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
摘 要: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重視,很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蘊涵了我國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良好品質,我們應不斷繼承和發揚,但是一些地方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中被人們無意中忽視了。針對這種情況,把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引入到校園就變得非常重要,校園文化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的人格、品質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分析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并重點研究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關鍵詞:傳統文化;校園文化;有效方式;途徑
目前部分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存在過度重視物質建設、輕視文化建設的現象,有的學校能夠做到弘揚優秀的地方傳統文化,但也有的學校對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只停留在口頭上,缺乏有效的方式。
另外,還有很多學校在校園文化塑造方面存在文化趨同的現象,缺乏自身個性化的發展和引導。在引入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時,應該立足于地方,吸取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樣才能夠將優秀的地方傳統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有效提高校園文化的品質,促進校園文化的豐富和提升,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走文化育人的道路。
一、確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點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地域特性是分不開的,不同的地區都有風格迥異的傳統文化內容,這也是形成不同傳統文化各自特色的原因。一般情況下,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會受到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影響,這些自然條件對民間的一些風俗也會產生影響,從而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校園文化是在學校教育以及教學實踐當中形成的,校園文化包含了各種不同的認識和觀念,包括教育觀、人才觀、發展觀、職業觀等,因此校園文化會對學生的精神產生重要影響,學生生活在校園當中,受到教師、同學、校園三者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念,充實自己的精神和人格。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教師應該先找到傳統文化和校園文化之間的融合點,然后從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當中吸取精華,融入到校園文化當中,把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體現在校園建設、課堂開設、教學活動等方面。在融合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和校園文化的過程中,要樹立以德樹人的觀念,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吸引學生,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并且還要讓教育服務于生活。比如,現在很多學校重視當地的名人教育,以此加強對學生的教育。一些學校經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講座,不但針對學生,也針對教職工,鼓勵學生和教師學習。
二、擴大地方優秀文化與校園文化之間的融合面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入校園,一定要不斷擴大融合面,讓二者更為有效地融合。學生在校園當中獲得成長,得到人格與精神的豐富和提升,這些都和校園自身的文化精神與對學生的培養息息相關。所以作為學校,應該堅持自身獨特的文化意識,樹立校園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形成自身長期穩定的校園文化,堅定校園文化的核心,并且不斷增強校園文化的核心,用校園文化去感染廣大師生,持續不斷地增強文化的滲透力,促進廣大師生全面發展。
學校應該充分地吸收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讓校園文化資源具有本土特色,加強校園文化與地方文化之間的溝通交流,創建文化傳播平臺,創新校園文化的發展途徑,加強文化的影響作用。一些學校會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職業教育結合起來,利用當地的一些優秀企業、民間工藝、非遺文化等開展文化教育。事實上,文化教育本身沒有明確的界限,一些傳統的職業教育和學校教育將傳統文化的內容剝離開,實際上是把教育的范圍變狹窄了,不同的教育內容實際上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學校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邀請一些民間的藝人或者是專業擁有一些特殊技藝的大師,進入學校進行交流討論。如安徽中醫藥大學,該學校充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在教學過程當中發揚新安醫學,將安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合到學校教學當中,并且在校園課程的開展方面,增加了一些安徽地方傳統文化的內容,如傳統戲曲、傳統建筑、地方文學和歷史等,教學當中充分滲透了民間文學和文化習俗,不但豐富了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
在引入地方傳統文化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校園文化的頂層設計,從辦學理念和制度層面入手,不斷落實校園文化建設的政策。在引入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時一定需要充分的資金支撐和組織保障,因此學校方面應該成立相對應的管理部門,專門負責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入工作,設置相對應的經費渠道,為傳統文化的引入做強有力的支撐。學校方面應該做好文化根植工作,努力吸收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在學校的辦學宗旨和辦學理念方面引入地方傳統文化的內容,如可以從校訓當中有所體現,或者可以在辦學定位、人才培養規劃當中,增加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
加強頂層設計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校對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并且還能夠真正做好文化根植工作,影響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我國當前對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已經頒布了相關政策,并且教育主管部門也對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行了一定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規劃,學校應該不斷將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規范化,持續不斷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吸收,從課程教學、學生活動實踐、成績評定等多個方面,增加地方傳統文化的內容。
四、實現課程教學+活動實踐的一體化模式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學校和教師更加重視知識方面,近些年來,部分學校除了對理論知識的加深,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上面有了更高程度的重視。學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豐富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應該是獲得人格和精神方面的成熟和成長。
學校可以設置相關的傳統文化課程,與地方特色結合起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風情。當前很多學校已經在課程開設方面注重了傳統文化的傳播,比如一些學習開設了當地的民俗風情研究、特色建筑文化研究、省內民間俗語諺語研究等等,豐富了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將優秀的地方傳統文化引入到課堂教學內,增強了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優秀的地方傳統文化并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也不能為了傳承而去傳承,應該去尋找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下的結合點,尋找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的個人發展的點,再把這些內容和課堂教學聯系起來,發揚文化育人的作用。
很多地方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培養學生的禮儀,學校可以將傳統文化當中的禮儀與現代職業禮儀訓練結合起來,或者可以定期開展一些禮儀大賽和禮儀培訓,用傳統禮儀的知識去規范學生,提高學生的內在修養,并且加深學生對職業禮儀的認識,加強學生的職業修養。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不僅僅可以和禮儀方面連接起來,還可以和個人修養、政治思想、素質拓展以及職業人格等聯系起來,在傳統文化當中,有很多培養人們吃苦耐勞、勤勉務實、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這些都應該是校園文化能夠吸取的內容。
五、依托豐富的地方傳統文化資源
學校教育和學校文化應該是開放的,是一個不斷能夠從外界吸收文化營養和精華的基地,作為學校本身來說,可以開放自身的建設,并且把文化建設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充分利用起來。一些學校本身擁有豐富的地方文化資源,比如蘭州大學,地處甘肅,擁有絲綢之路、敦煌文化等很多文化資源基礎,學校可以利用好豐富的文化資源,把當地的紀念館和博物館作為文化交流的基礎,將學校建成特色教育基地。甘肅地區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一些大學內還開設了匈奴的飾品研究,從飾品的制作工藝、原材料、圖案所體現出來的當時的民族文化內容等進行研究。
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地方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從本質上來說都能夠體現一定的思想,反映出當時的歷史時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得到保留,不同區域的不同文化都是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對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研究不但能夠讓人們以史明鑒,學習、傳承優秀的道德品質,還是一種使命和責任。學校本身就是文化聚集的場所,擁有很多不同的思想,并且兼容并包,不斷豐富教育教學的內容和實踐。
因此,學校本身就肩負著傳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學生是學習文化的主體,學校應該努力開設不同的課程去豐富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從不同的角度去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加強學生個人修養,豐富學生的精神。總而言之,學校在發揚繼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時,應該緊緊依托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從地方特色入手,緊密聯系當地的歷史,把豐富的文化資源與學校教育教學聯系起來。
六、結語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是一個需要立足于長遠目標的教育工程,需要學校和教師以及學生持續不斷地努力。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我們不斷繼承和發揚,學習其中的精華,并且還要把傳統文化的精髓運用到職業教育和高校文化教育當中。
本文介紹了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介紹了傳統文化進校園的途徑和方法。把地方優秀的傳統文化引入校園,需要找準二者的融合點,傳統文化教學也不能浮于表面,而是應該對學生起到實際的作用。除此之外,學校方面還應該做好頂層設計,依托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從課程的開設方面增加傳統文化的內容,利用活動實踐鍛煉學生基本能力,擴大地方傳統文化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全面重視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入。
參考文獻:
[1]郭蕊.“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現狀及促進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2]經寬蓉.地方高校傳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
[3]李文英.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新聞傳播,2019(4).
[4]彭立威,高艷青.用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涵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12).