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強
摘 要:歷史是一門充滿了人文素養與文化積淀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不僅是在學習知識,更是通過歷史課本來窺見人類歷史中那些改變歷史進程的大事,感受一件件歷史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會背景與人民意志。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希望能夠通過歷史,這一門有深度的學科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歷史;人文素養;培養
人文素養指的是人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意識與精神特點,體現了一個人最基本的精神風貌與思想道德。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要學習的歷史知識更多,而這些知識所承載的歸根究底是人類文化與思想,體現了人內在的本質特征。歷史不僅研究事件,也研究人物。教師希望學生在學習這些事件與人物的過程中,能夠引發自己更深層次的思考,幫助自己更好的認識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教師經常向學生強調:人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文精神在歷史事件中也有諸多表現,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時應積極從歷史課本中挖掘一些體現人文素養的內容,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人精神。一件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后是英雄人物于普通群眾共同推動的結果,因此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時,教師不妨帶領學生共同探究這些歷史事件背后所體現的人文意義。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壓片戰爭的歷史背景了解到由于侵略者在經濟上對中國進行瓦解的策略不成功,轉而毒害中國人民的精神與身體進行毒害以創造經濟利益。這是壓片戰爭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根源,在了解了這部分歷史事實之后,學生很快就認識到我國對毒品深痛惡絕、嚴厲打擊的深層次原因,正是由于歷史上我們所遭受的痛苦與侵害,中國人民從思想與情感上就對毒品堅決說不。通過學習本部分歷史事件,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禁毒政策,從而自覺審戶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對那些侵害人的身體與精神的物品與暴行嚴厲斥責與打擊,這也是學生人們素養形成的關鍵:明確對與錯。
二、重視歷史情境營造
高中歷史所學習的基本歷史事件與初中無異,而區別就在于學生所學的內容更加深入與廣泛,對每一個歷史事件的分析都做到了深度結合歷史背景,探究其與其他事件的關聯性。甚至學生在學習與做題的過程中發現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分析,不能僅僅從歷史的角度,也就是說,考慮人、社會影響,更要綜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特征、當時的氣候狀況,這些一系列微小的事件最終造成了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因此教師在講述歷史事件、進行歷史授課時,務必要擺脫平鋪直敘事的歷史科普類教學,而應通過營造地理情境來帶領學生主動探究這些歷史事件背后所體現的原因與影響,這才是一個人文工作者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營造歷史情境能夠將學生從歷史課堂上直接帶入當時歷史事件與場景中,使學生在心理上認為自己就是該事件的主人公,那么面對歷史主人公所經歷的挑戰,學生個人能做出同樣的選擇嗎?這些歷史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深刻思考歷史時間發生的必然性。例如,在進行《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了世界儒學大會,及孔子文化獎頒獎典禮,該大會上突出了現實性,主題為“儒家思想的當代意義”。圍繞“儒家理論與市場理論”、“中華元典與現代文明”、“儒學與國民教育”等重大現實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廣泛對話。在帶領學生挖掘本次大會的討論成果時,學生不由自主的開始思索“孔子到底做出了怎樣大的貢獻,才使得世界人民在兩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受其思想的影響與熏陶,并且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此時,教師則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開始學習本章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孔子的紀錄片進行導入,也可以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自己熟知的論語內容,以創造相應的歷史學習情境。
三、利用歷史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歷史學習總是被學生認為是從故紙堆里翻來翻去,實際上,這種認識實在是對歷史學科的極大誤解,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繼承與傳遞,通過歷史學習,子孫后代們能夠從這些歷史記載中學到先祖的知識與思想,進行文化的傳承,這也是中華文明得以綿延不絕的關鍵。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一直希望學生能夠擺脫機械接收歷史知識,一昧進行背誦的學習習慣,而應學習從一些歷史事件中發現問題,進行思考。因此,為了幫助學生綜合性學習歷史知識,帶領學生從學習中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更好的認識與分析人文精神,教師應該積極運用歷史問題來幫助學生系統思考歷史事件,更加全面的分析與認識歷史背景中所透露出的信息。例如,在進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的教學中,教師通過humanism一詞來帶領學生思考人文精神于人之間的聯系。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探討與自己的思索,確定了人文主義實際上就是尊重人內在的精神價值。同時,教師帶領學生在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發展的過程中探究雅典的民主所產生的原因,并引導學生從雅典民主措施的各種細節中分析其局限性。在思考這些歷史問題時,學生一方面作為學習者提出一些基本的問題,另一方面,作為探究者,不斷的在探究著該歷史事件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與影響,可以說,歷史問題幫助學生思考,幫助學生了解與認識文化的多樣性。
結語:
高中歷史學習為學生打開了認識人類世界、學習歷史文化的窗口,教師從重視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角度出發,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自主思想,重視學生自身的探索,利用各種歷史事件來帶領學生認識人類社會,促進學生價值觀與人文意識的培養與建設。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這是思想形成與意識培養的關鍵時期,而歷史課堂則帶給了他們深刻人文關懷與體驗。
參考文獻:
[1]張永華. 高一歷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策略分析[J]. 讀與寫(教師), 2019, 000(005):1-1.
[2]張海燕. 試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C]// 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 2019.
396450033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