解題步驟中運用思維導圖法。一些數學中的大題步驟較為復雜,但若利用好思維導圖對其進行解答則會顯得思路直觀清晰。例如解答全等三角形大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理解題目,尋找關鍵信息和有效條件,建立思維導圖,最后完成全等三角形的證明步驟,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邏輯思維,不至于出現在證明題中“迷失方向”的情況。
(四)在布置課后作業時靈活運用思維導圖法。在課后復習結束后,學生應對本次復習課的內容進行鞏固理解,尤其是對于自己存在著漏洞的地方,要對其及時的找出并填補漏洞。在教學內容較多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令其合作完成一張思維導圖。例如在對圖形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時,可以四人一組,分別對菱形、平行四邊形等四個圖形的定義、性質等分工合作,繪制完之后,組員之間相互檢查,尋找其中有無疏漏或錯誤之處,并提出更改意見;同時,組內成員還可以對于這四種圖形進行比較,找出其共同點或相似之處,對已學知識點進行補充和衍生,幫助升華數學知識,相互合作,達到共贏。對于學生完成的思維導圖,教師在批閱之后可以將其中的優秀作品在課堂中進行展示,指出其優點并引導其他學生學習,帶動班集體內部互相比拼的氛圍。
三、結束語
巧用思維導圖無疑可以為當下的初中數學章節復習課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多樣性可以讓學生專注于課堂教學內容當中,提高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思維導圖所具有的簡潔、有效性對于教師減少備課時的壓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大有裨益。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法幫助學生補缺補差等。教師應在多次的教學實踐嘗試中,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與創新,從而使數學的章節復習課達到效率與收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敏, 張緒河. 巧用思維導圖教學,提升初中數學復習課效率[J]. 學周刊, 2018, No.370(22):98-99.
[2]劉小春. 巧用思維導圖教學提升初中數學復習課效率[J]. 新課程, 2019(32):144-144.
165950170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