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倫茹
摘 要:在中職教育中班主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必須掌握中職學生的特點,才能選擇適合的教育和引導方法。文章就中職學生存在的缺乏自信、學習動力不足以及逆反心理強烈三個特點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生;特點;班主任;對策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近年來,國家各項政策的扶持使得中等職業教育不斷地發展。其中,針對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頒布的《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中第一條便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是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中職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明確定位了中職學校班主任的角色,可見中職學校班主任責任重大,班主任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中職學校班主任相比其他的任課教師來說,不僅工作內容多而繁雜、并且擔負的責任也更重[1]。班主任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教育、引導好每位學生,成為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班主任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有效管理一個班級的前提是透過學生的行為表象,全方位地去認識學生,掌握學生的特點,進而走進學生的心靈,這樣才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促進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進行。全面了解中職學生,掌握其的特點,是中職班主任做好相關工作的基礎。
一、中職學校學生特點分析
(一)缺乏自信
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是因為學習成績差,中考成績不足夠上高中又不想直接進入社會而被迫選擇中職學校以及所學專業,心里難免會出現失落感、挫敗感和無奈感,對未來缺乏自信,想要證明自己的同時又缺乏自信,總會認為自己是沒有光明前途的。例如,有的學生想考大專,卻認為自己是不行的,成績差也沒能力考得上。有的想直接就業,卻認為自己僅僅是中職畢業,學歷太低,自己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勝任工作,是不會找到好工作的。再如,在中職學校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比賽,而很多學生卻不愿意參加,問到原因時總是因為認為自己不行,不想去丟臉。這些都體現出了中職學生的自卑和不自信。
在當前教育大環境下,很多人心目中評判一個學生的好壞往往是以學習成績來評定的,所以多數人或多或少對中職學生都有一定的偏見,認為他們不會有出息和前途。其中包括不少中職學生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到了中職學校不會有多大出息,讓孩子到中職學校上學不過是“混學歷”和“混年齡”,或者是僅僅希望有人幫著看管一下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難免受到影響,在想要得到周圍人的關注的同時又害怕被關注,并認為自己確實是不行的、是失敗的,在學習生活中表現得消極、不自信。
(二)學習動力不足
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并不是因為智商低或者學習能力弱,而更多的是因為學習目標不明確、不合理,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很少會主動進行學習或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造成的。中職學生本身知識基礎就相對差一些,認真努力學習的精神也相對欠缺,學習的習慣也相對差一些,進入中職學校以后,在接觸到專業知識的時候,會感覺到學習內容多、內容難的壓力,不能接受所學習的課程,在這種學不會、不愿意接受的情況下更是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與此同時,中職學生缺乏合理的、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情況,盲目給自己定下的目標往往是比較長遠和過高的,而在短時期內目標達不到,就會產生消極情緒,認為自己學不到應有技能和知識,從而失去學習動力。
(三)逆反心理強烈
中職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4到18歲之間,而這一年齡段正是生理和心理發生巨大變化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他們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逐漸強烈起來,他們渴望自己做主,不希望父母和老師再對自己進行監管和約束。雖然與中職學生同齡的普通高中生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但是相對于普通高中生來說,中職學生經歷的更多,也更多地與社會有所接觸,往往會以不同的角度和觀念看待身邊的人和事,更希望證明自己的獨立性和能力,但往往又事與愿違,因此更容易出現逆反心理。
家庭和學校教育中的某些不適當行為也是誘發中職學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對孩子的這種心理特點很不理解也不知道怎么處理,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強加給孩子,還自認為是對孩子好。有的父母不重視教育,喜歡用簡單粗暴、消極的行為來對待犯了錯誤以及不接受父母所強加的想法的孩子。這些都是致使中職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可忽視的因素。另一方面,在學校有的老師往往會以成績和表現來評定一個學生的好壞,對成績和表現相對差一些的學生以及比較內向不愛表達的學生往往不夠重視和關心,這也是在中職學生中“后進生”逆反心理較普遍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職學生只要產生了逆反心理,就會產生消極的態度和情緒,會與老師和父母有嚴重的抵觸情緒,會認為父母和老師不管做什么都是在和自己對立。
二、中職班主任工作對策分析
中職學生相比同齡普通高中學生有自信心不足,學習缺乏動力,逆反心理強烈等特點,這些特點不但給中職學校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并且也給中職學生的成長、成才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作為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必須很好地把握學生的特點,進而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和對策,做好班主任工作,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其更好地成長成才。
(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缺乏的就是得到肯定和賞識,每一位學生不管是有多少問題,都會有奮發進取的心,他們的身上也或多或少都是有閃光點的。實際上與中職學生接觸會發現他們的身上從不缺少閃光點,只是多數人習慣性的思維認為中職學生都比較差勁。所以作為班主任應該從多角度來評價每一位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并在各種活動中用心仔細觀察每一位學生,從而發現每一位學生的優點和特長,并在第一時間給他們肯定和贊揚,并鼓勵他們繼續堅持。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作為長期不被看好的中職學生更是希望可以獲得他人的肯定和賞識,班主任的肯定通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都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避免消極、自卑的不良心理與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